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淮南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秦朝的建立者是(     

    A.商鞅

    B.嬴政

    C.李斯

    D.蒙恬

  • 2、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战役为:“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这次战役发生在哪次大会战中(  )

    A.徐州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

  • 3、某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生动形象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 小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 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 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 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 4、唐朝的建立者是 (  )

    A. 唐太宗   B. 唐高祖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 5、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下列能够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

    ①“尊王攘夷” ②“问鼎中原” ③“春秋五霸” ④“国人暴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6、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儒学正统教育而设立的最高学府是

    A.大学

    B.国子监

    C.郡国学

    D.太学

  • 7、阅读下面《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表》,表中炎帝、黄帝有许多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反映了当时

    炎帝

    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制作工具

    黄帝

    建造宫室,制造船只,发明弓箭

    A.人们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B.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始祖

    C.人们生活衣食住行等的变化

    D.炎黄部落联盟实力强大

  • 8、下列哪一次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

    A.巨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 9、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与“破釜沉舟”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涿鹿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 10、如图内容是某同学梳理的明清时期文化成就。其中“第三类”的“_______”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第一类:《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

    第二类:明长城、北京城;

    第三类:《水浒传》、《三国通俗演义》、______

    A.《窦娥冤》

    B.《红楼梦》

    C.《资治通鉴》

    D.《梦溪笔谈》

  • 11、关于河姆渡居民生活叙述正确的是( )

    A.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B.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有特色的是彩陶

    C.当时这一带主要作物是粟

    D.有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 12、春秋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A.磨制石器的使用

    B.青铜器的开始使用

    C.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 13、与下图中处的朝代建立有关的事件是(

    A.国人暴动 B.商汤灭夏 C.武王伐纣 D.盘庚迁殷

  • 14、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夏朝灭亡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A.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B.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农民阶级的不断壮大

  • 15、下图中的人物是(     

    A.鉴真

    B.玄奘

    C.遣唐使

    D.阿倍仲麻吕

  • 16、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忽必烈

  • 17、战国时期,法家集大成者是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主张君主治理国家要靠(     

    ①法令   ②权术   ③威势   ④以法治国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 18、第一位以王位世袭制而诞生的君主是

    A

    B.

    C.

    D.

     

  • 1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吸收先进文化的是

    A. 采用汉制汉礼

    B. 使用汉姓

    C. 与汉族联姻

    D. 迁都洛阳

  • 20、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可以说明下列哪一观点

    A.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农民战争推动了经济发展

    C.统治者调整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D.社会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东汉张仲景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_______

  • 22、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清朝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____”。

  • 23、东汉________改进造纸术,为文明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王羲之被后世称为“________”,他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 24、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孙刘联军以火攻取胜,“________”(战役名称)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25、唐太宗时期进一步完善的中央行政制度具体指的是____制度。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其中陶瓷器生产中有闻名中外的____

  • 26、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在西域设置__________,它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 27、元朝的建立者是____。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____

  • 28、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却为后世留下了不朽功绩,他开凿的____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他曾设立进士科,标志着____的正式确立。

  • 29、__________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编写出《本草纲目》这本医药学巨著。

  • 30、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_____的居住权。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朝代 建立时间 都城 重大事件 亡国之君

    夏 公元前1046年 镐京   盘庚迁殷 桀

    商 公元前1600年 阳城   开创世袭制   周幽王

    西周 公元前2070年   亳 国人暴动 纣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役。

    (1)公元200年,曹操击败袁绍-----

    (2)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击败曹军----

    (3)公元383年,东晋击败前秦一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在我国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片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所学指出这一行动最远到达的地区是哪里?

    材料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2)材料二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这一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

    材料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3)材料三中“贵国”是哪个国家?“余”是谁?哪一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材料四   (清朝前期)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此政策曾起到过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五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5)纵观古代中国的对外政策,结合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