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发明中为书法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提供了物质条件的是( )
A. 甲骨文的出现
B. 造纸术的发明
C. 小篆的出现
D. 印刷术的发明
2、《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几乎家给人足矣。”东晋后期南方出现“百姓乐业,家给人足”的原因是( )
①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②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
③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
④北方人民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几句话说的是哪一重大水利工程的功能?
A.大禹治水 B.三峡水利工程
C.都江堰水利工程 D.长城
4、据出土简牍记载,秦国在征伐楚国的战事中,有一个叫黑夫的秦军士兵给家里写信,信中问及是否收到官府授予军功爵的文书。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 )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
C.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D.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
5、下列成就属于黄帝的有( )
①建房 ②造船 ③制衣 ④挖井 ⑤炼铜 ⑥弓箭和指南车
A.①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6、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的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广为流传,属于项羽的事迹是( )
A.建立张楚政权
B.灭掉六国,统一全国
C.巨鹿之战败秦军主力
D.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7、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
A.大楚 B.张楚 C.大齐 D.大顺
8、“状元洲公园”是宜春著名的地标之一,吸引着许多文人雅客到此游览观光。与“状元” 有关的制度是(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四等人制
9、西汉有“文景之治”,东汉有“光武中兴”,二者相同的现象是
A.农民没有负担 B.社会经济获得发展 C.边地未受威胁 D.文化高度繁荣
10、东晋时期,统治局面曾一度相对安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条件是( )
A.王导等大家族对东晋统治的支持
B.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C.一度成功抵御北方的军事威胁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11、秦朝疆域辽阔,下图中代表秦朝疆域的是( )
A. B.
C. D.
12、与殷墟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大禹
B.商鞅
C.夏桀
D.盘庚
13、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A.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C.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D.八王之乱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西晋从此衰落
14、学者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强调运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以下相关史料的对比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
A.殷墟甲骨文卜辞与《史记敷本纪》 B.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C.远古炎黄传说与黄帝陵遗址 D.秦陵兵马俑与电视剧《大秦帝国》
15、以下食物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最初都以“胡”字命名。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16、雍正五年,清朝始置“钦差驻藏办事大臣”,又称“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清政府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而采取的这项措施是 ( )
A.册封达赖和班禅
B.设置驻藏大臣
C.设置伊犁将军
D.安置土尔扈特部
17、下列材料都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小说《封神演义》
B.司马迁的《史记》
C.周初青铜器铭文
D.电视剧《封神榜》
18、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文字是( )
A. B.
C. D.
19、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表现在( )
①设宣政院,首次直接管辖西藏 ②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③结束分裂,首次实现大一统 ④民族融合的深化及其回族的形成,影响深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B. 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 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D. 诗圣是对李白的美誉,诗仙是对杜甫的赞美
21、楚汉战争历时 年,最终以 的失败而告终。
22、公元前138年,________出使西域。此后汉朝与西域的往来日益频繁,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线,被称作________。
23、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______》
24、(___________)统治前期,唐朝达到全盛时期,史称(__________)。
25、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
(1)大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在_____。
(2)商朝多次迁都,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_____,此后,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
(3)西周灭亡后,周平王把都城迁到_____,东周由此开始。
26、______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27、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_____,是为了防御____________南扰。
28、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____(朝代名称)开始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____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9、巨大的_________和造型奇特的_________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
30、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_____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_____激战。
31、把相关联的史事连接起来
北京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人工取火
山顶洞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天然取火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641年,嫁给吐蕃赞普的唐朝公主--
(2)不畏艰险,前往天竺研习佛法的高僧--
(3)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的领袖--
33、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交流互鉴,推陈出新。李老师以“文明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革新工具——见证经济文明】
(1)研读下面两幅图片,试概括两幅图片所代表的文明类型。(提示:答案里须有“文明”二字)
任务二【思想创新——传承精神文明】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2)大禹采用什么样的治水方法。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什么样的精神。
任务三【制度创新——关注政治文明】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天下为公”指的是什么制度,“天下为家”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两种制度有什么区别?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