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台湾澎湖2025届高三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熟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一直津津乐道地谈论的王宝强与马蓉的离婚案。

    B.中国梦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指向的远大目标需要你我一步步去实现。

    C.我和张玲只有一面之缘,这次出差到他的城市,她热情设宴款待我,还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D.冯小刚把影片中的最重要的角色都给了葛优,其他人都是举重若轻的角色。

  • 2、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列在十二月当中,每月两个节气。

    B.清明既是二十节气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民俗节日。主要习俗为扫墓、荡秋千、踏青、放风筝等。

    C.春分和秋分表示的都是昼夜平分的意思。

    D.处暑的“处”是“处于、处在”的意思,表示处在炎热的暑天中。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1)小佳佳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甘之如饴地吃着奶,一双小手不停四乱动,小脚还不时地蹬几下,那样子真是乖巧可爱。

    (2)全省最大沃尔玛山姆会员店落户惠州,预计2018年9月开业,新闻一播报,惠州市民口耳相传这一喜讯。

    (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去哪儿玩比较省钱?哪里既舒服又好玩?这些问题,大家讨论了好久,莫衷一是,最终也没有结果。

    (4)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直以来都是党和政府的作风。成都市政府今年来安土重迁,拨给搬迁的农民一笔拆迁费,以使他们在建设新家园后,还有足够的生活费用。

    (5)我认真阅读了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令人感到莫名激动的文字,以至让我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6)官窑瓷器一般都是专门供给宫廷的御用品,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间更是凤毛麟角,有些收藏者动辄说自己收到了“官窑”,很让人怀疑。

    A. (1)(3)(6)

    B. (1)(2)(4)

    C. (2)(3)(6)

    D. (2)(4)(5)

  • 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的叙述语言是浅近文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能够雅俗共赏,因而其中的故事能广为流传,主要人物也都家喻户晓。

    B. 《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中,黄盖指挥火船前往诈降,被文聘看出了破绽,险些未能成功。

    C. “赤壁之战”是诸葛亮出山之后指挥的第一场大型战争,为了凸显诸葛亮风流儒雅、足智多谋的形象,《三国演义》中先后塑造了辞舌战群儒、智激鲁肃、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等经  

    典情节,突出了诸葛亮在这场鼎足之势的战争中不可磨灭的功勋。

    D.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伏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赚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因此后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E. 《三国演义》的人物语言能够反映人物的个性,关羽的高傲、曹操的奸诈、孔明的机智、周瑜的狭隘都在各自的语言中得到充分体现。

     

  • 5、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景仰       惩(chěng)创       睡眼惺忪       桀傲(ào)不驯

    B.寥阔       胆怯(qiè)       偏袒扼腕       长歌当(dāng)哭

    C.凌侮       颓圮(pǐ)       切齿拊心       忸怩(niǔ ní)不安

    D.雏菊       喋血(xuě)       陨身不恤       挥斥方遒(qiú)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堆苹果

    李立泰

    四大嘴好早起晨练,顺着小公路,边走边打拳,也没啥套路,就是活动活动筋骨,出身汗,痛快!今天一出村,来到村北打谷场。

    其实早没打过谷子了,就轧轧麦子,这两年麦子也不轧了,都用收割机了,到地头吐麦粒儿。但场里还有麦秸垛。

    老远四大嘴就看着场里多了堆东西,黎明前天还挺黑的,看不清。他快步走到近前,哇!一堆苹果。这就有点儿意思了,一夜间多出堆苹果,蹊跷。

    他蹑手蹑脚躲到麦秸垛窟窿里,观察动静。等到天亮,也没来个人毛儿。四大嘴从麦垛窟窿出来,整整衣服,拍打拍打麦草,庄重地查看苹果现场。

    四轮从小公路来到场里把苹果卸下,大部分是散装,有几个塑料袋子装了苹果,围在边上。没袋子的地方用树枝画了圈儿。

    还写了几个大字:各位乡亲,因有急事,先把苹果卸下。谢谢!

    噢,原来如此。

    四大嘴有数了,要帮助老乡看好苹果,不能在咱这儿丢了一个苹果。他回家告诉老婆子新发现,老婆子说,憨家伙,还不拉到家来,你先看见的。

    他大嘴一撇到了耳门子:娘们儿家头发长见识短,不是咱的东西,能往家拉吗?现在什么社会了?和谐社会!唉——人家遇到急事了,咱火上浇油?

    那你学雷锋?憨头!

    对!我去看着,咱也不是思想高学雷锋。应该。他搬了凳子,提了水,来到场里,坐到苹果堆旁边喝水吸烟。

    人们陆续出村,见四大嘴在场里坐镇,当了掌柜,哈哈!鸟枪换炮了,四儿!二大牙先走进四大嘴的视野,此时四大嘴眯缝着眼不看来人。

    二大牙开腔,四哥,发财了倒腾苹果?说着伸手摸个大苹果,在褂子上蹭蹭,张嘴想吃。

    四大嘴伸手抢过来,对不起,这不是我的,不能吃。

    这里还没平息五大巴子也来了,伸手捡大苹果。青瓜梨枣见面就咬。吃个尝尝,先尝后买知道好歹。

    老五,这不是我的,别吃。俩弟兄弄了个窝脖儿,四大嘴跟他们告诉了事情的原委。

    嗨!不知哪儿的,分了龟孙算了。二大牙说,四哥你先见的,你要大半,俺见得晚,俺少要。五大巴子也附和,是啊,这样吧,你百分之六十怎样?俺每人百分之二十。行吧?

    四大嘴身子一拧,说,不行。咱都不能要。人家有急事,走了,咱不能坏良心。

    二大牙说,四哥,良心多少钱一斤?见好的就该抢是不是?

    四大嘴说,兄弟们,我不管你们讲不讲良心,现在,我有发言权,别叫我生气,咱还喝酒还是好兄弟。二大牙、五大巴子说,四哥,俺知道了,你是想吃独的。好,俺不沾你光了。二人悻悻地离去。

    天色将晚,四大嘴回家抱来被子,晚上睡在苹果旁。第二天还搭了个简易窝棚,吃住在场里。

    四大嘴看主人三天没来,报告村主任。村主任表扬四大嘴做得对,没丢咱村的人,我看再等几天不来,要想法处理,不然果子坏了咋办?是啊,现在就有快烂的了。

    两天后村主任跟四大嘴决定把苹果卖了,发动村民自愿买。大喇叭一喊,村民蜂拥出村,带包、带篮子的来到村北场里。

    苹果是红富士,这成色的果子市场价5元一斤,村主任讲明道理,咱按公道价,不能乘人之危。

    四大嘴过秤记录,村民自觉把钱往酒箱子里放。

    二大牙、五大巴子见村主任到场,没出歪点子,还都买了苹果。他俩抽着烟,帮四大嘴整理苹果。不到中午一堆苹果卖完了。

    他们帮着点钱,把百元、五十、二十……的分类,共卖了15680元。苹果共3136斤。

    村主任在斤数、钱数的条子上签了字。好,午饭我请客,去兔子炖鸡

    行,俺把苹果钱送回家,马上到。

    四大嘴喊住他俩,说,兄弟,你俩知道我为啥帮人家?那年,我去黄河南驮地瓜秧子,遭了大雨,没法骑车子,邓龙村民给我派车套驴拉回来。谁没个三灾八难的?

    二大牙、五大巴子笑了,四哥做得对。

    四大嘴临走,把酒箱拆了,弄个牌子,写上拉苹果老乡,村头儿第三门找我挂到了树上。

    (摘自《广西文学》)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叙写“今天一出村,来到村北打谷场”,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场景,自然引出了下文四大嘴发现一堆苹果的情节。

    B.文中的四大嘴具有善良正直、诚实守信、知恩图报等一系列的优良品质,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深刻反映了文章的主题。

    C.作为一篇农村题材的小说,本文展现了在市场经济时代大潮冲击之下,人们传统美德的缺失,令人深思。

    D.小说叙写了“黄河南驮地瓜秧子”的情节,对主要故事情节做了必要的补充,使整篇小说结构更完整合理,内容更加充实。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一堆苹果”为线索,通过这一线索将不同的人物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B.小说在刻画人物上以侧面描写为主,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凝练传神地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C.小说的结尾表现了四大嘴的善良细心,丰富了人物形象;同时故事情节戛然而止,引人回味。

    D.本文语言运用富有地方色彩,为了表现乡村风格,贴合人物形象,大量使用了俗语和口语,如“鸟枪换炮了”“谁没个三灾八难的”等。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村主任”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

    【4】小说多处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列举并作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默写。

    (1)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雨巷》 )

    (2)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再别康桥》 )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4)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5)《诗经·氓》中写出了男主人公对爱情没有定准,感情不专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6)《诗经·氓》中“___________”两句是女主人公以河为喻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的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__”的结局。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李白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述了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芬芳的美好景色。

    (5)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6)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明月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淇水”在《氓》一诗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它贯穿全文,三次出现,分别为:   ”。

    (2)《氓》中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

    (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4)《三峡》中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    

    (5)《马说》: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唱的“易水诀别”歌的歌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诗经·氓》中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表现这种鲜明对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月亮从东山升起,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景。

    (3)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题目。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九江闻雁

    【宋】陈均

    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

    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

    【注】①含山:在今山西。②韦庄:晚唐诗人,写这首诗时在江南安家。③九江:在今江西。④陈均:南宋诗人,福建莆田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诗首句着一“惯”字,说明流离失所、作客他乡已是诗人的生活常态。

    B.“灯前一觉江南梦”是对题目的呼应,诗人于“一觉”前加“灯前”一词,乃暗中表现自己其时的心境。

    C.陈诗“渺渺”既描绘水面空阔辽远,又是诗人惆怅和落寞心境的真实写照。

    D.两首诗中的“客天涯”和“海尽头”都客观再现了诗人别家漂泊的遥远。

    【2】两首诗的末句在抒情方式上很巧妙,请结合这两句诗做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师  说

    清·章学诚

    韩退之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又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又曰:“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而因怪当时之人,以相师为耻,而曾巫医百工之不如。韩氏盖为当时之敝俗而言之也,未及师之究竟也。

    《记》曰:“民生有三,事之如一,君、亲、师也”此为传道言之也。授业解惑,则有差等矣。业有精粗,惑亦有大小,授且解者之为师,固然矣,然与传道有间矣。巫医百工之相师,亦不可以概视也。

    盖有可易之师与不可易之师,其相去也,不可同日语矣。知师之说者,其知天乎?盖人皆听命于天者也,天无声臭,而俾君治之。人皆天所生也,天不物物而生,而亲则生之。人皆学于天者也,天不谆谆而诲,而师则教之。

    若夫授业解惑,则有差等矣。经师授受,章句训诂:史学渊源,笔削义例,皆为道体所该。古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竹帛之外,别有心传,口耳转受,必明所自,不啻宗支谱系不可乱也。此则必从其人而后受,苟非其人,即已无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师也。学问专家,文章经世,其中疾徐甘苦,可以意喻,不可言传。此亦至道所寓,必从其人而后受,不从其人,即已无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师也。

    至于讲习经传,皆无取于别裁;斧正文辞,义未见其独立;人所共于道,彼偶得而教我;从甲不终,不妨去而就乙;甲不我告,乙亦可询;此则不究于道,即可易之师也。

    巫医百工之师,固不得比于君子之道,然亦有说焉。技术之精,古人专业名家,亦有隐微独喻,得其人而传,非其人而不传者,是亦不可易之师也。

    嗟夫!师道失传久矣。有志之士,求之天下,不见不可易之师;而观于古今,中有怦怦动者,不觉冁然而笑,索焉不知涕之何从,是亦我之师也。

    注:①以下语出《国语·晋语》:“栾共子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一事之。”②俾,使。

    1与“甲不我告”的句式相同的是( )

    A. 蚓无爪牙之利

    B. 句读之不知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退之,即韩愈,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加上、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此八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B. 巫医百工之人:巫医,古代巫、医不分,巫的职业为祝祷、占卜等,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百工,各种手工艺人。

    C. 经传:经,指儒家经典;传,传记,介绍某人生平事迹的文章。

    D. 训诂:解释古文字义。在古代,训诂学与文学学、音韵学合称下学。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授且解者之为师,固然矣,然与传道有间矣。

    (2)巫医百工之师,固不得比于君子之道,然亦有说焉。

    4文中作者把老师分为哪两类?请概括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画家拜访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您花一年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你准能卖掉它。”后来的事实果真如此。

     要求: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