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内蒙古乌兰察布2025届高三语文上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安徒生的笔下,现实与幻想水乳交融,他天真又悲悯的情怀写就的童话故事,具有超越时代的美,历经两个世纪而毫不褪色。

    B.对于在疫情期间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上,专家认为学生只有提高自控力,并且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C.歌剧《沂蒙山》以发生在沂蒙抗日根据地上的大青山突围、渊子崖保卫战等史实为创作素材,展现了沂蒙百姓与八路军生死与共的感人故事。

    D.针对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旅客探亲、旅游需求旺盛的情况,铁路部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工作,落实各项服务措施,确保旅客安全顺利出行。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山的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墓。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

    B.由于家乡雨水不足,土地贫瘠,经过全村人的多次讨论,最后决定要安土重迁到另一个地方。

    C.被誉为天作之合的宋祖英、周杰伦的英伦合唱,成了当年央视春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但仍然没有过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

    D.这个地区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又有一个很好的领导班子,因此,这里人民能安之若素,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智能手机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智能手机比电脑更加私密和个人化,使用它们可以激活自我认知、增加个体的自我关注,让人们“向内看”,将注意力转移到个性化的偏好、感受和心理状态上。因此,与电脑相比,使用智能手机做出消费选择时,人们往往会更加偏好那些能够提高独特性、展现自我表达的选项,例如,购买定制、稀有或特殊的产品。塞拉等人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智能手机通过激活个体自我关注来影响人们的行为。相比在尺寸更大的电脑上操作,私人智能手机唤醒了一种高度私密性和个性化的体验,更能鼓励人们表达自我,从而影响人们的态度和选择。

    自我关注程度高的人倾向于更独立地表达态度,当他们做出选择时,倾向于以自己的理念、品位等为前提,较少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相比流行商品,使用智能手机让人们更有可能喜欢独特的商品或被告知这是为消费者量身定做的商品。研究人员评论称,从线上订购食物到在线社交,都可能受到这一效应的影响。该研究对有关自我关注心理、独特性寻求行为、技术对消费者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有启发作用,也对使用移动设备与受众互动的在线供应商、品牌和相关研发人员有实际指导意义,企业或将根据消费者使用设备的不同场景来调整其供给的产品。

    (摘编自陈禹同《智能手机影响消费偏好》,有删改)

    材料二:

    我们活在“大数据时代”,但大数据的重点不在“大”,而在于关联度。美国社会学家丹娜和凯特曾说,“大数据本质是关联的,它的价值源自在不同的数据集之间建立连接,从中推断出某些模式,关于个人,关于个人与他者的关系,或者仅仅是关于信息的结构本身。”

    网易音乐知道你喜欢听什么歌,京东知道你喜欢什么洗发水品牌,微信知道你深夜与朋友聊些什么,美团知道你喜欢吃什么菜,支付宝对你每天的花销开支了如指掌,网约车平台知道你一天的出行路线,我们头脑中最隐秘的困惑、幻想、欲望都在搜索引擎里……这些不同的数据库记录了我们在不同领域的微观现实,每一个领域的行踪看起来都很不起眼,但一旦这些数据库联接成一个涵盖个人全部生活现实的共享网络,这些数据就可以拼凑出这个人的完整的“数据肖像”。

    如果你曾经试图拼凑过自己的“数据肖像”,或者在推送给你的某些定制广告里瞥到了自己的“数据肖像”的碎片,很可能你也会悚然心惊:我们制造了所有这些数据,但对于它们如何被采集、加工和使用,却一无所知。

    也可能你会怀疑,商业机构的“监控”能糟糕到什么地步呢?他们无非想让我们花钱买点东西而已。但监控,本质上与权力有关。知识就是权力。一个人对我们了解越多,就越能对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哪怕我们从来没有实施过操纵或控制行为,当我们系统地搜集关于某人的私人数据时,也已经是将其视为一种被操纵或控制的对象。2018年“剑桥分析”事件曝光,美国选民们才意识到,他们在脸书上的人格测验和日常的点赞行为,会被用来关联建模,分析他们的政治倾向,推送特定内容,甚至影响到总统选举。

    巨量的数据是我们主动递交的,比如使用电子支付时,匿名的现金消费行为转变为可追踪的电子记录;在网站注册时,会主动提供个人信息……在《1984》的世界里,人们最大的恐惧是“我永远不能独自一人待着”。但是在今天的世界里,这不仅不是噩梦,反而成了一种祝福——“我永远不再孤独”。

    如鲍曼所说,“隐私不再意味着自由、个体,而是孤独、被抛弃、被忽视、被排斥”。他认为,这种转变与社会形态的转变有关。流动性的社会是一个每个个体都要独自承担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主导型的恐惧是对被排斥的恐惧。正是因为这种压倒性的恐惧,我们躲避到网络的世界里,《1984》中暴露隐私的恐惧被现实中获得关注的喜悦所替代。我们在被关注中找到存在的意义。为此,我们自愿地将自己交付给全景注视,通过自我暴露和自我展示,主动为大数据时代添砖加瓦。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自由的人对自己做出的决定拥有绝对权利。当他思考事情时,他的决定能反映出他最深层的价值观。可是,当我们“自由”地点击“购买”“点赞”按钮时——事实上,这些点击记录已经被某些公司录入了数据库。我们真的是自由的吗?哈佛大学教授佐伯芙曾说,过去20年来,无论走到哪里,她都能感受到一种她无法理解的权力的压迫,让她感到不安、焦虑、失控,被操纵,丧失自由。2014年,她终于找到一个词为这种压迫她许久的权力命名——“监控资本主义”。

    (摘编自陈赛《“监控资本主义”:他们对你无所不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电脑相比,智能手机更能唤醒使用者高度私密性和个性化的体验,激活个体自我关注,从而影响使用者的态度和选择。

    B.智能手机可以使人们免受社会环境干扰,消费时选购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交友时碰上与自己价值观相符的朋友。

    C.大数据的重点在于关联度,记录了不同领域微观现实的数据库一旦联接,则使个人完整“数据肖像”的建立成为可能。

    D.在流动性的社会中,人们不再恐惧于暴露隐私,反而主动递交巨量的数据,将自己交付给全景注视,以获得被关注的喜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对象不一样,但论述重心都是“大数据背景下个体的自由度”。

    B.研究智能手机对使用移动设备与受众互动的在线供应商、品牌等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C.因为流动性社会充满不确定性,个体提交的生活数据有可能被权力操纵和掌握。

    D.“剑桥分析”事件让我们看到在某些领域个人数据的滥用甚至可以影响国家政治。

    【3】以下选项不属于“监控资本主义”范畴的是(       

    A.用户在某平台上购买了奶粉,手机随后收到了推销幼儿教育课程的短信。

    B.沃尔玛发现把啤酒和婴儿纸尿裤摆放在一起,可以大幅提高两者的销量。

    C.国外某公司曾将开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及搜集到的相关信息卖给美国军方。

    D.某外卖平台的常用客户在另一外卖平台上看到价格更为低廉的相同菜品。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当今时代,大数据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项目蓬勃兴起,给人们带来便利,然而大数据也是把双刃剑,利弊皆存。请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面对大数据时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用比喻手法写水声清脆,“____________”直接描写水质澄凉。

    (2)杜牧《阿房宫赋》中在分析秦国灭亡的原因时,指出假如国君懂得关心百姓,秦国就会得以延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道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反面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水深方能载大舟,欲有大成,必深蓄厚养而后致用。

    (2)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却报国无门的无限哀伤之情。

    (3)杜甫《蜀相》中运用色彩鲜明的语句写出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举现实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类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默写题

    (1)《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一文中,李密向皇上陈述自己孤单无依地孤独生活,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的句子是:_________,形影相吊。

    (4)《归去来兮辞》中,“悟以往之不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不可挽回的醒悟,而“______________”一句,则表达出诗人对未来还可以把握的信心。

    (5)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的秋天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主人劝请客人饮酒,并歌唱《诗经》篇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前贤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漫江碧透,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诗经·氓》

    (3)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4)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5)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涉江采芙蓉》

    (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歌行》

    (7)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

    (8)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兰亭集序》

    (9)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10)有志矣,不随以止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十七日昼寝

    黄庭坚

    红尘席帽乌靴里,想见沧洲白鸟双。

    马龁枯萁喧午枕,梦成风雨浪翻江。

    【注释】①乌靴:朝靴。②龁(he):咬,咀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现实中自己身为官员,奔走于京城红尘之中常感局促,席帽乌靴是羁绊的象征。

    B.次句写沧洲之上白鸟双飞,一派悠闲自在,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C.第三句写午睡时听到马嚼干草声,一时不能安然入眠,流露了心中烦躁不定的情绪。

    D.末句写梦中自己仿佛处身在江边,耳中是风雨浪涛声,回应前二句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人之        和:应和着一同唱歌

    B.骑能者百余人耳 属:属于

    C.田父曰“左” 绐:欺骗

    D.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汉军及诸侯兵围数重  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B.平明,汉军觉之 令骑皆下马步行

    C.故汉追及之 将子无怒,秋为期

    D.诸君溃围,斩将,刈旗   谁大王为此计者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渲染出悲凉的气氛,为英雄的壮举提供了外在环境和客观场景。

    B.大敌当前,四面楚歌,项羽面对虞姬,慷慨悲歌。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沉溺于娱乐与美色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

    C.文章从军事力量上着笔表现项羽已经身陷绝境:开始“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通过这些数字的对比,表明兵力反差极大,写出了项羽已身陷绝境的情状。

    D.逃亡途中,项羽被田父所骗,说明项羽已失民心;一再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暗示了项羽自负和不醒悟,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2)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每天,我们重复的是起床、漱洗、上学或者上班、吃饭、睡觉。这是每个人必须有的。但是,我们可以在这些机械的单调里体味不同。”——林清玄

    材料二,爱迪生经过长达13个月的实验,使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发明电灯最后有了突破性进展。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