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
雀斑 障碍 尼尔斯·豪尔耶松 前爪 混乱
咯咯声 鸡冠 刨土 猫咪 咽喉 犬牙
缰绳 荆棘 黑莓 藤蔓 乌合之众 无济于事
流水潺潺 跃跃欲试 头晕目眩 得意扬扬
理解词语意思:
乌合之众:____________
跃跃欲试: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fèi téng pái huái huāng liáng yān zhī fēi fú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gé mìng lǐng yù āi sī jiàn wēi zhī zhù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雨后复斜阳,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③本自同根生,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何时复西归。
4、查字典,填空。
(1)“裁”是______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组词:______、______。
(2)“赢”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画。
(3)“牢”是_____结构的字,音序是_____,部首是______。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养牲畜的圈;②监狱;③牢固,经久。在“亡羊补牢”中应选第_____种解释;在“牢记”中应选第______种解释。
5、你能填上不同的关联词吗?
(1)(_________)我去玲玲家,(_________)玲玲来我家。
(2)(_________)我去玲玲家,(_________)玲玲来我家。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是写给_________的。
【2】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诗人_________的心境,“桂花”既指_________,又让人联想到_________。
【4】这首诗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月”诗句的有很多,请你写出自己课外积累的咏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擢:___________ (2)素: ____________
(3)盈盈: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_
【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
【3】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_______和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_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主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
【1】文中画线部分是个排比句,请说说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2】阳光本来就是静态的,为什么说它“变得飞溅”了?
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三个“使人想起”段,写的是人的联想。联想到的事物有什么特点?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段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1】请概括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几段话写了小女孩哪几方面的痛苦?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那双拖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片段有三个破折号,请指出每个破折号是哪一种用法,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破折号的用法:A.表示注释 B.表示转折 C.递进
①第一个破折号( )
②第二个破折号( )
③第三个破折号( )
【5】“小女孩没注意这些”,“这些指 ,这是因为 ,“她可忘不了这个”,“这个”是指 ,这样对比写,突出了 。
【6】改写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朗读这段课文时,应该采用怎样的语速语调?( )
A. 轻松快速 B. 缓慢低沉 C. 缓慢高昂 D. 快速低沉
11、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生命的选择
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微了,花工们说。
不多日子,油黑的蔷微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领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酒洗过一般舒坦。
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1】第六段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对第八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主要从色彩、形态、气质以及人们的感受这四个方面,对白玉簪花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B.本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白玉簪花外在的形态美和内在的气质美。
C.白玉簪花只具有能够消除天气燥热,清爽怡人的价值。
D.“粗粗”、“长长”、“硕大”突出了白玉簪花的健美;“羞怯”含畜地表现了白玉簪花的柔美。
【3】“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两个能分别概括玫瑰花和白玉簪花色彩特点的词语,再说说这两种花各自是在怎样的环境中生长绽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湖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席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写出和选文中加点词语类似的拟声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吃团圆饭( ) 放花炮( ) 吃饺子( )
观花灯( ) 逛庙会( ) 吃元宵( )
【3】作者分别从数量、种类两方面来写“灯多”:突出灯数量多的词或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灯图案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作者描写处处张灯结彩的热闹场景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_______。
【4】用“____”画出选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
【5】选文第1自然段中“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中“这”指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积累,把下面的人物按其所属的名著分类。
林冲 贾宝玉 诸葛亮 宋江 孙悟空 林黛玉 唐僧 吕布 鲁智深 曹操
《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用“——”画出选文中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
【2】“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_________________,“平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法庭上父亲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伟大的力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这段话可以看出,父亲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如此坚强,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níng zhòng( )。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nuó dòng( )脚步。当持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qīng cuì( )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qì fēn( )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将短文中的拼音换成汉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入迷(______) 知晓(_______) 振奋(_______)
【3】用“ ”画出一句反问句,并将它改成陈述句。
陈述句: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盲人为乘客演奏了的曲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个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孩子的动作……这个句的居然的意思是_________,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____________,这个切是指_________________。
【5】回答问题。
①我快步下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会想起少年。
(扩句):
(2)一位 从后台 的 白发老者 灯光下 矮小结实 走到。
(连词成句):
(3)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
(缩句):
16、按要求变换下列句子的句式:
(1)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不喜欢体育锻炼,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用加点的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走进快速办公室。(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难道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黄山的松树挺秀坚劲。(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瀑布挂在岩壁上。(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而长大起来的吧?(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这株松树长在悬崖旁边,一面靠近岩壁,一面向着空中,那么它的枝条就全部向空中生长。(用带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字句、“被”字句改写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都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园地。
题目:二十年后的我
要求:1.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按一定的顺序表达,语句通顺连贯,结构严谨。
3.字数至少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