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江西赣州2025届高三语文上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善医               是日剧饮

    B.余手为口             吾一日长乎尔

    C.今由与求也,夫子     因往田,得疾

    D.往求疗               旧时栏楯,亦增胜

  • 2、下列对《必修五》课文与《必修五读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主人公是一对热恋的青年,他们互相倾慕,忠于自己的爱情,忠于自己的誓言,但在当时的家族世仇和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的阻碍下,最后只落得双双殉情的悲剧结局。

    B. 《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受母亲召唤,在去见王后时看到毫无防备的国王,觉得这是个刺杀国王的好时机,他抓住这次机会,一剑将其刺死。

    C. 《阿Q正传》中,革命的谣言传到了村子里,阿Q觉得革命党一定会来找他,他做着抢到好多东西的美梦睡过去了。第二天起来,到了尼姑庵去革命,才知道假洋鬼子已经来过了,把像样的东西 “革命” 去了,这让他很失望。

    D. 《人生三境》中,作者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出发,谈他对 “顺境” 、 “逆境” 、 “俗境” 的认识态度。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世界大变局、中国大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从容应对大变局、有效推动大发展,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托科技自主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在危机同生并存之际,更需坚定创新自信,以自主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也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中国科技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科技队伍在一穷二白、披荆斩棘中创造了两弹一星、青蒿素等国际领先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的同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创造了高性能计算机、探月工程、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令世界瞩目的科技成就,一步步把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取得了深海探测、C919大飞机、天眼望远镜等重大科技成果和深海钻井平台、港珠澳大桥等国家工程成就。

    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科技工作者需要坚定强烈的创新自信。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科技积累和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探索,驱动我国科技发展在某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正由跟跑者”“追赶者并行者”“领跑者转变。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建设科技强国时不我待,坚定创新自信矢志不移。

    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我国步入创新型国家的开局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日益激烈的中美科技竞争形势,我国科技工作者展示出了凭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抗击疫情、迎接全球科技竞争的底气和硬气。以创新视角观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危机恰恰为新技术开辟了应用场景。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造了更多元、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创新是化解危机的金钥匙,是危中见机的题中之义,须进一步坚持改革创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把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机遇,勇担时代责任,勇攀科技高峰。优化创新生态须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科技工作者既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着力攻克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又要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让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要有这种豪情。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波谲云诡的复杂形势,风险挑战、荆棘丛生都是可以想见的,如果因为形势严峻而迟滞创新的节奏、放慢创新的步伐,那么我们势必会在等待中丧失改变处境的主动权。相反,只有凭借一股子拼劲儿、韧劲儿,开拓思路、转变思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创新精神直面困难挑战,我们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实现科技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摘编自邬晓燕《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

    材料二:

    国家知识产权局不久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主要知识产权指标符合预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保持平稳,这一成绩,再次表明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改变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也充分展现了我国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加快、发明创造活力不减的良好态势,体现出创新驱动蕴含的无限潜力。

    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9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2.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9%,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评估显示,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十四位,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接续换挡的发展动能、迭代成长的科学技术、蓬勃兴旺的创新创造,源源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开辟经济增长的新天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国经济也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从上半年我国主要知识产权指标看,国内专利申请态势整体平稳,2月份以后,申请量迅速恢复并持续攀升,带动市场主体以创新赋能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使得创新驱动具备再次发力提速的基础。

    尤其要看到,随着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日益健全,激励政策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实现从要我创新我要创新的转变。上半年,国内申请专利的企业达22.9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3.2万家;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占比66.6%,较上年提升了3.2个百分点。企业专利申请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更多的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科技附加值,把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有力带动行业、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历经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利大国。同时,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高质量的关键核心专利不多,在部分领域专利布局仍然不够。把专利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使其产生效益、推动发展,既是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亟待破解的重点问题。

    (摘编自谷业凯《创新驱动蕴合无限潜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快速发展,由“跟跑者”“追赶者”转变为“并行者”“领跑者”,得力于长期科技积累与创新探索。

    B.新冠疫情突发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危机,但转机于危机中这种危机为新技术提供了应用场景,促进了新兴产业发展。

    C.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使之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关键在于努力突破基础前沿难题、掌握核心关键技术。

    D.我国己经迈进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这归功于我国经济发展实施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政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创新才能引领发展,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坚定创新自信,勇担时代责任。

    B.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印证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的正确。

    C.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市场主体迅速复工复产,仍保持发明创造活力,原因之一在于创新驱动释放的潜能。

    D.要激发企业主动创新的潜能,就要大力健全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激励政策。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中所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深远影响的一项是( )

    A.全球科技创新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从微观到宏观各层次各领域的技术都在加速突破,新方法新手段不断涌现。

    B.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不断融合,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脑科学等新兴技术加速迭代。

    C.世界经济增长动能明显减弱,发达经济体出现趋缓态势,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也出现了明显下滑。

    D.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特征,正在对全球产业体系、经济发展方式、伦理规范、治理规则等产生深刻影响。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按要求填空。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列传》)

    (2)《屈原列传》高度评价《离骚》的写作内容,认为得到完整体现的人文道德与国家治理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列传》)

    (3)《过秦论》中采用夸张手法描写秦军追杀六国逃兵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秦论》)

  •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现了自己外无近亲、内无孩童的孤单悲苦的情景。

    (2)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借庭院中的枇杷树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深情并以此深切悼念亡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古人面对生死而产生的感慨,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评了前人生死无别、寿命长短一样的观点。

    (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况,表达自己由出仕而归隐、了无滞碍的从容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南朝诗人鲍照在《拟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不能“太上忘情”,无从排遗,只能忍气吞声徘徊愁闷的哀痛之情。

    (6)杜甫在《客至》一诗中表达虽有竭诚尽意的盛情,却力不从心而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人表达归隐之情的诗句很多,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坐船吹笛、归隐江湖、忘却世俗机心的志向。

    (8)陆游奉诏在临安待召时作《临安春雨初霁》,化用晋代陆机所作《为顾彦先赠妇》中“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根据语境默写,每句一分,错字、漏字不给分。

    (1)在《逍遥游》中,庄周引用《齐谐》中描写大鹏凭借六月息腾飞而起的阔大景象的句子是:  

    (2)《滕王阁序》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  

    (3)引壶觞以自酌, 。倚南窗以寄傲,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老子认为解决问题应在没有发生时就提前制止,防患于未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自己才能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过秦论》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秦始皇发展了前代君主的功业,用武力统治天下的情形。

  • 8、名句默写

    (1)君子____________,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_______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_,则不复也。

    (4)__________,必先利其器。

    (5)君子坦荡荡,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民之归仁也,犹_______________也。

  • 9、补写出下列空缺处的句子。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写元嘉年间,宋文帝好大喜功,想建立“_______________”的功绩,结果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用典抒情,咏叹当时南宋近事。

    (2)《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而是想象的别后之景。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用借代的手法写出周瑜取得赤壁之战辉煌战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两人终于彼此和好,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朋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暮春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注】①作者是宋朝宗室,“靖康之变”后,北宋亡于金人,宗室纷纷南迁,最后定居临安一带。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过尽征鸿”一句表达了词人思念故园的情感,词人用比兴手法,以征鸿比喻漂泊异乡的旅客,含蓄地写出了词人的期盼和失望之情。

    B. “一春”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表达了词人惆怅自怜的感情。说明从春分到春社,词人都处于思乡的痛苦煎熬之中,竟然没有理解他的人。

    C. “怀家”两句是一实一虚,“夜”字境界阔大,与起句“过尽征鸿来尽燕”相呼应,构成一个艺术整体,把思家意绪、中酒情怀表现得迷离动人。

    D. 上阙说“故园消息茫然”,是表示失望,在感情上是一跌;下阙则借江头春汛,激起一腔回乡的热望,是一扬。江水殷勤有情,正暗暗反衬出人之无情。

    E. “别来”一句,写词人乘春浪即将告别临安,却又舍不得离开的矛盾心态。全词情感起伏有致,语言自然流畅,简洁明快,富有韵味。

    2词尾作者以景作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词内容进行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吴祯,江国襄烈公良弟也。初名国宝,赐名祯。与良俱从太祖克滁、和,渡江克采石,从定集庆。下镇江、广德、常州、宣城、江阴,皆有功。又从常遇春自铜陵取池州,以舟师毁其北门,入城。敌舰百余至,复大败之,遂克池州。积功,由帐前都先锋累迁为天兴翼副元帅。以千人助良守江阴,数败吴兵,破士诚水寨,擒其骁将硃定。授英武卫亲军指挥使。又大破吴兵于浮子门。从大将军徐达帅马步舟师取湖州,勒奇兵出旧馆,大捷。湖州平,遂戍之。从围平江,破葑、胥二门,进佥大都督府事,抚平江。寻副征南将军汤和讨方国珍,乘潮入曹娥江,毁坝通道,出不意直抵军厩。国珍亡入海。追及之盘屿,合战,自申至戌,败之,尽获其战舰士卒辎重,国珍降。复自海道进取福州,围其西、南、水部三门,一鼓克之。

    洪武元年,进兵破延平,擒陈友定。闽海悉平。还次昌国。会海寇劫兰秀山,剿平之。兼率府副使。寻为吴王左相兼佥大都督府事。二年,大将军平陕西还,祯与副将军冯胜驻庆阳。三年讨平沂州答山贼。命为靖海将军,练军海上。其冬,封靖海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与秦、晋二王傅金朝兴、汪兴祖并专傅王,解都督府事。仇成戍辽阳,命祯总舟师数万,由登州饷之。海道险远,经理有方,兵食无乏。完城练卒,尽收辽海未附之地,降平章高家奴等。坐事谪定辽卫指挥使,寻召还。七年,海上有警,复充总兵官,同都督佥事于显总江阴四卫舟师出捕倭。至琉球大洋,获其兵船,献俘京师。自是常往来海道,总理军务数年,海上无寇。

    十一年,奉诏出定辽,得疾,舆还京师。明年卒。追封海国公,谥襄毅,与良俱肖像功臣庙。子忠嗣侯。二十三年追论祯胡惟庸党,爵除。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十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勒奇兵出旧馆勒:率领、带领

    B. 以千人助良守江阴以:用、凭借

    C. 还次昌国次:驻扎

    D. 坐事谪定辽卫指挥使坐:因为、由于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祯杰出作战才能的一组是(   )

    ①敌舰百余至,复大败之,遂克池州 ②海道险远,经理有方,兵食无乏

    ③数败吴兵,破士诚水寨,擒其骁将硃定 ④乘潮入曹娥江,毁坝通道,出不意直抵军厩

    ⑤追及之盘屿,合战,自申至戌,败之,尽获其战舰士卒辎重,国珍降

    ⑥自是常往来海道,总理军务数年,海上无寇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祯军事才能杰出,起初跟随太祖、常遇春立下战功,后来能独当一面,仍然战功卓著,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所以功臣庙里画有他的肖像。

    B. 吴祯不只指挥作战能力突出,管理工作也十分出色,如负责帮仇成运送粮饷,虽然海上道路危险遥远,但军队的粮饷从不缺乏。

    C. 吴祯不仅在明朝建立后,在打击倭寇的战场上也同样表现突出,追击倭寇至琉球大洋,缴获倭寇兵船,到京师献俘,后来管理军务数年,海上没有倭寇再出现。

    D. 吴祯由于战功卓著,明太祖待他也很好,不仅封侯,还赐予铁券,但他晚节不保,竟然和胡惟庸结党谋反,被削除爵位也是理所当然。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副征南将军汤和讨方国珍,乘潮入曹娥江,毁坝通道,出不意直抵军厩。

    (2)七年,海上有警,复充总兵官,同都督佥事于显总江阴四卫舟师出捕倭。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沙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知。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了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因只需很少的水便可存活,从而得以逃生。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