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以人为骑尽作乐”,下联是:”炮烙之刑极淫威”,横批是“作茧自缚“。这幅对联反映出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外地入侵
B.统治者实行暴政
C.人民起义
D.自然灾害频繁
2、他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反抗精神,“削木为兵,揭竿为旗”的斗争气魄,鼓舞着人们进行反抗斗争。他们领导的起义( )
A.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B.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C.推翻了秦朝的政权
D.动摇了汉朝的军心
3、全民族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 )
A.第三次长沙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武汉会战
4、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的农民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大泽乡起义
C.国人暴动
D.黄巾起义
5、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春秋时期的主要社会面貌用下列哪个词汇来概括最为恰当?( )
A.争霸
B.暴虐
C.分封
D.变法
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7、下表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的几则史料。据此可知,宋代( )
材料 | 出处 |
湖州农户“以蚕养为岁计” | 宋《嘉泰吴兴志》 |
严州“谷食不足,仰给他州,唯蚕桑是务” | 宋《严州图经》 |
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 | 《宋史·食货志》 |
A.农业生产普遍商品化
B.种植特色作物成为农业主导
C.经济型作物地位提升
D.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
8、相传在黄帝时期,谁创造了文字( )
A.嫘祖
B.伶伦
C.隶首
D.仓颉
9、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的图片,据此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生产工具的演变
B.手工业的进步与发展
C.农耕文明的产生
D.房屋样式的变化历程
10、下图文本框的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实行“仁政” 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韩非强调依法治国 |
A.百家争鸣
B.效法古代
C.诸侯争霸
D.远古传说
11、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他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他”是
A.禹 B.启 C.桀 D.鲧
12、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绚丽多彩。下列著作属于同一类别的一组是( )
A.《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
B.《史记》与《资治通鉴》
C.《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与《农政全书》
13、“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说明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是( )
A.交流交往中逐渐形成
B.最早在长江流域
C.各部落独立发展
D.由一个民族形成而来
14、“(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日,‘诚然,卿不朕欺。’”《明史》中的这段记载反映了明朝( )
A.君臣关系融洽
B.反对铺张浪费
C.厂卫特务横行
D.饮酒之风盛行
15、下列人物在《史记》中不可能被记载的是
A.汉武帝
B.秦始皇
C.刘备
D.汉高祖
16、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你还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佐证?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元谋人遗址
17、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迅速歼灭袁军主力,进而大破袁军。据此可知,该战役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
A.挟天子,取得政治上的主动
B.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C.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D.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18、《史记》中记载:“(蒙恬)……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蒙恬负责修筑长城的目的是
A. 抵御越族 B. 炫耀国力 C. 抵御匈奴 D. 防止风沙
19、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里的“正确思想”是指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兼爱、非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0、“人文初祖”匾额于1938年四月五日清明节,由国民党元老、爱国将领程潜题写,在我国古老传说的人物中,被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1、东晋灭亡:________年,东晋灭亡。
2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一位抗元英雄的豪迈慷慨之作,他是____
23、(1) 夏朝的最后一个王 在位时,不修德行,统治残暴,最终被商灭掉。
(2)西周初期,为巩固疆土,周王将土地分给宗亲和功臣,建立诸侯国,史称 制。
(3)制度的不断创新。启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了禹的位置,标志着 制的产生。
(4) “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这是春秋的一位思想家留下的名言,其中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思想。这位思想家应当是________
(5) ________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4、宋朝时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_,加以管理:明朝经济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____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25、推恩令的作用:中央大大加强了对________的控制。
26、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__________享有“诗仙”的美誉;________被誉为“诗圣”。
27、由他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综合性的水利枢纽,造福人民,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_________
28、盘庚迁都后,商朝的都城在________。西周的都城是镐京,后来,________迁都到洛邑,史称东周。
29、记事: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包括________、战争、农牧业、________、刑法、医药、________历法等。
30、明朝末年, ________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31、约170万年前 北京人 建立夏朝
约70万至20万年前 河姆渡原始居民 祖国境内最早人类
约7千年前 炎帝、黄帝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约四五千年前 禹 种植水稻
约公元前2070年 元谋人 在涿鹿大败蚩尤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上,西周实行的社会等级制度一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4)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的农民起义——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存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 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朔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主父偃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解决了什么问题?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又有哪些创新的措施?
(3)秦始皇、汉武帝的措施有何共同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