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民族是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东汉末年到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交融的第一个时期。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自东汉末年以来民族交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方少数民族向南迁徙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错居杂处
②中原地区的汉族为躲避战乱迁往南方,开发了江南地区
③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通婚,形成了新的汉族
④中原地区的汉族南迁后成为纯血统的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2、我国西部有一处著名景观:在一千多个洞穴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雕像这里是( )
A.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龙门石窟
C. 敦煌莫高窟 D. 楼兰遗址
3、“历史上郑和下西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 )
A.次数多
B.弘扬国威
C.时间长
D.和平交往
4、如下图是我国一项出土文物的拓本,这一文物的材质是龟甲,其中的文字被称为(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B.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C.华佗发明“麻沸散”
D.王羲之被尊称为“医圣”
6、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7、下列图片中能反映6000年前黄河流域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
B.
C.
D.
8、“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大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的这幅对联中“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楚庄王,勾践
B.项羽,勾践
C.陈胜,勾践
D.项羽,刘邦
9、汉朝文帝、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与这一局面的形成息息相关的是( )
A.休养生息
B.依法治国
C.平抑物价
D.建立侯国
10、下列三位少数民族的杰出领袖,都曾建立过强大的政权,这些政权的名称分别是( )
A.辽、元、西夏
B.金、蒙古、吐蕃
C.金、元、契丹
D.辽、蒙古、西夏
11、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孙子
12、以下是对下边这幅名画的评价,最准确的是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A. 人物鲜明,史家典范
B. 治病救人,泽被后世
C. 线条优美,人物传神
D. 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13、下图出土文物“商鞅方升”,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
A.奖励军功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14、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
①沉重的赋税 ②繁重的徭役 ③残酷的刑罚 ④秦二世的暴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七年级(1)班举行历史知识竞赛,在准备有关明朝科技和文学方面试题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一道试题的说法是错误的。这道试题是( )
A.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罗贯中
B.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C.《水浒传》是元末明初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是施耐庵
D.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牡丹亭》
16、清朝前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成为幅员辽阔的国家。下面清朝疆域图所示,南至( )
A.珠江流域
B.云南省
C.海南岛
D.南海诸岛
17、我国由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度的标志是
A.氏族社会的开始
B.禅让制的实行
C.夏朝的建立
D.定居生活的出现
18、宋太祖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措施中与材料表达的观点相符合的是( )
A.重文轻武
B.改革科举
C.重农抑商
D.重用武将
19、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20、发生于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以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其不同于秦末农民起义的独特之处是( )
A.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B.攻占了许多郡县城市
C.是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起义
D.推动了经济迅速发展
21、发现情况:1899年,清朝人____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___________、陕西、山东等地出土大量______________甲骨文。
22、按要求填空
(1)请你把下列史料按类别填到对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①《汉书》②北京人头盖骨化石③秦圆形方孔钱
④大禹治水⑤《论语》⑥炎黄战蚩尤
属于口述史料的是:________;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____;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____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只填字母)
A.国人暴动B.长平之战C.淝水之战D.八王之乱
正确顺序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3、1771年,西迁的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______的领导 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______的妥善安置。
24、根据提示写出中国古代相应的人物名称
(1)商朝的建立者:
(2)与成语“烽火戏诸侯”相关的统治者:
(3)楚汉之争最后的胜利者:
25、被宋神宗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
26、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各州设置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雍正年间设置的_____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27、请你按表格要求完成“科举制度创立发展及影响”的网络知识。
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影响 | 主要贡献 | 皇帝 |
科举制度的诞生 |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 隋文帝 |
| 隋炀帝 | |
科举制度的完善 | 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人数 | 唐太宗 |
| 武则天 | |
| 唐玄宗 | |
科举制度的废除 | (写出朝代即可) |
28、刘邦打败________,统一了全国,于__________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9、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铁制农具和_________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30、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 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被发现,它的发现证明____是人类早期生活和繁衍的地区之一。
(2)约公元前 世纪,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它的建立标志着 的产生。
(3)公元前 世纪后期,秦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的封建王朝。
(4) 之战后几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之战后,曹、孙、刘三分天下的局面实际形成。
31、清朝前期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将方位与措施对应连线:
东北 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
东南 平定葛尔丹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西北 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西南 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32、请列举明清时期的小说作品四例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材料二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南方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材料三 那时候(西晋后期以来),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摘编自《六朝的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之形成》
材料四 宋武帝、宋文帝在位30余年时间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
——摘编自人教版七上《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指出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和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