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新疆新星2025届高一生物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大脑皮层是神经调节的高级中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B.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躯体运动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C.大脑皮层可调节许多低级中枢的活动,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D.某患者能听见别人说话却听不懂,可能是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受损

  • 2、某种肠道病毒可通过其表面蛋白与人肠道上皮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侵入细胞而引发肠道病变。研究人员利用该病毒的表面蛋白制备了单克隆抗体,过程如下图,图中甲~丁代表不同细胞,a~f代表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是(       

    A.图中过程a表示用该病毒的表面蛋白免疫小鼠

    B.过程c中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C.过程e和f分别表示杂交瘤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小鼠腹腔培养

    D.该单克隆抗体能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阻止其感染人体细胞

  • 3、微生物纯培养的操作中,不利于获得纯培养物的是(       

    A.对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B.土壤样品灭菌处理后进行稀释涂布分离纯化

    C.操作过程需在酒精灯火焰旁或超净工作台上进行

    D.如果培养皿中是固体培养基,则需倒置培养

  • 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O、ATP合成酶、血浆蛋白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组成

    C.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人体依然能维持内环境稳态

    D.内环境稳态就是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 5、人体细胞中具有修复或清除受损DNA的作用机制(部分过程如图),以保证基因组的完整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发生在细胞核,所需的模板、原料等相同

    B.过程③属于负反馈调节,有利于受损DNA的修复

    C.修复图中受损DNA所需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D.p53基因与p21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

  • 6、果蝇眼色色素产生必需有显性基因A,无A时眼色白色;B存在时眼色为紫色,无B时眼色为红色。2个纯系果蝇杂交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亲本

    F1

    F2

    白眼♀×红眼♂

    紫眼♀♂

    统计数量

    紫眼♀284

    紫眼♂144

    白眼♀98

    白眼♂94

    红眼♂148

    A.果蝇因其易饲养、繁殖快、子代多而成为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B.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可在2个纯系中选用红眼♀和白眼♂杂交检验B选项的推论

    D.F2中紫眼♂的比例是3/16,紫眼♀的基因型有6种

  • 7、科学家把一种严格厌氧菌改造成为能够综合利用工业尾气中CO、CO2等气体的稳定菌种,以生产作为燃料的高浓度乙醇和作为饲料的单细胞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菌种的改造需考虑增强其对乙醇的耐受性

    B.发酵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无氧等条件

    C.该菌种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可实现废气利用

    D.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蛋白质

  • 8、下列有关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有几项(       

    ①卡尔文等用小球藻进行实验,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是如何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

    ②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

    ③用层析液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后,再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④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被大多数人接受

    ⑤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实验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

    ⑥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发酵是由酵母菌细胞的存在所致,没有活细胞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 9、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菠菜叶片40-50℃烘干后,再加入SiO2、CaCO3和无水乙醇充分研磨,效果可能更佳

    B.把新鲜滤液放在光源和分光镜之间,观察到最强吸光区是红外光和蓝紫光

    C.溶解度大的色素与滤纸结合能力更强

    D.分离色素时需充分层析30min后,方可取出滤纸条观察色素带

  • 10、牛的雄性胚胎中存在特异性H-Y抗原,制备抗H-Y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对胚胎性别的鉴定和筛选。在利用杂交瘤技术生产H-Y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用H-Y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处理后立即从脾中获取B淋巴细胞

    B.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灭活的病毒只诱导不同类型的细胞相互融合

    C.通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出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将杂交瘤细胞接种到含胰蛋白酶的培养液中使其在体外进行增殖

  • 11、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不允许二糖及多糖透过),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图4分别表示达到平衡后,图1、图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平衡后,漏斗内溶液浓度Ma大于Mb

    B.平衡后,漏斗内液面上升高度h1>h2

    C.平衡后,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度相等,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D.若再向a、b中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漏斗内外液面最终会齐平

  • 12、某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U型管两侧液面相等,图中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据图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一定是相等的

    B.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则实验现象为:高浓度的一侧液面上升

    C.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葡萄糖溶液,则实验现象为:高浓度一侧液面先升高,随后另一侧液面升高,随后两侧液面会持平

    D.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 13、某地区少数人的一种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CCR5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受体CCR5结构改变,使得HIV-1病毒入侵该免疫细胞的几率下降。随时间推移,该突变基因频率逐渐增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突变基因丰富了HIV病毒的基因库

    B.该突变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HIV病毒对人类种群具有选择作用,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D.该突变基因频率的增加可使人群感染HIV-1的几率上升

  • 14、快速发展的生物技术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发酵工程可大量获得用作饲料的微生物菌体或蛋白质

    B.利用马铃薯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脱毒马铃薯能提高产量

    C.蛋白质工程可对蛋白质结构直接改造以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D.利用胚胎分割与胚胎移植技术可促进优良动物品种的繁殖

  • 15、减数分裂起始源于程序化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DSB)的形成,DSB正常产生是确保减数分裂一系列重要事件顺利进行的前提。在水稻rdr6-mei突变体中,减数分裂DSB的形成明显减少,导致一部分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小RNA测序以及转录组分析发现,在水稻rdr6-mei突变体中小RNA含量发生改变,导致基因的表达调控出现异常,从而影响减数分裂DSB的形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抑制细胞中RNA聚合酶的活性,不影响减数分裂DSB的形成

    B.研究DSB形成的机理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认识正常减数分裂发生机制

    C.减数分裂能正常进行需要DNA正常复制和DSB正常形成

    D.水稻rdr6-mei突变体中部分同源染色体行为异常可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观察到

  • 16、免疫球蛋白G(IgG)是细胞外液中重要的抗体,IgG的两条H链和两条L链通过四对二硫键相连接。H链和L链氨基端氨基酸的序列变化较大,此区域称为可变区,羧基端氨基酸的序列相对稳定,此区域称为恒定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浆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协作完成IgG的加工和分泌

    B.可用H标记合成IgG的氨基酸来追踪IgG在机体内的分布

    C.酒精和高温会破坏IgG的二硫键和肽键,从而导致其变性失活

    D.不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多种lgG,不同IgG可变区氨基酸的序列不同

  • 17、已知物种乙和丙均由甲演化而来,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乙和丙种群处于遗传平衡状态)。图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的3个地区。E/e位于常染色体上,G/g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物种乙和丙存在生殖隔离,不能交配

    B.迁入与迁出一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若种群丙中XGXg约占32%,则雄性中XgY可能占80%

    D.若种群乙中E和e的基因频率相等,则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数量相同

  • 18、线粒体的运动依赖于一种细胞骨架--微丝的作用。细胞分裂时微丝会把线粒体向各个方向弹射出去。一些特定种类的干细胞会通过非对称分裂形成两个不同功能的子细胞,这时线粒体倾向于只进入其中之一,使高度分化的细胞能够获得更多的能量供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微丝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B.非对称分裂过程中,核DNA也会不均等分配到子细胞中

    C.推测在非对称分裂过程中接受较多线粒体的子细胞会保持继续分裂能力

    D.若微丝向各个方向弹射线粒体可使其在细胞内分散开来,避免聚集在某一侧

  • 19、光脱色荧光恢复技术是研究膜流动性的一种方法。首先用荧光物质标记膜蛋白或膜脂,然后用激光照射某一区域,被照射区域荧光淬灭变暗,最后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亮度逐渐恢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光脱色荧光恢复技术只能检测膜蛋白的群体移动,而不能观察单个蛋白的移动

    B.根据荧光恢复的速度可以推算出细胞膜蛋白扩散速度,且扩散速度均比膜脂慢

    C.若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细胞而对荧光恢复速度没有影响,则说明细胞膜蛋白的运动不需要线粒体供能

    D.若用荧光抗体标记特异的细胞膜蛋白,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分泌蛋白示踪原理相似

  • 20、研究发现,光照条件下,当外界CO2浓度突然降至极低水平时,某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三碳化合物含量下降。若在降低CO2浓度的同时停止光照,则不出现上述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中的五碳化合物是三碳化合物固定CO2后的产物

    B.在五碳化合物上升的同时,叶肉细胞中的NADP+/NADPH上升

    C.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能促进五碳化合物的形成

    D.五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间的转化需要光能的直接驱动

  • 21、下列关于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1)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2)蓝藻虽然无叶绿体,但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3)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线粒体(4)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5)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后得出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的结论(6)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 22、细胞质基质中Na+浓度过高会产生钠毒害,拟南芥的sosl基因和nhx基因分别编码位于细胞膜的SOS1蛋白和位于液泡膜的NHX蛋白,这两类蛋白均为跨膜Na+/H+逆向转运蛋白。高Na+胁迫下,经系列信号转导会激活耐盐拟南芥细胞膜和液泡膜上的质子泵(H+-ATPase,能催化ATP水解并转运H+),进而协助SOS1和NHX转运Na+。下列对该过程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Na+和H+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的跨膜方式相同

    B.SOS1介导Na+排出细胞与NHX介导Na+进入液泡可降低钠对细胞的毒害

    C.提高细胞质基质H+浓度有利于Na+进入液泡

    D.拟南芥耐盐性状表明多个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够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生物的性状

  • 23、下列实验所采取的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A.利用溶菌酶溶解细菌的细胞壁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促进DNA与二苯胺的显色

  • 24、支原体是目前人类发现的细胞最小、结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常引起呼吸道感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支原体的DNA和RNA均以碳链为骨架

    B.支原体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无丝分裂

    C.细胞膜和核糖体构成支原体的生物膜系统

    D.青霉素能抑制细胞壁的形成,可用于治疗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三种类型,下图表示该植物中两种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开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

    (2)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开紫花的个体占________

    (3)图中过程可以看出,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 ,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4)现有一纯合的白色植株,要检验该植株的基因型,应使之与纯合色植株杂交,

    若子代全开红花,则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

    若子代全开紫花,则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 26、为研究刺苦草对某富营养化河流水体的净化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测定指标

    株高(cm)

    根长(cm)

    鲜重(g)

    水体含氮总量

    (mg·L-1

    水体含磷总量(mg·L-1

    水体透明度(cm)

    初始值

    4.20

    0.80

    11.67

    6.248

    0.4150

    23

    终值

    42.70

    6.60

    43.18

    2.084

    0.0414

    55

     

    (1)在实验期间,刺苦草植株的___________等都有明显增长,原因之一是富营养化河流水体为刺苦草的生长提供了水、N和___________等物质或元素。N在生物体内能参与细胞内___________(答两项)等有机物的组成。

    (2)该实验可以说明,刺苦草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富营养化河流水体得到很好的净化。如果排放的污水污染超过了河流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就会破坏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实验实施过程中,每个处理实验组需要设置多个重复组,其主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7、甘蔗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为研究乙烯利提高甘蔗抗旱性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以抗旱性较弱的甘蔗新台糖10号为材料进行控水实验,在停止灌水20天后,实验组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对照组喷施清水,测定其光合作用的相关指标如下表(呼吸速率的变化忽略不计)。通常认为水分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包括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两个因素,气孔限制多指水分胁迫引起气孔关闭,非气孔限制多指在严重胁迫下,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再生受到抑制。

     

    6月27日

    7月5日

    7月12日

    7月19日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实验组

    22.5

    17.9

    18.1

    17.9

    对照组

    20.5

    11.2

    15.2

    14.1

    气孔导度

    (molH2O·m-2·s-1

    实验组

    0.33

    0.15

    0.40

    0.48

    对照组

    0.17

    0.10

    0.45

    0.53

    胞间CO2浓度

    (μmolCO2·mol-1

    实验组

    210

    165

    162

    248

    对照组

    240

    242

    250

    310

    (1)气孔限制情况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受到抑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喷施乙烯利能使甘蔗新台糖10号随干旱程度加深而调节气孔导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甘蔗植株受_______(填“气孔限制”或“非气孔限制”)的影响,对照组胞间CO2浓度升高。喷施乙烯利后能减缓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叶绿体基粒数和基粒片层数的观察,发现喷施乙烯利的甘蔗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基粒数平均增加1.2-1.6个,每个基粒片层数平均增加2.2个。科研人员认为该因素也是导致实验组胞间CO2浓度下降的原因,请从基粒数量及基粒片层数的变化影响卡尔文循环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发生在高等植物、藻类和光合细菌中。

    1)地球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光反应吸收的____________,在碳(暗)反应中,RuBP羧化酶(R酶)催化CO2RuBPC5)结合,生成2分子C3,影响该反应的外部因素,除光照条件外还包括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内部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

    2R酶由8个大亚基蛋白(L)和8个小亚基蛋白(S)组成。高等植物细胞中L由叶绿体基因编码并在叶绿体中合成,S由细胞核基因编码并在___________中由核糖体合成后进入叶绿体,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中与L组装成有功能的酶。

  • 29、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酸奶等食品的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一般称作传统发酵技术。根据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的酶位于_____(填细胞结构)。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中,需要定期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对其进行计数分析。上图甲是某次样液稀释100倍后观察到的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则发酵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密度是_____个/mL。若实验者未对取样顺序做好标记,可依据测定发酵液中_______来确定取样的先后顺序。

    (3)传统发酵制果酒过程中,随着发酵的进行,高浓度酒精会抑制酵母菌活性,因而要筛选酒精耐受力高的酵母菌菌种。某小组将三种酵母菌分别接种在相同浓度的培养液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每隔一段时间,轻轻摇晃瓶子并_____,然后称重发酵瓶。用测定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据图分析_____菌种酒精耐受力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酵母菌的遗传物质在存在形式上不同于醋酸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果酒发酵装置内要留1/3空间,在发酵期的用途一是初期提供有氧条件促进酵母菌的大量繁殖,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0、某植物一天中完整叶片气孔孔径的变化以及保卫细胞中钾离子和蔗糖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图中B点与A点相比,叶片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中三磷酸甘油酸相对含量   (变大或变小),核酮糖二磷酸的合成速率   (变大或变小).

    (2)保卫细胞中蔗糖在叶绿体外合成,在叶绿体内光合产物可以合成   ,图中CD段曲线趋平,可能的原因是  

    (3)据图分析,如果保卫细胞缺少K+,气孔是否一定不能张开?请说明理由  

     

  • 31、下图为发生在生物体细胞中的某些生理过程。COPICOPII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____________(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持细胞功能的稳定。

    2)从COPICOPII的作用过程可以推断,不同的生物膜在组成上可以______________

    3)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研究货物转运过程。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________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4)该细胞在分泌蛋白质的过程中,甲和乙的膜面积变化依次______________。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 32、观察蓝藻和酵母菌的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上分析,组成蓝藻和酵母菌的细胞分别是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两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

    (2)图中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________等色素,所以它是能进行______作用的自养生物,而酵母菌则营______生活。

    (3)试述这两类生物细胞的统一性: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