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书法历史源远流长。若举办书法的历程展览,下列书法作品按出现先后的正确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2、“尽道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诗中的“此河”的开通最重要的意义是
A.灌溉沿岸大片良田
B.促进沿岸工商业的发展
C.结束南北分裂局面
D.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穗稻“笑”弯了腰。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水稻、粟
B.小麦、土豆
C.菽、黍
D.玉米、水稻
4、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请问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韩非 C.老子 D.墨子
5、有关下边两幅图片中青铜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B.两件青铜器都主要用于祭祀
C.体现了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D.都是西周时期著名的青铜器
6、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面貌。下列明清时期的小说,既是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又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是
A.《牡丹亭》
B.《窦娥冤》
C.《西游记》
D.《红楼梦》
7、《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A.A
B.B
C.C
D.D
8、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9、毛泽东说,《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它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我们从《红楼梦》中可以了解的历史是( )
A.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
B.源远流长的法制传统
C.由分裂到统一的过程.
D.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
10、“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种思想流派应该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1、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是
A.学汉语 B.与汉人通婚 C.迁都洛阳 D.改穿胡服
12、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
A.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B.颁布“推恩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休养生息,重视农业 D.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1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1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黄帝时期
B. 商朝
C. 夏朝
D. 西周
15、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我国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日本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B.大昭寺唐蕃会盟碑
C.河南开封大相国寺 D.印度尼西亚三宝庙
1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灭掉六国的“秦王”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措施不属于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是
A.统一货币 B.统一文字 C.实行郡县制度 D.创立分封制
17、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修整。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 )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山海关
C.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边
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18、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骄子。下列史实最能反映他们为了民族利益挺身而出,站在社会潮流浪尖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
C.五四运动
D.公车上书
19、中国古代一朝代的政权特点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该朝代是下面示意图中的( )
A.A
B.B
C.C
D.D
20、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岳家军纪律严明
B.岳飞主张抗金,但被投降派杀害
C.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意愿
2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宋太祖为分知州权利,设置——
(2)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
(3)元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2、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统治者。
(1)开通隋朝大运河的皇帝——
(2)南宋的建立者——
(3)建立东厂——
(4)1636年,改国号为清——
23、禅让制就是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________之人,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标志是________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了禹的位置。
24、成语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庄重严肃而又机智幽默,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颖的智慧。请找出与下人物相关的成语,并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曹操 B.诸葛亮 C.孙权 D.刘禅 E.苻坚 F.祖逖
( )神机妙算 ( )闻鸡起舞 ( )望梅止渴
( )势不两立 ( )功败垂成 ( )乐不思蜀
25、原始社会末期,实行_______________(制度),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这种制度为后世所称道。大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标志着______________(制度)确立,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6、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________;184年,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是________。
27、唐朝实行 ______的民族政策。 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是______。
28、半坡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是_____建筑。
29、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30、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____________。
31、请将下列人物及其成就连线
司马光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资治通鉴》
毕昇 活字印刷术
杜甫 《窦娥冤》
关汉卿 诗圣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
(1)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样式——
(2)夏朝制定的历法被称为——
(3)使西晋衰落的内乱——
(4)西汉时期开通的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
(5)南朝中疆域最大的朝代——
3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如下图)。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在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摘编自教材
材料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
材料三:秦朝征收的赋税占农民全年收成的三分之二以上,农民无法生存下去,秦始皇为了修骊山陵墓和阿房宫,又为了修筑长城和征伐南方,每年征调服徭役、兵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为了加强对民众管理,秦朝制订了残酷刑罚。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秦朝设立“诛族”“连坐”等法律。往往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
——摘编自教材
(1)结合材料一,填一填。
秦朝疆域,东起________(郡名),西到________(郡名),北达________一带,南到象郡。
(2)结合材料二,说一说,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结合材料三,秦始皇主观上想将皇帝之位传于万世,为什么二世就亡国?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秦帝国的兴、亡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答出两点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