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鸡冠壶(也称马镫壶、皮囊壶)是契丹族特有的瓷器(如下图),早期鸡冠壶形似皮囊,古朴厚重,中晚期以后的鸡冠壶采用中原烧制技术,造型圆润,纹饰细腻。鸡冠壶形制的变化,有利于我们研究

    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C.北宋和辽之间的激烈战争

    D.北宋重文轻武致国力衰弱

  • 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度 D.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 3、著名学者夏鼐说:“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造了比较成熟的甲骨文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鱼纹彩陶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4、下图中的人物被称为(   )。

    A. 医圣

    B. 画圣

    C. 书圣

    D. 诗圣

  • 5、西周灭亡后,将都城东迁洛邑的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成王

    D.周平王

  • 6、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A.阿倍仲麻吕 B.崔志远

    C.玄奘   D.尺带珠丹

     

  • 7、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隋朝和元朝都结束大分裂,完成全国统一。

    B.与唐朝交流的国家和地区多达70多个。

    C.宋朝时开始在海港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D.北宋重文轻武政策有利于社会稳定、教育发展,但也削弱宋朝军事上的战斗力量。

  • 8、墨墨同学假期和家人一起去北京八达岭长城旅游,他所游览的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 西起玉门关,东到山海关

    B.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D. 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 9、王位世袭制度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尧舜的继位传承

    B.禹传子,家天下

    C.商汤灭夏

    D.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 10、中国的青铜器数量之多,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属于(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

  • 11、观察下图,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对图中箭头所指地区设置最高长官,其标志着

    A.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确立了对大月氏的统治

    C.开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D.从此西北地区再无边患

  • 12、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年清明节,为了纪念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华侨都会来到他们的陵前来祭祀。文中的“他们”就是

    A.尧

    B.炎帝、黄帝

    C.舜

    D.禹

  • 13、下列能够反映我国南方地区原始农耕生活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 14、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要求。下列表述中,属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是(     

    A.三国鼎立从混战到局部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B.东汉末年州郡割据、战乱不已

    C.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

    D.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 15、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16、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是(   

    A吐蕃

    B南诏

    C回纥

    D女真

     

  • 17、“战国”因战争多,战争场面激烈而闻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马陵战役②长平之战③桂陵之战④牧野之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8、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再到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清晰展示了从择洞而居到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种植技术的发展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 19、文物是记录历史的载体之一,下列文物反映出中原政权历来重视加强与哪一地区的关系

    A. 西藏   B. 新疆   C. 东北   D. 南海诸岛

  • 20、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907年朱温建立的政权——

    (2)宋太祖为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3)南宋的都城——

    (4)北宋时兴起的,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5)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

  • 22、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史称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____,史称东周。

  • 23、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达到鼎盛,历史上称为“_____”。

  •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主持修建都江堰的秦国蜀郡郡守。________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________

    (3)被后世称为“医圣”的东汉名医。________

    (4)西晋的建立者。________

     

  • 25、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关系战与和交替不断。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坚决要求宋真宗亲自率兵征讨,取得澶州之战的胜利。第二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史称__________。1140年南宋将领岳飞带领宋军在__________(战役名称)大败金朝骑兵主力,取得大捷。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至此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在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了便于大量货币的流通和携带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为出现了“_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___________管理海外贸易。随着城镇规模扩大和居民人口增加,宋朝城市中出现固定的娱乐场所叫__________,它的出现丰富了都市的文化生活。

  • 26、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_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 27、(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中国历史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种植水稻的农耕文化遗址

    B.种植粟的农耕文化遗址

    (2)据图指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分布特点。

  • 28、我们熟知的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地方,在汉代时被称为_________

  • 29、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_______

  • 30、宋真宗时,辽与北宋议和,宋朝给辽岁币,这次盟约称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一次重大的改革,颁布的措施有①募役法②方田均税法③农田水利法④保甲法。其目的是:A.促进农业发展B.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C.限制官僚的特权,增加政府的收入D.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财赋收入。请按照措施和目的一一对应的原则把ABCD四个字母填写在31--34题相应的横线上。

    ①对应______ ②对应______ ③对应______ ④对应______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卓著。

    (1)东汉时,宦官 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2)东汉末年名医华佗不仅擅长针灸,而且发明了麻醉药剂“   ”, 创编出“ 五禽戏”。(3)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提出了“   ”理论 ,提倡预防疾病。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会不断地创新制度,调整策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内容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制度?请写出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武则天统治时期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材料二 宋太祖一再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不以或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儒臣干事……分治大落,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纪》

    (2)材料二所描述的内容是宋朝哪一政策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太想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下图

    (3)下边示意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行政系统?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处内容补充完整。这一时期形成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