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青海海南州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先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诗的意思。

    1.我往矣,杨柳依依

    昔: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依: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野径: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天(______)之(______   汹涌(______)(______   ______)钉(______)铁

    ______)(______)有词   ______)露无(______) 全(_____)(_____)注

  • 3、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入与“专心致志”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

    吃过晚饭,全家人各司其职。爸爸在书房______地看书,妈妈坐在沙发上______地追剧,我也赶紧______地写作业。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诗人喜欢以“花”入诗,充满诗情画意。孟浩然爱对酒赏花,“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朱熹赏花惜花,“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辛弃疾闻花香知丰年,“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锺子期死,伯牙藏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__”。

    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__________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__________。(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5、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勤勉   惹人讥笑   可见一班   微波粼粼

    B. 朦胧   饱经风霜   焦燥不安   囫囵吞枣

    C. 魁梧   恍然大悟   寝不安席   和蔼可亲

    D. 晶莹 浴血博杀 悬崖峭壁 雕梁画栋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列诗歌,完成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本诗作者是______(人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描写了干净、清幽的居家环境,侧面烘托了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后两句运用拟人,一“护”一“送”赋予山水情感,从远到近写活了山水。

    C.首句中的“净”是室主人“长扫”的结果,可见主人生活悠闲心境淡泊。

    D.这首诗不仅写出湖阴先生隐居山中的思想境界,也表达出作者的志趣追求。

  • 7、快乐阅读。

    游子咏(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报得三春晖。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给带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

    (1)临密密缝________ A.出门 B.可以 C.行动

    (2)恐迟迟归________ A.意思 B.心中 C.心意

    (3)报得三春________ A.光辉 B.月亮 C.照耀

    【3】这首诗把母爱比作__________,把自己比作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之情。

    【4】诗中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厚爱。

  • 8、阅读下面古诗词,再做题。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

    2这首词描写的是(   )

    A.元旦节 B.除夕夜 C.元宵节

    3这首词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押的是“ou”韵。

    B.这首词的上阕写的是今年元夜的情景,下阕写的是去年元夜的情景,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C.从“花市灯如昼”可以看出词中描写的节日有观灯的习俗。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暇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一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出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居然下床了!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陶醉:________   忧心忡忡:___________

    【2】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

    两个“书香”的意思并不一样:“书香门第”指__________;“缕缕书香弥漫”指________________     

    ②“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一本本‘苦书’。”“本本”叠用表示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苦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选文中的句子“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回答下面问题。

    ①“秉承”能否改为“继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亲的精神”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3自然段哪些地方写得特别细致?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生命的姿势

    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了庆祝他们儿子两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七千米的雪山。

    夫妇俩很轻松地登上了五千米的高度。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然降至零下三四十度,情急之下,他们找到一处山洞,躲进洞中暂时躲避风雪。

    气温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重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中,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体温迅速降低,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他很快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被冻死的。丈夫制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请求。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

    丈夫把妻子和儿子揽在怀里。尽管如此,喂过一次奶的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她的体能受到了严重     。由于缺少定位仪,漫天风雪中救援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位置,这意味着风雪如果不停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喂奶,妻子的体温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这个风雪狂舞的五千米高山上,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平常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比艰难的喂奶动作。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点地消逝。 

    两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已昏迷在妻子的身边,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睡眠,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

    1在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一个词是(  )

    A. 损害   B. 损失

    C. 损耗   D. 损坏

    2文章中为什么说妻子喂奶动作现在却无比艰难”?(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写孩子安然入睡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生命的姿势为题是因为(  )

    A. 引发人们的思考,凸显一位母亲为了孩子宁愿牺牲自己性命的伟大形象

    B. 那位母亲用一种固定不变的姿势来给她的孩子喂奶

  • 11、阅读《雨之歌》,完成练习。

    雨之歌(有删改)

    纪伯伦

    ①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②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③我哭,山河却在欢笑: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④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⑤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

    ⑥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

    ⑦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1】短文中作者把雨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我”哭了,山河却在欢笑?请根据第③自然段进行回答。

    ______

    【3】下面对第⑥自然段中“吻”和“拥抱”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吻、拥抱”采用拟人的手法,写了雨滋润植物的情怀。

    B.作者赞美花儿和树木,所以才用“吻”和“拥抱”。

    C.这两个词是说作者徜徉在湖边,亲吻了花儿和树木。

    D.“吻、拥抱”采用比喻的手法,写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4】根据文段①②内容,选择一种事物进行仿写。

    我是_________________, 于是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夏天

    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

    ②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太阳烘烤着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种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紧给秋苗追肥、浇水。“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dan)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着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

    1全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2文章第②~④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写了夏天的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内容。

    3请你展开想象,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冬之色”。

    冬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抒发了作者对夏天的 ___________之情。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疫情发生后,我国第一时间紧急建设专门收治病人的医院,如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现将两所医院相关数据对比如下:

    医院名称

    建筑面积(平方米)

    编设床位(个)

    建设用时(天)

    参与建设人数

    其他

    武汉火

    神山医院

    3.39万

    1000

    10

    4000+

    功能齐全、4G/5G网络全覆盖

     

    武汉雷神山医院

    7.97万

    1600

    14

    7000+

    材料二:疫情一开始,口罩便是紧缺物资,为了能让伟大的祖国母亲早日渡过难关,中华儿女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人肉”运送物资回祖国。

    1月31日,南京,公安检查站。一辆白色轿车停在路边,下来一个戴口罩的男人。他一边从车上搬箱子,一边对民警说:“拿点东西给你们!我从土耳其扛回来的。”民警一看,是一大箱口罩,赶紧问他:“您贵姓?”男人回答:“免贵,中国人就行了。”

    材料三:李女士到城南某药房购买口罩,在售货员的推荐下,买了两包“飘安”牌口罩。回到家后,她上网查,这口罩居然是假的!李女士随即将情况反映给执法部门。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后,查获该药房一共采购了10000多只劳保口罩,冒充“飘安”牌医用口罩,出售给了40多名顾客。据悉,该药房采购的劳保口罩,10只一包,进价3元,而穿上“医用口罩”的“马甲”后,其身份翻了十多倍,售价40元一包。药房老板供述,因为近期口罩紧俏,他便动起了歪心思,想要赚上一笔,于是在附近区域寻找劳保口罩货源,并从一劳保超市处采购了一批口罩,当作医用口罩出售给群众。

    【1】材料一和材料二是我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两个缩影。中国国内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因有哪些?请你在这两则材料中找一找。(至少说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疫情,有人选择捐钱捐物,有人选择逆风而行,但也有人借机大发国难财,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二,你想对药店的负责人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最糟糕的发明

    材料一: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获此“光荣”称号的就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塑料袋,其家族包括用塑料制成的快餐饭盒、包装纸、餐用杯盘、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这些废弃物形成的垃圾,数量多、体积大、重量轻、不降解,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多技术难题和社会问题比如,散落在田间、路边及草丛中的快餐盒,一旦被牲畜吞食,就会危及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填埋废弃塑料袋的土地,不能生长庄稼和树木,造成土地板结,而焚烧处理这些塑料垃圾,则会释放出多种有毒化学气体,其中一种被称为二噁英的化合物,毒性极大,此外,在生产塑料袋的过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极为严重。研究还表明在温度超过85摄氏度的条件下使用塑料袋和发泡餐具,其溶出的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凡此种种,表明塑料袋获“最糟糕的发明”确属“实至名归”

    材料二: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总量约为160万吨,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消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生产塑料袋就需要消耗将近480万吨石油,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耗量的近1.5%。

    【1】英国《卫报》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是_________

    【2】材料二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更准确地表达了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电器填充发泡填塞物、酸奶杯、雪糕杯不属于塑料袋家族成员。                                        ( )

    (2)焚烧塑料垃圾会释放多种有毒化学气体。                                                                         ( )

    (3)材料一中“最糟糕的发明”和“光荣”这两处双引号的作用是相同的。                                 ( )

    (4)“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消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生产塑料袋就需要消耗将近480万吨石油,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耗量的近1.5%。”句子中“仅”和“近”删去后,意思不会改变。             ( )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火星上非常干燥。火星上氧气含量极少。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病句与改换句式。

    (1)桑娜听着波涛的怒吼和狂风卷起的积雪,感到心惊肉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回音听不见,却淹没了刚才那一阵热烈的掌声。(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

    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雨滴落在雨伞上。

     

    (2)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鸟儿在枝头鸣叫。

     

    (3)春风吹在你的脸上。

     

    (4)秋天,树上红红的果子在风中摇晃。

     

     

  • 20、运用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在如水的时光中,你一天天成长,一天天进步。回首凝望成长的足迹,你一定很感慨。请以《我不再 》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天真”“贪玩”“马虎……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