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遵义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及其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一共有56个少数民族

    B.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C.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D.少数民族分布地区没有汉族分布

  • 2、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

    A. 蒙古、俄罗斯 B. 越南、缅甸 C. 尼泊尔、不丹 D. 阿富汗、巴基斯坦

  • 3、老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 )

    A. 竹楼   B. 冰屋   C. 四合院   D. 窑洞

     

  • 4、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

    C.夏季风

    D.人类活动

  • 5、我国是一个

    A.岛国   B.内陆国家 C.海陆兼备的国家 D.半岛国家

     

  • 6、读济南地形图,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 B.①处以山地丘陵为主

    C.②处适宜种植水稻、甘蔗等 D.③处适宜发展林果业

  • 7、我国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

    A. 热量、水源充足   B. 面积广大,地形崎岖

    C. 气候温暖、湿润   D. 有广阔的天然草场

  • 8、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

    A. 小麦、甜菜、谷子 B. 水稻、甘蔗、油菜

    C. 高粱、甘蔗、大豆 D. 青稞、甜菜、花生

  • 9、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多

    C.总量稀少

    D.人均占有量少

    【2】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当前我们应(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②节约用水,循环用水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岩化石或常规能源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0、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所示我国资源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总量不足

    B.人均占有量多

    C.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应该(     

    ①保护耕地、②节约用水、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②

  • 11、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是(   )

    A.京杭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海河 D.巴拿马运河

  • 12、2023初, 中央一号文件推出 “一户一田”政策,即一个户口只能拥有一块农田。 该政策是通过土地整合,小田变大田,即将农民分散的土地整合成一块大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家推出“一户一田”政策的目的是(     

    A.减少农民土地面积

    B.降低了土地的租金

    C.加速城镇化的建设

    D.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中央推出“一户一田”的意义有(     

    ①提高农民的耕作效率   ②降低土地价格   ③有利于大型机械化   ④提高农民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为落实“一户一田”政策应(     

    A.加大政策宣传

    B.降低税收

    C.减少建筑用地

    D.强制执行

  • 13、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为:我国大陆人口共141178万人,男性占总人口的51.24%,女性占总人口的48.76%,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结合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从以上资料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我国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B.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C.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减少

    D.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最高峰

    【2】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①资源紧缺②劳动力充足③环境破坏④就业压力大⑤住房困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 14、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我国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A.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

    B.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多

    【2】由图2可知,我国人口、耕地与水资源匹配较差区域是(     

    A.北方区

    B.南方区

    C.西北区

    D.西南区

    【3】缓解上述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修建水库

    B.北粮南运

    C.南水北调

    D.退耕还林

  • 15、生态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逐步改善并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平衡。读图1“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分布图和图2“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主要分布在(     

    A.西北内陆地区

    B.青藏高原地区

    C.东部沿海地区

    D.东部季风区

    【2】“海绵城市”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作用发挥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在户外遇到大暴雨时,下列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避开积水和交通不畅地区

    ②远离有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地坑等危险区域

    ③避开电线杆、铁栏杆等可能连电的物体

    ④尽量往地势高处避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6、下图反应我国云南傣族民居的是 

     

     

  • 17、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所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两大区域是(     

    A.甲与丁

    B.甲与丙

    C.丁与乙

    D.丙与丁

    【2】确定该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主导因素是(     

    A.风向

    B.地势

    C.地形

    D.气候

  • 18、“我爱你中国,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出自歌曲《我爱你中国》;“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出自歌曲《敢问路在何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春节期间,哈尔滨白雪飘飘,而三亚碧波滚滚,春意盎然。该现象最能说明我国(     

    A.南北跨纬度广

    B.国土面积广阔

    C.东西距离长

    D.气温差异大

    【2】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区分别是(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②帕米尔高原上   ③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④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9、关于长江各河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上游航运发达   B. 中游流域面积狭小   C. 下游江阔水深   D. 中下游水能丰富

  • 20、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从拉萨出发,途经纳木错、双湖、可可西里湖等地,最后抵达格尔木。阅读材料,并结合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可可西里进行科考,队员们可能面临的挑战有

    A.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

    B.大气能见度低,阴雨天较多

    C.高寒缺氧,呼吸困难

    D.雨林广布,交通困难

    【2】从拉萨到格尔木的科考过程中,可以看到的景象有

    A.雪山连绵

    B.成群的斑马在奔跑

    C.坎儿井灌溉系统

    D.窑洞等特色民居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________ 牧区和________ 牧区。

  • 2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所示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形成这种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是该地区的________盆地。

    (2)乙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乙图中的三江源地区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

    (3)A、B两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山脉)﹣淮河,造成两地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丙图所示地区中,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C地是________(填农业类型)。

    (5)丁图中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形成“前店后厂”的基本模式,珠江三角洲的优势是________

  • 23、我们的家乡江津地处 地区(南方/北方),属于   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 以上。

  • 24、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生活习惯、________ 、________ 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 风格。

  • 25、京杭运河是世界上长度最________、开凿时间最______的人工河流。

     

  • 26、读 “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山,呈巨大的“几”字形,曲折东流入____ 海。

    (2)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__,

    (3)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A____ (填地形区)。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着支流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___量最大的河流。

    (4)黄河进入下游B_____平原地区后,形成“地上河”。

    (5)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在于 _______________

  • 27、新中国成立以后,东北三省依托   条件和 ,发展了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 28、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是

     

  • 29、填表,写出下列省区的简称

    省区

    湖北省

    福建省

    山西省

    江西省

    简称

     

     

     

     

     

     

  • 30、香港著名的大学有 大学   大学等。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

    (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________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_____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______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____

    A. 各月降水都很多                       B. 各月降水都很少

    C.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4)我们家乡江门市属于右图中三种季风气候的________气候,其气候的特征为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

  • 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____为中心的铁路运输网。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铁路线名称:①________

    (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交通枢纽名称:a____b____

    (4)A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工业基地,B是我国最大的____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5)最能呈现③线路特色的词句是(     

    A.黄河源头冰雪天,绵羊漫步走在山间

    B.重走丝绸古道路,干旱困扰使人愁

    C.阴山脚下威风鼓,黄土高原信天游

    D.葡萄瓜果齿留香,青藏高原雪飘扬

  • 33、地理社团以“沙”为主题开展黄河流域探究学习。图为黄河流域及干流主要水文站不同年份输沙量统计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泥沙的影响】

    (1)图中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水文站是____,请把黄河携带的泥沙对下游产生的影响一一对应____

    【泥沙的变化】

    (2)与1989年以前相比,四个水文站1989~2015年平均含沙量发生的变化是____

    (3)近年来黄河含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修建灌溉渠道②中游植树种草③加固黄河堤坝④小浪底等水利工程调控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4、读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与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优势互补,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

    材料二

     

     

     

    1珠江三角洲位于_____________省的东南部,该省简称为_____________

    2图中A是_____________经济特区;B是_____________经济特区;C是_____________线铁路干线

    3A地区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型经济,并与B地区形成了_____________的合作模式。

    4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支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仅次于纽约、伦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

    5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工业品生产出口基地,主要产业部门不包括

    A纺织和服装制造业

    B.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C.玩具制造业

    D.煤炭及能源产业

     

  • 35、我国目前较为成熟的城市群有三个,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京津冀城市群。读三大城市群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各题。

    (1)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A为____;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B为____;粵港澳大湾区以香港、澳门、C____、深圳四大城市为核心。

    (2)粤港澳大湾区位于____三角洲下游。

    (3)我国沿海三大城市群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①濒临海洋,交通便利②自然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③技术先进,人才众多④河流密布,湖泊众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