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广西柳州2025届高三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项中,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的基本音阶,故有“五音不全”的成语。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壮。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C.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接去见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D.春秋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称。

  • 2、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奚为不受《曾参不受鲁君邑》/公坐其下,人莫之顾《王荆公旁听文史》

    B.此所以为我所擒也《汉高祖论“三杰”》/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唐太宗赐绢惩顺德》

    C.士之傲爵禄者《齐桓公登门访士》/所降下者,因以与之《汉高祖论“三杰”》

    D.所闻异于此《何充直言不讳》/予观弈于友人所《钱大昕观弈》

  •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君子生非异也

    B.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C. 或师焉,或不焉

    D.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4、下面对各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定语后置句)

    B.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C.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D. 以乱易整,不武。(被动句)

  •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抚仙湖的蓝不在表面,它是透了的;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而抚仙湖呢,_______。

    ①长白山天池的水也是深阔而湛蓝

    ②滇池和洱海的水曾经也蓝的碧透青天,空渺灵动

    ③不在一时一域,它是圆满的

    ④但它们都往往是平明辽阔的写意,或者静美或者波涛汹涌

    ⑤天山天池的水遥映着雪域,蓝的有层次感,静处山中,当然也蓝的文静、恬媚

    ⑥它四时有浪,风鼓浪动

    A.⑥②③①⑤④

    B.③①⑤②④⑥

    C.③①④⑥②⑤

    D.⑥②①⑤③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个搬迁户

    侯文秀

    昏昏沉沉的天,雨急切地下起来,很细但寒气十足。下了一阵,停了,隔了一阵,又莫名其妙地下起来。

    迷迷糊糊中,赵明娥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雨声又将她从浅梦中惊醒。

    赵明娥躺在床上,试着挪一下脚,一股钻心的痛瞬间弥漫开来。咋办,都这个点了还是无法下地。赵明娥无助地睁大眼睛,一会儿望望屋顶,一会儿看看窗外,光线正渐渐变暗。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王书记今天怕是不会来了。

    在惨白的灯光下,赵明娥心里破天荒地盼望王书记的身影。她在心里为他找了种种借口,有可能是路上堵车,也有可能是加班,还有可能是陪家人。或许压根就不愿再来了。

    赵明娥在心里感到悲哀,肚子越来越饿。在厚厚的棉被下,手脚依旧冰凉。她用力拉了拉棉被,闭上眼睛,听听是不是有脚步声传过来。可除了雨声外,她什么也没听到。

    赵明娥努力闭上眼睛,心想听天由命吧。

    这可是祖辈留下的老房子,几辈人都住在这里。虽然房子破旧,老伴儿前年也走了,儿子外出打工多年杳无音讯,但她觉得这里就是她的根。

    可是没想到,去年村里来了个中年男子。听村主任说,他是王书记,是上面派下来的第一书记。看到她家的境况,王书记主动嘘寒问暖,并问她有什么要求。她措手不及,急忙辩解,没,没什么困难。可后来王书记还是把她定为贫困户,给她办理了低保。说她是空巢独居老人,理应享受国家的扶贫政策。

    最近,王书记告诉她,她现在的房子很不安全,已为她申请了住房保障。只要她接受贫困户易地搬迁,就可以早日住进去。新房离她这里很远,现在住在半山腰,新房修在村西的平坝上,那里是整个村的集中安置区。这几天王书记天天带着礼品来看她,给她讲搬迁后的种种好处。水不用担,柴不用拾,生活起来非常方便。

    可她一门心思想住老房子,因为熟悉了这里的味道。就这样王书记来了一次又一次,她都不愿领情,依旧坚守在这所老房子里。她纳闷,王书记又不是神仙下凡,为什么要如此帮她,和她非亲又非故。加上大半辈子好强的她,不承想到老了还让别人看笑话。自己有手有脚,不能去占国家的便宜。

    可没料到的是,昨天去山坡上拾柴,回来途中摔倒了,当时硬是拖着腿回了家。今天一大早醒来两条腿肿得像萝卜,动也动弹不得。关键是周围的几个邻居都早早搬到集中安置区去住了,这下有个什么情况,连个照面的人影也看不到。

    赵明娥有点儿后悔,不该不听王书记的话,不该不听村主任的话,不该不听左邻右舍的劝。这倒好,估计饿死在家也不会有人知道。

    不知为什么,此刻王书记成了她心里的救命稻草。可今天是周末,天气又如此恶劣,一大早就开始下雨。

    外面雨声更大了,夹杂着风声。风从窗户的缝隙挤进来,割在脸上,像被人无情地扇了一记耳光,生疼生疼的。

    她骂自己:活该!

    赵明娥绝望地闭上眼睛,睡吧,睡吧,就这样永远地睡过去吧。

    正在这时,有人敲门,门吱呀一声,进来一个湿漉漉的身子。一看,正是王书记。他上气不接下气,说:“赵大娘,今天真不好意思,过来晚了。单位有事,临时安排加班,我一忙完就赶过来了。”

    他从塑料口袋里拿出保温桶,又道:“赵大娘,还没吃饭吧?这是我爱人炖的汤。想您年纪大了,多喝点儿汤补充营养,就顺道带过来了。下午我还去给您配了一个老年机,方便您有事随时联系我。”

    说完,他用碗盛了汤,递给赵明娥。

    赵明娥吃了大半,才想起问道:“王书记,你吃没?”

    “吃过了,吃过了。”

    一切安顿好后,王书记又匆匆冲进风雨之中。

    王书记走后,赵明娥一脸沉重。村主任之前曾告诉她,因为她坚持住在危房里,他被阳光问廉问责,之前所有的努力都被化为泡影,成了媒体的追责对象。村主任还说,王书记的孩子在外地读高三,正处在青春叛逆期,最近成绩下滑了不少。几个月回来一次,关键是回来还见不到他。因为天天在村里扶贫,他与家人见面的机会太少太少。扶贫的任务很重,除了她之外,还有八户具体负责的贫困户在等着他。

    打开电视,里面正在播《第一书记》,赵明娥脑海中闪现的却是小个子、戴着眼镜、皮肤白净的王书记的模样。赵明娥内疚极了,摸起枕边的新电话拨给王书记。她听到电话那头有人问:“王书记?这阵子还在吃饭。”赵明娥哽咽着,良久,用尽所有的力量,对着电话,大声地一字一顿地说:“王书记,我同意搬!”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试着挪一下脚,一股钻心的痛瞬间弥漫开来”,这里并没有交代赵明娥不能动的原因,设置了悬念,容易引发读者对她的同情。

    B.赵明娥不愿意搬迁是因为她觉得老房子是自己的根,加上她大半辈子好强,她不想让别人看自己的笑话,也不想占国家的便宜。

    C.“赵明娥吃了大半,才想起问道:‘王书记,你吃没?’”这里主要体现了赵明娥此时的饥饿状态,同时也表现了她不关心他人的特点。

    D.“打开电视,里面正在播《第一书记》”引发了赵明娥的思绪,这种叙述的方法比较巧妙,能够很顺畅地引出下文的相关内容。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寒夜里阴雨的描写,为人物活动创设了特定的背景,渲染了阴冷的氛围,烘托出赵明娥孤独、焦虑和失落的复杂心情。

    B.王书记雨夜中给赵明娥送来炖汤和老年机,照应了上文王书记对赵明娥的关心照顾,使小说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C.小说对赵明娥的心理描写细腻生动,揭示了她从无助、期盼,到失落、后悔,转而惊喜、内疚,最后感动、理解的心理变化过程。

    D.小说以“最后一个搬迁户”作为标题,既交代了故事中人物的特殊身份,暗含社会背景,又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王书记这一形象的。

    【4】小说中的两处插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公西华更谦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曾晳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来。

    (2)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把千乘之国并且内外交困的国家治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___________”,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3)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对曾皙的观点表达的态度是“____________”。

  • 8、按题目要求填空

    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__________》)

    ②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__________。(《蒹葭》)

    ______________,英俊沉下僚。(左思《咏史》)

    ④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白处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3)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

    (4)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2)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氓》一文中,集中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

    (3)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念刘和珍君》第四部分中描写作者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无法忍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饮酒》中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陆游《游山西村》中描摹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表达诗人热爱传统文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献浙东王大夫

    方干

    出镇当时移越俗,致君何日不尧年。

    到来唯饮长溪水,归去应将一个钱

    吟处美人擎笔砚,行时飞鸟避旌旃。

    四方皆是分忧寄,独有东南戴二天

    【注】①一个钱:《后汉书》记载,会稽太守刘宠在任时除去苛法,爱民如子,任期结束归去时,百姓送百钱谢之,刘宠难以推辞,就拿一个钱离开了。②戴二天:“感戴二天”的简写,比喻对他人的帮助感激不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标题中的“献”字暗示本诗对王大夫有赞颂之意,首句的“越”字呼应了标题中的“浙东”二字。

    B.首联写出了王大夫的功勋:他使皇帝变成了像尧一样的君主,天下因之成了太平盛世。

    C.“飞鸟避旌旃”的意思是就连飞鸟都因为对王大夫充满敬佩,在他出行时避开他的旌旗。

    D.尾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天下各地都有官吏治理,只有浙东百姓对王大夫爱戴有加。

    【2】本诗写出了王大夫这一形象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1】解释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则耻师焉,( ) (2)官盛则近( )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相师”相同的一项是(     

    A.食埃土,下饮黄泉

    B.鱼虾而友麋鹿

    C.破荆州,江陵

    D.崖当道者

    【3】翻译画线句。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小贤同学要做“议论要有针对性”的知识梳理,请结合本选段,帮他完成梳理。

    【5】北宋柳开在《续师说》中讨论从师之道时说:“古之学者从师以专其道,今之学者自习以苟其禄”“古之志为学也,不期利于道,则不学矣。今之志为学也,不期利于身,则不学矣”,和本选段相比,二者都用了对比论证,但在对比角度上有所不同,请加以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各种传播媒介广泛运用,已成为工作生活的得力助手。利用各种媒介高效获取资讯广受欢迎,借助多种媒介开展学习活动深受喜爱,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热点事件备受关注。

    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利用多种媒介沟通交流,传播文化”“如何利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何辨别各种媒介信息真伪,形成独立、正确的判断”……

    读了以上材料,你对“信息时代的媒介”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