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对哪种瓷器的赞美之词?( )
A.唐朝白瓷
B.唐三彩
C.唐朝青瓷
D.冰裂纹瓷器
2、北宋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而设置分权的官员是( )
A. 通判 B. 宰相 C. 转运使 D. 枢密使
3、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和黄帝
B.炎帝和蚩尤
C.黄帝和大禹
D.大舜和大禹
4、据《史记》记载周厉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是根据西周青铜器“宗周钟”的铭文记载,周厉王长期勤劳治理疆土,打退了濮子国入侵,濮子国臣服厉王,同时东夷南夷二十六国也前来臣服。这表明( )
A.实物史料丰富研究周厉王的视角
B.“宗周钟”的记载存在造假
C.《史记》对周厉王的记载不可信
D.实物是研究历史的唯一依据
5、下面是我国古代两个原始农耕居民所居住的房屋,出现这两种不同房屋的原因是
A.所临大河差异 B.地势高低差异 C.气候差异 D.种植作物差异
6、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可考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 )
A. B.
C. D.
7、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一组大事表。这组大事可用于研究
A. 明太祖强化皇权
B. 顺治帝初定天下
C. 康熙帝巩固统一
D. 乾隆帝抵御侵略
8、学会提炼、概括信息,是历史学习能力的垂要体现。下面是一位同学的部分学习笔记,如对其所反映的历史时期进行主题概括,确切的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社会
B.繁荣开放与君权强化的社会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危机
9、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
A.七国之乱
B.贞观之治
C.安史之乱
D.陈桥兵变
10、(礼记·礼运)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源于(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选举制
11、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周平王东迁到洛邑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
C.西周初年共分封71国
D.诸侯争霸促进了民族交融
12、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的是
A.《史记》
B.《旧唐书》
C.《桂苑笔耕》
D.《大唐西域记》
13、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间,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然而,中华民族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这体现了我们民族( )
A.自强不息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团结统一
14、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的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15、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于是一些城里人利用周末时间。去农村亲自种地,这个就是城市农夫一族,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种地的知识,你可以给他们推荐。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著作,它是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水经注》
16、小明买了一本《山海经》,书中描述史前古人类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最能支持书中描述内容的是( )
A.影视作品
B.马克思关于史前社会的一般论述
C.商代青铜铭文的记述
D.遗存中大量灰烬堆积
17、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下列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 ②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③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④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我国成语文化内涵丰富,既代表了历史典故,又赋予了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下列成语典故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
①投鞭断流 ②风声鹤唳 ③草木皆兵 ④闻鸡起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9、炎帝和黄帝不仅有许多创造发明,而且中华民族的主干华夏族就是由炎、黄部落发展而形成,因此他们被后人尊称为
A.龙的传人 B.人文始祖 C.炎黄子孙 D.兵家鼻祖
20、以下是李红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西周、东周
B.东周、春秋
C.春秋、战国
D.东周、战国
21、7世纪初,吐蕃首领(____)统一各部,唐太宗将(____)嫁给他,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22、元朝设置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的行政机构是________。
23、根据提示写出著作名称。
(1)成书于元末明初的______,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这部小说之后,长篇说史的小说大量涌现出来。
(2)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是______。
(3)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是______。
(4)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是______。
24、201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_________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_______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5、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___________。
26、(1)商代后期,青铜器铸造业规模宏大,分工细致,铸造出的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2)东晋的________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流传下来的摹本《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3)人文初祖是________
27、相传,尧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的舜,舜将位子传给治水有功的禹,该传说反映的是______(制度名称);启继承王位,标志着王位______(制度名称)确立。
28、唐朝时,________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29、列举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两个原始人类_________。
30、西汉国势最为强盛是_______统治时期;东汉初期的盛世局面是______________。
31、对号入座。某电视台开设“古代思思家”专栏节目,设计有五个栏目,每个栏目将介绍1﹣2位思想家,请根据每个栏目的名称及主要内容,将下列要介绍的思想家序号放入最合适的栏目中,每个栏目选1﹣2人。
人物:①孔子②庄子③韩非④墨子⑤孙武⑥商鞅⑦老子
32、根据下列人物写出相对应的著作。
(1)张仲景——
(2)司马迁——
(3)贾思勰——
33、20世纪30年代,日本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有两位伟大的僧人,一个西行取经留下传奇故事,一个东渡日本广传中国佛法,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他们进行的是一次温暖中国、感动世界的文化之旅。
材料二 “南海一号”是一艘宋代商船。船体长24.58米、宽9.8米,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宋代船只……已打捞出金、银、铁、瓷类等器物4000多件。据探测估计,整船将有6万至8万件文物,足以武装一个省级博物馆。
——摘自《“南海一号”试捞20年沉浮录》
材料三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首届高峰论坛的各项成果顺利落实,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联合国、东盟、非盟、欧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发展和合作规划对接,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事实证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阅读材料一,西行天竺的高僧是谁?根据他的口述成书的是哪一著作?东渡日本的高僧又是谁呢?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宋代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宋代的商船最远到达哪里?
(3)材料二船上可能装备什么指示航行?当时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4)阅读材料三,请回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是什么。你觉得中国在建设“一带一路”中,应该怎样发挥积极的作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