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江西赣州2025届高三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列星)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

    ②三秋,秋季。这里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

    ③“紫电清霜”中的“紫电”是宝剑名,“清霜”指剑。

    ④“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中的“潘”指潘岳,“陆”指陆机,他们都是南朝人。钟嵘的《诗品》中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⑤“台隍枕夷夏之交”中的“夷”指北方少数民族,“夏”即华夏,指古扬州地区(现在江苏江西安徽一带)。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⑤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90后女协警曹羽将生命   ,勇斗歹徒,身中5刀,仍死抱歹徒不松手。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当你做出决定时,却对自己的目标与梦想  

    大学是场没有彩排的舞台剧,因此填报志愿一定不能对多渠道的意见  

    A. 置若罔闻 置之度外 不闻不问

    B. 置若罔闻 不闻不问 置之度外

    C. 不闻不问 置之度外 置若罔闻

    D. 置之度外 不闻不问 置若罔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中国文化产业从起步、破冰,如今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的轨道。互联网文化及其产业运营在其间扮演了“黑马”的角色,其增长速度之快,消化能力之强,包容性之大,深切满足了时代需求,已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对资本的依赖程度较高,文化产品的商业特征势必就比较明显,艺术特征则相对较弱。

    每日更新是网络文学最显著的特征。网络作家每天一般更新两到三章。在更新过程中,网络作家与读者之间即时互动,网络文学的生产、消费过程处在同一条线上。表面上看,一方是生产者,另一方是消费者,但他们除了“供求”关系,还存在“共生”关系。这种新型的读写关系是网络文学生产机制的核心,直接决定了网络文学的存续方式和审美范式。创作者、阅读者和故事创作之间相互妥协和平衡,消费过程完成于这一动态系统当中。无论是不是知名作家,创作哪种类型的作品,在读写关系的塑造过程中,都必须遵循网络文学的“游戏规则”: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网络超长篇小说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在中国移动阅读基地的调研中,拿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为例,这部长期位列移动阅读基地畅销榜榜首的作品,长达530多万字,之所以受到读者的喜爱,就是因为它的故事吸引人,能够把读者的碎片时间有效串联起来。也就是说,在日常工作之外,网络小说成了众多读者业余生活的主线,在这样强大的时间消费中,阅读已经不仅仅是文学欣赏,更多的是心理需求。

    有人指出网络文学过度娱乐化的危害性,针对作家而言,最主要的后果是创作主体性的丧失,这需要引起网络作家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无线阅读风生水起,网络文学的蛋糕越做越大,腾讯、百度、亚马逊等IT业龙头企业,也纷纷将目光投向这片众声喧哗的领域。网络文学所涉及的范畴已经不能用既有的文学概念来概括,它还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商业模式。在资本的推动下,网络文学正朝着文化产业所期望的跨界性方向发展。一部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将会吸引大量资金投入,衍生出多种艺术产品。但同时,有更多的网络作家对自己的写作前景感到困惑,他们挣扎在文学和商业的拔河绳两端,之所以无法做出选择,是因为他们不想放弃文学,文学的光芒依旧在他们的头顶闪耀。

    同样的问题,不只针对网络文学,而且针对整个中国当代文学。今天,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文学的商业属性?改革开放30余年,当代文学释放了丰富多元的能量,唯独商业能量未能得到有效释放,文学和商业之间似乎存在一堵无形的墙。网络文学的出现,提供了大量可供研究的文本和现象,把商业属性的话题直接推到了我们面前,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岂能无动于衷?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在关键的时间节点上,网络文学获得了最大的成长红利,同时,现代科技也为网络文学的成本最低化提供了几乎是免费的午餐。或许,当代文学可以就此发现一种新的可能,一种新的成长模式:文学性与商业性相互制约、共存共生。在这种模式下,商业性不再是单一的经济指标,而是包括市场、消费和阅读趣味等元素在内的综合性指标,它的存在将促使文化产业生态系统更加丰富,网络文学创作焕发新的能量。

    1下面所有选项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对资本的依赖程度较高,所以文化产品不讲求艺术性。

    B. 每日更新是网络文学的本质特征,在更新过程中,网络作家与读者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制约。

    C. 改革开放30余年,当代文学释放了丰富多元的能量,但是商业能量并未能与文学之间达成平衡。

    D. 网络文学已经不是既有的文学,它变成一种商业模式,拉动资本运作和多种产业发展。

    2根据本文内容,下列说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文学过度娱乐化的危害性巨大,不光是对于文学。对作家而言,最主要的后果是创作主体性的丧失。

    B. 当代文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成长模式:文学性与商业性相互制约、共存共生。

    C. 网络作家与读者之间即时互动,网络文学的生产、消费过程处在同一条线上。

    D. 网络文学正朝着文化产业所期望的跨界性方向发展,逐步将其商业性演绎出来。

    3对本文内容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部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往往会吸引大量资金投入,衍生出电影电视剧等艺术产品,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

    B. 网络作家们对自己的写作前景感到困惑,他们无法在文学和商业里找到平衡点。

    C. 在日常的网络文学阅读中,人们为满足心理需求而放松了对文学欣赏方面的要求。

    D. 文学在面临商业化问题时,逐渐让文学失去了独立自主性,我们应该摒弃文学商业化,使之保持纯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人格与文风一致有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李将军列传》中表现管理者应当自身端正、做出表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管仲列传》中表明管仲在内政方面的执政主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刺客列传》中描写太子丹及宾客送别荆轲时景中含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人们面对山势的高危抚胸叹息,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

    (2)杜牧《阿房宫赋》一文中,描写极尽铺排之能事,他在文中表现皇帝的车队依仗远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3)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用“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孙权头角峥嵘,率领雄兵,割据一方,奋勇抵抗的英雄形象。

  • 6、名篇名句默写。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跟人相处时,孔子警醒我们“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我们没有必要一味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跟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

    (3)《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蔑视权贵的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同样是歌咏诸葛亮,杜甫《蜀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 重在歌颂他的才智及丰功伟绩;陆游《书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重他的精神品格,并以此自勉。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礼记·大学》(《大学之道》)中,阐述无论天子还是百姓,都应该修身养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明自己的生死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陈情表》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精练、形象地将自己孤独无助的窘况表达了出来。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文后小题。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①

    杜 甫

    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

    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

    多病独愁常阒寂②,故人相见未从容。

    知君苦思缘诗瘦,太向③交游万事慵。

    注:①此诗与《登高》为同一时期作品。②阒(qù):寂静,宁静 ③太向:过于。

    1本诗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本诗抒写了主人公心中的哪些苦痛,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褒,字叔通。少笃志,有大度,结发传其父充业,尤好礼事。常感朝廷制度未备,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初举孝廉,再迁圉令,以礼理人,以德化俗。时它郡盗徒五人来入圉界,吏捕得之,陈留太守马严闻而疾恶,令县杀之。褒敕吏曰:“夫绝人命者,天亦绝之。皋陶不为盗制死刑,管仲遇盗而升诸公。今承旨而杀之,是逆天心,顺府意也,其罚重矣。如得全此人命而身坐之,吾所愿也。”遂不为杀。后征拜博士。会肃宗欲制定礼乐,褒乃上疏曰:“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今皇天降祉,嘉瑞并臻。宜定文制,著成汉礼,丕显祖宗盛德之美。”章下太常,太常巢堪以为一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许。帝知群僚拘挛,难与图始,朝廷礼宪,宜时刊立。明年复下诏,褒遂复上疏,具陈礼乐之本,制改之意。拜褒侍中,从驾南巡,既还,以事下三公。永元四年,迁射声校尉。营舍有停棺不葬者百余所,褒亲自履行,问其意故。吏对曰:“此等多是建武以来绝无后者,不得埋掩。”褒乃怆然,为买空地,悉葬其无主者,设祭以祀之。迁城门校尉、将作大匠。时有疾疫,褒巡行病徒,为致医药,经理饘粥,多蒙济活。七年,出为河内太守。时春夏大旱,粮谷踊贵。褒到,乃省吏并职,退去奸残。谢雨数降。其秋大孰,百姓给足,流冗皆还。褒博物识古,为儒者宗。十四年,卒官。

    (选自《后汉书·曹褒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

    B.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

    C.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

    D.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发,指扎结头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开始束发,因此称童年或年轻时为“结发”,此意与《孔雀东南飞》中“结发同枕席”的“结发”不同。

    B.举孝廉,“孝廉”即“孝顺父母、办事廉正”,汉武帝时将它设立为察举考试科目,以后,“举孝廉”就成为朝廷任用官员的重要来源。

    C.博士,古代对博学之士的通称。他们不仅研习各类经书,具备多面才能,还能教授生徒。

    D.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不同朝代所指官职不同,东汉指太尉、司徒、司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褒潜心向学,研习不辍。他睡觉时怀里抱着纸笔,走路时也背诵文书,思考专注时,竟然忘记了要到哪里去。

    B.曹褒不畏权势,以礼治人。太守要求杀了从别郡入境的五个强盗,他认为有违天意、刑罚过重,最后抗旨不遵。

    C.曹褒重视礼乐,勇于进言。年少时尤好礼事,常常觉得朝廷制度不完备,为官后更是积极上疏,主张制礼作乐。

    D.曹褒体恤民情,治政有方。河内大旱,粮价猛涨,他到任后便裁减冗员,辞退奸邪凶暴之徒,从而让百姓不愁吃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复下诏,褒遂复上疏,具陈礼乐之本,制改之意。

    (2)时有疾疫,褒巡行病徒,为致医药,经理饘粥,多蒙济活。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韩非说:“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