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B. 谁都明白,《红楼梦》里的《西江月》貌似作家的反面文章,其实曹雪芹要衷心礼赞的,正是这“乖张”与“不经之谈”。
C.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D. 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的时候,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休戚相关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2、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得体的一组是
(情境1)某同学的发言超时了,你作为主持人,需要终止他的发言。
(情境2)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话,想打断他。
A.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B.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C.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D.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3、下列关于词的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本来是配乐的歌词,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又称长短句。
B.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每一词牌都对该词的字数、句数、韵律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C.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长调(91字以上)。长调又叫慢词,《沁园春·长沙》是小令。
D.宋词分为两种风格: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以“苏辛”为主要代表。
4、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景物,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刻画。
B.颔联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江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由写景转向抒情。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流露出生不逢时之感。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艰难苦恨繁霜鬓”表现了他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仍不忘忧国忧民的情怀。
5、下列词语划线部分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造化(指自然界) 攒射(聚拢)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濡缕(浸湿)
B.不惮(怕) 勠力(合力) 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
C.殒身不恤(顾虑) 寥落(稀少) 阙秦(削减) 太息(叹息)
D.长歌当哭(正当) 喋血(血流出来的样子) 百舸(大船)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反弹,2021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将增长4.8%,将成为有史以来排放量增长第二高的年份,全球变暖正在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气候变化一直都是全球治理的难题。一方面,气候变化问题绝非单纯的环境问题,其实质关乎经济乃至政治问题;另一方面,气候变化的治理行动也是一种全球公共产品,每个国家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个国家都倾向于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枯竭,导致全球气候治理陷入困境。对此,唯一的解决出路就是多边主义,这需要各国站在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的平衡点上作出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但现实却是各国围绕气候问题的多边谈判进展缓慢,在多边谈判桌上部分国家始终以单边思维思考问题,将全球利益放在国家利益的对立面,将长期利益放在短期利益的对立面,导致各国在温控目标的设定上争论不休,具体的应对措施迟迟无法落实,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更是在减排责任问题上仍然无法取得共识,有些国家甚至已经绕开多边谈判桌率先采取行动。例如:2021年7月欧盟公布了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提案,将气候问题延伸至贸易领域,这对资源效率高、工业生产碳排放较低的发达国家有利,但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可能产生不利影响,进而有可能改变贸易模式,导致全球经济复苏前景进一步分化。
近年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行动。从国内层面看,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以实际行动展现中国向气候变化宣战的决心。在技术发展上,中国正在加大脱碳技术攻关,积极研发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等相关的低碳技术;在制度设计上,目前中国正在分类确定省级碳排放控制目标,将其作为各地主要负责人考核的“硬约束”,并稳步推进气候治理融资市场化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化;在产业调整上,中国在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的同时,也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新兴技术同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从区域层面看,中国正在加速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未来中国应当继续深化与各国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转移,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绿色金融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强绿色投资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后疫情时代的绿色低碳复苏。
从多边层面看,中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站在发展中国家的一边,气候治理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中国也进一步加强同发达国家在气候治理方面的合作。如利用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平台与欧盟开展沟通协调,加深对彼此的理解,避免碳边境调节机制成为阻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绿色”壁垒。
(摘编自刘斌、崔楠晨《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
材料二:
当前全球治理机制大多由西方国家设立、少数国家主导,治理原则和规则并不完全合理,全球治理成效及前景受到影响。伴随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全球治理机制应朝着更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此次疫情防控中的国际合作使不同肤色、民族、宗教以及国家的人们意识到国家之间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巨大能量。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正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新型国际关系与新全球治理机制的建设方向应是一脉相承。
如果说公正合理是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的方向,那么共同规则的制定是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的重要内容。疫情下多数国家支持国际合作所带来的共赢局面充分证明,构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正成为各国共识。历史上,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国际组织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表明成员国坚持规则导向的重要性;现今,世界卫生组织在抗疫斗争的作为再次展示了多边规则的借鉴意义。而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强力趋势下,包容、平等与相互尊重才是符合时代思想的新世界观。全球治理机制的变革要以公正合理为方向,摒弃单边主义思维,提升多边组织和更多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参与度,让规则的制定更能响应多数国家的声音。
君子和而不同。只有推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新理念、以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为新力量、以公正合理与共同规则导向为新机制等方面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全球问题。国际合作抗疫既是对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的巨大考验,也为此后全球治理体系向何处去、如何变革提供了经验借鉴。
(摘编自熊昊《以国际合作抗疫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能源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反弹导致2021年全球变暖问题更加严重,人类的生存发展受到更大挑战。
B.全球气候治理中推行多边主义可以帮助世界各国找到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的平衡点,帮助全球气候治理摆脱困境。
C.世界气候多边谈判进展缓慢,单边思维导致气候问题谈判难有实效,有些发达国家已采取单边行动解决减排问题。
D.全球治理机制的优势已经得到历史的证明,这种优势在当前的国际社会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再次展现了合作的力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气候变化表面上是环境问题,其实质是政治和经济问题,气候变化的治理行动具有全球性。
B.世界各国目前在减排责任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也就难以形成。
C.中国为打破对外贸易发展的“绿色”壁垒,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各种国际对话。
D.当前全球治理机制的治理原则和规则缺乏合理性,新的全球治理机制需要兼顾多边利益。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观点的是( )
A.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集合国内多方力量,多次阻击疫情,胜利复工复产。
B.美国对疫苗生产的主要原材料进行出口限制,以确保本国制药厂商顺利获得疫苗。
C.全球数字贸易中,“欧式模板”更注重隐私保护,对数据流动的开放度要求较低。
D.中国积极提供气候变化应对和治理的全球公共产品,“中国方案”“中国智慧”频现。
【4】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概括构建全球治理体系需要世界各国在哪些方面做出调整?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描写了宏阔之景,又创设了离别的情境。
(2)《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内外两个方面揭示了导致亡国的原因。
8、默写
(1)各抱地势,______________。盘盘焉,_________,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2)____________,开妆镜也;绿云扰扰,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
(4)余音袅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5)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3)《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4)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荆轲刺秦王》“①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荆轲赴汤蹈火的毅然决然:《短歌行》“②________,天下归心”,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
(2)《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依然九死不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侧面描绘出其友人箫声的凄婉。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面对反动派的卑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三句即景抒情,将时空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B.“故垒西边”三句既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C.“乱石穿空”三句,运用比拟和比喻手法,展现出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D.本词抒发了缅怀古代英雄以及建功立业的豪情,也表达了对朝政昏庸的愤懑和不满。
【2】概括下片中周瑜形象的特点,简析作者描写周瑜的手法,并说说作者写周瑜的目的。
13、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劝学(劝勉)②木直中绳(合乎)③虽有槁暴(晒)
④金就砺则利(磨砺)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照)⑥声非加疾也(劲疾)
⑦而绝江河(横渡)⑧锲而不舍(坚持)⑨金石可镂(雕刻)
A.①③⑥⑧
B.②③⑥⑦
C.②④⑦⑨
D.①③⑥⑨
【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③使之然也 ④蚓无爪牙之利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下列句子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以为轮
B.假舆马者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生非异也
【4】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
C.斗折蛇行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5】下列句子中,不同于其他文言句式的一项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4、微写作。
《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整个欧洲。
请你给《红楼梦》写一篇推介词,要求紧扣名著内容,表明推荐理由,反映自我的阅读感知,不少于8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