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内蒙古乌兰察布2025届高三语文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而后乃今培风 B.此小大之辩也

    C.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D.字而幼孩

  • 2、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复驾言兮焉求?

    A.遂见用于小邑 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科幻事业发展曾经遇到过一次大的起伏。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科学春天的到来,曾有大量的科幻作品涌现,包括西方作品的输入。当然其中有好的也有不太好的。这就引起了要不要鼓励和支持科幻创作,以及科幻到底应该是科普性更强还是文学性更强的争论。在时任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先生的主导下,科幻应该姓“科”的观点最终占了上风。那么如果我们用当时钱老的观点,即科幻应该是科学家头脑中的幻想来衡量当前大获赞扬的两部科幻影视作品《流浪地球2》和《三体》,显然,它们都更像是姓“科”,甚至比姓“科”还更硬一些①。这两部作品还包含了未来科技走向大规模工业化的幻想,甚至包含了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哲学思考。

    《三体》是刘慈欣的代表作之一。为了确保那些世界级的创作意图不丢失,电视剧的创作团队在再现原著方面可以说是尽了最大的努力②。这一点非常令人钦佩。为什么说《三体》的创意是世界级的呢?首先,它巧妙地利用三体世界这个地外文明,将科技梦想的尺度拉到了极限,从质子维度的变换,到三体世界对人类科技发展的“锁定”,都是极其夸张的幻想。除此之外,还有被评论家称之为“宇宙社会学”的设定,更是拓展到了对宇宙中所有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发展过程的夸张。然而,包括作者本人,对科技发展能否影响文明的进程,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体现在当审问者质疑叶文洁的“一个科学如此昌明的社会,必然拥有更高的文明和道德水平”的观点时,叶文洁沉默了。这一切,电视剧作品都试图完整地反映出来。

    关于姓“科”的特点,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那就是科幻作品中的科技内容对未来的科技发展或许真的会有贡献。回头看库布里克导演的经典电影《2001太空漫游》,其在1968年上映时,美国的阿波罗登月飞船还在研制过程中。直到1969年7月20日,人类才第一次真正登上了月球,比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人类登月晚了1年。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科学幻想走在前面,而人类科技的发展走在后面的例子。因此,识别一个科幻作品是否真的姓“科”,就是看看它其中的科技内容,是不是在多年后真的实现了。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科幻和现实之间的互动。与此类似的,有些科学家的梦想并不违背科学原理,但是目前并没有找到有效的技术实现途径,比如通过基因再造生命,相关的作品如《侏罗纪公园》和《阿凡达》都有涉及。但这仍然可以属于姓“科”的科幻范畴。那些不违反科学原理,但是仍未实现的幻想,正是当下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努力的目标。

    回到我们当前面对的中国科幻影视如何发展的问题。我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发展更多的姓“科”的科幻作品。这确实很难,需要更多的姓“科”的科幻文学作品(IP)作为基础。当然,如果创作者有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背景,就再好不过了,就像刘慈欣本身就是一个电脑工程师一样。中国有9000万科技从业人员,我相信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这些梦想在他们有生之年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无法成为现实。如果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可以将其编成故事,那就是科幻的故事。他们可以让这些梦想在故事中,乃至在改编后的科幻影视作品中变为“现实”③。

    当然,影视作品的故事与文学作品还是有所不同的。为了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目前科幻影视作品中,通常都是写灾难故事。比如和太空科技相关的灾难故事往往就是地球毁灭,人类末日;和生物科技相关的灾难故事,就是致命病毒甚至地外病毒在人类中的传播;和信息科技相关的灾难故事,就是人工智能控制和消灭人类。这种故事具有最大的张力,并在这种张力下容易暴露人性的善与恶,抓住观众的心,产生共情,从而使创作者可以将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投射给他们。但是,这类故事讲多了,就难免会雷同。此外,大场面的科幻制作需要高成本,特别是太空题材的作品。然而,仅靠场面和视效吸引观众的方式也会出现饱和,使创作者陷入黔驴技穷的境地。这些显然是编导和导演团队面临的困难④。

    好在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科技大发展的阶段,特别是我们很多的科技领域正在从跟踪走向引领,大量新的科技梦想将在未来20—30年内逐渐涌现。这就为中国科幻作品和影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创作温床和超越国外科幻的机会。随着《流浪地球2》和《三体》的热映,让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看到越来越多姓“科”的科幻影视出现。

    (选自吴季《中国需要更多姓“科”的科幻作品》)

    材料二:

    科幻文学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觉世新民”的实用目的。从那时起,科幻文学就背负起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观念的启蒙重担。中国科幻文学“科普化”的倾向一直延续至20世纪90年代才有了转变。在以刘慈欣为代表的一批作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科幻小说创作迎来了又一轮高潮。《三体》代表的创新科幻逐渐由小众圈子的探索,走向相对大众的流行,这只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

    在过去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这一特定历史情势下,科幻文学不得不承担普及科学、传播知识的重任。但这也束缚了作家想象力的飞扬,桎梏着科幻美学的创造。“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学”,时代发生改变,文学也会随之改变。

    一方面,随着基础教育的全面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互联网新媒体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应用越来越便捷,年青一代拥有更多、更自由的渠道去获取各种知识与信息。在这种情形下,科幻文学不需要越俎代庖来担当科普的重任了。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欧美和日本的科幻小说通过各种渠道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共同培育了一批新生代的科幻迷。这些科幻迷对西方科幻文学谱系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对前沿的科技成果也有一定的涉猎。他们不仅可以接受《三体》里那些宏伟幻想,也为“超越科普”的科幻创作提供了足够多的预期读者。

    (摘编自吴岩《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也谈〈三体〉的超越性》)

    【1】下列对材料标注序号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比姓‘科’还要硬一些”的根据是它包含了关于人类发展的哲学思考。

    B.“最大的努力”体现在电视剧创作团队确保原著世界级的创作意图不丢失。

    C.“现实”在文中指的是科技从业人员的梦想通过创作故事而在生活中实现了。

    D.“困难”在文中指的是科幻影视作品题材雷同和创作者陷入无计可施的境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科幻事业发展出现过一次繁荣,其中的原因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家重视科学事业的发展。

    B.科幻作品中的科技内容对未来的科技发展有无贡献是判定一部科幻作品是否姓“科”的两个条件之一。

    C.科幻类影视作品喜欢讲述灾难故事,因为灾难能暴露人性的善与恶,并在善恶斗争中产生极大的张力,从而吸引观众。

    D.欧美和日本的科幻小说传入中国,共同培育了一批新生代的科幻迷,也为“超越科普”的科幻创作提供了足够多的预期读者。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根据美国科幻小说家弗兰克·赫伯特《沙丘》改编的电影情节主要围绕着一颗干旱的也是唯一能产生“香料”的星球上人类族群为获取资源而争斗的故事来展开。

    B.根据华裔科幻作家姜峯楠的原著小说《你一生的故事》改编的电影《降临》,没能将小说所涉及的科技内容展现给观众,故事主要围绕人性来发展。

    C.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星际穿越》讲述了人类面临灭绝的危机,一群勇敢的宇航员穿越虫洞前往平行宇宙,寻找人类生存的新家园的故事。

    D.开心麻花团队的电影《独行月球》,搭建了一个较为宏观的科幻背景,落点在社会、人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通过喜剧的形式讲述小人物的英雄梦。

    【4】结合两则材料,你认为科幻文学应该“姓科”还是“姓文”?请说说你的理由。

    【5】怎样才能进一步繁荣国产科幻片,甚至使国产科幻超越国外科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 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________ ;瓦缝参差,__________。”

    (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不想与廉颇争列,根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在《虞美人》中以物是人非来抒发亡国之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手法来慨叹人生短促、人类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诗经•卫风•氓》以桑树起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⑶夸张是李白常用的艺术手法,他往往把笔下的事物夸张到极度,例如他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便通过夸张手法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屈原发愤而作《离骚》,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概括了《离骚》“言近旨远 ”的特点。

    (2)贾谊《过秦论》 用秦国前盛后衰进行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表明秦国统理八州征服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表明秦国因陈涉起义而灭亡。

    (3)欧阳修《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的结论,告诫后人居安思危,力戒骄侈。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歌行》中运用对比揭露军中将军和士兵的矛盾,暗示战争必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题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____________”的感慨。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也用到了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元好问

    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

    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遂陆沉。

    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

    兴亡谁识天公意,留着青城阅古今。

    注:①金哀宗天兴二年四月二十九日,金留守官员被蒙古军羁管出京,诗人时任金左右司员外郎,随行暂住青城。青城恰是北宋徽、钦二宗降金处,故有感写了本诗。②真儿戏:汉文帝往霸上、林门军营巡视,俱直驰而入,至周亚夫营,守卫森严,不得入,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晨昔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③华表鹤来:汉丁令威学道成仙化鹤归来,曾落在华表上感慨城郭如故人非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牧”借喻蒙古骑兵的南侵,但金统治者对此却缺乏足够的警戒和清醒的认识。

    B.“真儿戏”是“神州遂陆沉”最根本的原因,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北宋灭亡的痛惜。

    C.颈联化用典故,精切工巧,又含蕴深广,抒写了诗人不得不离开京城的凄凉心境。

    D.尾句感叹青城恰巧成了历史兴亡的见证,颇有沧桑与宿命之感,呼应了“天公意”。

    【2】这首诗多处运用对比,请找出两处并简要分析其作用和表达效果。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计,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文长既已不得志有司,遂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才,不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

    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注①永陵:指明世宗朱厚熜。用陵墓名指称该皇帝,是一种敬称。②石公:作者的号。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奇,屡试辄蹶 数:命运

    B.会得白鹿,文长作表 属:嘱咐

    C.虽其体格时有卑者 体格:身体

    D.一切计,皆出其手 疏:奏章

    2下列各句中虚词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②某所,母立于兹

    B.①不议论伤格 ②不赂者赂者丧

    C.①文长既已不得志有司 ②室西连中闺

    D.①遂放浪曲糵,恣情山水 ②度我至军中,公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文长虽有才略,好出奇谋,深得胡宗宪信任,参与军中机密,然而多次科举失利,仕途不得志,于是买醉酒肆,放浪形骸,寄情山水,并以诗作记游抒怀。

    B.到晚年,徐文长的狂疾更加厉害。有一次他竟拿起斧头砍人,所幸没有砍死,但他自己最终因为不合于时,不得伸展抱负,心怀怨愤而死。

    C.梅客生认为徐文长不仅是个奇才,更是个奇人;作者认为徐文长的一生无所不奇。对于徐文长自认为时运不齐,怀才不遇,作者虽然深表同情,但同时也否定了这种观点。

    D.作者在文中运用对比,描述了徐文长横放杰出的才能、豪放不羁的个性、屡试屡败的遭遇和在文艺上取得的成就,表露出作者对徐渭才气性情的钦佩激赏和对其遭际境遇的怜悯同情。

    4请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

    (2)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汉语盘点2019”活动候选字词于2019年12月9日正式出炉,“爱”“稳”“我和我的祖国”“5G”“区块链”等热门字词入围。该活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联合主办。据主办方介绍,活动自11月20日启动以来,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汉语盘点”活动至今已举办14年,旨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鼓励全民用语言记录生活,描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

    你喜欢哪些字词?请从以上推荐的字词中任选一条,给主办方写一封推荐信,说说你的理由和感受,统一署名为“王林”。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