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传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做“龙骨”卖给中药店。后来学者经过研究,这些“龙骨”上的符号是商朝的文字。这文字是( )
A.小篆
B.金文
C.甲骨文
D.隶书
2、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A. 朋党之争
B. 安史之乱
C. 藩镇割据
D. 黄巢起义
3、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北方人口南迁
A.阻碍了民族交融 B.阻碍了思想文化的交流 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促进了中外交往
4、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那么“武状元”最早出现于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高祖统治时期
5、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南阳的张仲景祠,指出: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张仲景的主要成就是( )
A.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B.总结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C.编定了重要医学文献《黄帝内经》
D.著有《伤寒杂病论》,提出“治未病”理论
6、西周崇尚礼制,主要以青铜器鼎、簋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上述记载主要说明青铜器是
A.生产工具
B.生活器皿
C.祭祀礼器
D.权力象征
7、某校七年级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小明:不论出身贫贱,按照军功多少和大小享受爵位和田宅
B.小红:努力耕地种田纺织,收获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军:鼓励开垦荒地,荒地可以变私产,私产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不能战场立功杀敌的贵族们,你们的爵位、田宅,照旧世袭继承
8、识读下表,对中国古代人口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 西汉初年 | 西汉末年 | 东汉初年 | 东汉后期 | 南北朝后期 | 唐朝前期 | 五代十国 | 两宋时期 | 明朝中期 | 清朝初年 | 清乾隆年间 |
人口(万) | 1500 | 6000 | 3000 | 6000 | 3000 | 8000 | 3000 | 10000 | 16000 | 9000 | 20000 |
A.人口增减受社会治乱影响
B.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北方人口一直多于南方
D.人口数量长期保持稳定
9、如图为西周著名的青铜器利簋及铭文。这些铭文最有可能记述( )
A.武王伐纣
B.盘庚迁殷
C.长平之战
D.楚王问鼎
10、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11、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这些现象说明( )
A.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B.民族界限日益缩小,有利于民族交融
C.西晋贵族奢侈之风盛行
D.匈奴人失去了维持生计的手段
12、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与清朝前期的疆域相比,边界变化最大的是( )
①西跨葱岭
②北接西伯利亚
③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
④东临太平洋⑤南至南海诸岛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
13、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以下收集的有关杭州的资料其中正确的是( )
A.杭州,北宋时的都城称为开封,并发行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B.杭州,隋朝时大运河最南端,称为余杭;南宋时,被称为临安。
C.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杭州。
D.618年,隋炀帝在杭州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14、大运河开通后,有人感叹“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主要说明了大运河
A.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B.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C.体现了隋王朝的暴政
D.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15、《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货币、度量衡
B.修筑长城
C.统一文字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6、王安石变法的募役法规定: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王安石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
A.实现官僚与平民的平等
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促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D.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17、甲骨文已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其中约40%的文字是采用如下表所示的造字方法,这一造字方法是( )
甲骨文 | 现代汉字 |
日 | |
月 |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D. 形声
18、明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
A.“四书”“五经”
B.杂剧和散曲
C.唐诗宋词
D.《史记》
19、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它的许多建筑名称和数字都体现了
A. 法家思想
B. 墨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儒家思想
20、“我们显赫功高的始祖,你最先建立了华夏民族。你的子孙繁衍生息香火绵绵,山岳巍峨黄河浩荡向前。”材料中的“始祖”指的是( )
A.大禹
B.炎帝、黄帝
C.秦始皇
D.嫘祖
21、列举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建立者、都城和暴君。
22、隋唐之际在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他们是彝族和 的祖先;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
23、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4、《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____到________时约3000年的史事。
25、1636年,______将国号由大金改为清;1644年,______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26、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意向深远,它是中国________的开端。那么,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
27、我国封建王朝第一次在中央专门设置的具有促进廉政作用的监察官职是______。
28、他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司马迁评价他“凿空西域”,他是____。
29、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________人。
(2)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_朝。
(4)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使用。
30、被誉为“铁人”的是大庆石油工人____,研究发现青蒿素并开创治疗疟疾新方法的是____。
31、
王羲之 医圣
张仲景 书圣
汉文帝、汉景帝 光武中兴
刘秀 文景之治
32、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三次著名战役。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到黄河流域。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大量胡族与汉族杂居。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
材料三:魏主认为:“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后又称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
(1)材料一图示中①和②两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魏、蜀的建立者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中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标志着西晋走向衰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具体汉化措施?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汉化措施?(写出两个即可)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何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