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云南丽江2025届高二历史上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西周洛邑(图)的建设,经历了武王选址、召公相宅、周公营建、成王“宅兹中国”的过程。周初统治者持续营建洛邑的历史背景是(     

    A.疆域的扩展

    B.生产力的飞跃

    C.镐京的陷落

    D.分封制的衰落

  • 2、下表是 1915—1919年《申报》广告中关于国货广告的统计(以5月 15 日至 21日为统计样本), 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年/月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5月15日

    6

    2

    4

    2

    7

    5月16日

    5

    0

    3

    3

    10

    5月17日

    7

    2

    5

    0

    16

    5月18日

    9

    0

    4

    1

    14

    5月19日

    7

    1

    4

    3

    13

    5月20日

    8

    0

    2

    2

    14

    5月21日

    6

    1

    4

    1

    14

    总计

    48

    6

    26

    12

    96

    A.五四运动扩大了国货的影响力

    B.维新变法推动实业救国思潮

    C.中国共产党成立解放民众思想

    D.国民革命促进国货广告发展

  • 3、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查阅的资料(     

    项目

    内容

    民族迁徙

    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

    联合斗争

    十六国时期连年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政府。

    友好往来

    魏晋以来,在和平环境中,各族人民频繁交往,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

    据表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B.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加强

    C.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汉化

    D.文明在和平交流中演进

  • 4、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 提出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 例如: 在湘鄂赣地区颁布“不准女人裹小脚”“加大剪头发的力度”等法令,并取消了“童养媳”和“侍女”的规定。苏区政府意在(     

    A.解放群众思想

    B.推动经济发展

    C.进行文化建设

    D.提升生活质量

  • 5、某部法律规定:“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该法律(     

    A.推动国统区土地改革

    B.颁布于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C.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

    D.助推五次“反围剿”胜利

  • 6、历史遗迹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某原始人墓葬群遗址考古发掘出大量私人陪葬品,社会贫富分化明显。据此判断该遗址处于(     

    A.旧石器时代早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

    C.新石器时代早期

    D.新石器时代晚期

  • 7、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地理位置上看,两晋的都城位于北方的称为西晋;位于南方的称东晋。然而,后来与两晋地理位置相近的两宋,则不称为西宋和东宋。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少数民族政权崛起于北方

    B.南方经济赶上并超过北方

    C.政治中心转换是东西之争

    D.文化竞争中北方落后南方

  • 8、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对于中书省起草的关于征发十八岁以下男子服兵役的敕文,尽管文件已经过皇帝的签署发到门下省,但魏征坚持认为不可,即使太宗发怒也没有署敕,这个决定最终也没有颁行。材料意在说明(     

    A.相权遭到分割皇权加强

    B.三省体制降低行政效率

    C.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D.朝廷政令不通

  • 9、如图为2019年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发现的春秋中晚期曾国曾侯宝夫人、楚王女儿芈加墓出土的部分文物及其铭文,下述记载表明(     

       铭文大意为:楚王嫁女儿芈加到随国的陪嫁

    A.曾与随是同一个诸侯国的不同称呼

    B.曾随之谜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C.文物考古与文献记载必须相互印证

    D.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领先世界

  • 10、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不同时代长城防线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④①③②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

  • 11、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表明西晋时(     

    A.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B.内迁民族已经完成了封建化

    C.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D.内迁民族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 12、如果要研究距今约 5000 年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长江下游的历史,可选择(     

    A.良渚古城遗址

    B.姜寨遗址

    C.龙山文化遗址

    D.红山文化遗址

  • 13、南宋户部曾就榷场设置解释说:“为和议已定,恐南北客人私自交易,引惹生事。”据此并结合下图(宋金榷场分布图)判断,南宋最初设置榷场的主要目的是(       

    A.助推经济重心南移

    B.推动双方经济互通有无

    C.活跃边疆地区经济

    D.维持宋金边境和好局面

  • 14、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英国人在中国“遇有交涉词讼”,中国法律不能管理,“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交管事官(即领事馆)照办。”此项规定破坏了中国 (     

    A.关税主权

    B.司法主权

    C.领土主权

    D.贸易主权

  • 15、甲午战后,天津织布局继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进行生产;开平煤矿的产量超越了战前水平;湖北织布局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基本实现生产经营自动化。各省气象日新,“中国变动之机从未如此之速”。这表明(     

    A.甲午战争未对中国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工业化进程得以开启

    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D.中国近代化继续向前推进

  • 16、2021年,习近平宣告: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是(     

    A.科学技术不断突破

    B.经济体制改革

    C.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D.社会主义制度

  • 17、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以下哪一个官名不是唐代三省的名称(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内务省

  • 18、西魏时期的府兵制是兵农分离、充满部落武装色彩的特殊军制,统兵大将类同酋长,战士户籍不隶州县。到了隋朝,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起来,军人户籍一律归地方政府管辖。这一变化(     

    A.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B.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C.推动了经济的全面恢复

    D.导致了地方势力的膨胀

  • 19、晚清时期的北京昌平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西太后,真不赖。腿儿长,跑得快。长安一住把国卖,赔钱数不清,卖地好大块”。作为史料,它可以用于研究(       

    A.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B.《马关条约》的特点

    C.英法联军在京的暴行

    D.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 20、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如姬姓的随、唐等国到达了汉水以东地区;建都于蓟(今北京)的燕国更延伸到了东北遥远的地方;改封到今江苏丹徒一带的宜侯更是延伸到了东南遥远的地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安抚有功的贵族功臣

    B.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区域

    C.确保贵族的政治垄断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2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几个具有明显特征的货币体系及其对应的流通区域:黄河中游诸国流通“布币”,东方齐国流通“刀币”,南方楚国流通蚁鼻钱。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中原各国经济相对发达

    B.市场管理体系日益规范

    C.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D.齐国货币铸造技术最好

  • 22、下列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出现时间最早的是(       

    A.

    B.

    C.

    D.

  • 23、以下是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玉米引进中国后的相关记载。这说明(     

    贵州《遵义府志》

    “包谷杂粮,山头地角,无处无之。”

    陕西《扶风县志》

    “近则贫瘠地中包谷,盖南山各民新植,浸及于平原矣。”

    《陶文毅公全集》

    “河南一省,半山半水,深山弯谷,地气较迟,全赖包谷。”

    A.玉米种植消除了粮食危机

    B.玉米适应性强

    C.玉米种植改善了生态环境

    D.玉米传播迅速

  • 24、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革命性”的口号是(     

    A.“抵制日货”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清政府中的守旧势力以种种理由阻止变法的开展。9月21日,________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 26、出现: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迹象。________、道光时期衰象更为明显。

  • 27、西夏: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________、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

  • 28、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_________

  • 29、隋唐时期创立的________,有利于明确分工,提高行政效率,又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另一项重要的制度发明是________,打破了士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能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

  • 30、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________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 31、15世纪以后的社会转型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大事年表。

  • 32、影响

    (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________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①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②军队驻扎,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③设立“________”,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

    (2)标志着中国_____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33、君主专制的发展

    (1)实行________

    ①特点:迅速、机密。

    ②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2)设立________(中枢秘书机构)

    ①开始:________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

    ②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

    ③职责: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________,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雍正是一个工作狂,批奏折俨然是他人生的一大爱好。据史料记载,雍正在位十三年间,累计写下了共一百多万字的奏折批语。每每批奏折到深夜,睡眠时间大概只有四个小时。本来工作量就大,他还增加了,上奏人数。而且每件奏折都亲自批阅,有的奏折的批语甚至到达了一千多字。

    (3)制造“________

    ①目的: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 34、安史之乱:唐玄宗在边境重地设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________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朝由胜转衰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九一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2)九一八事变是怎样爆发的?

  • 36、原始社会组织

    (1)原始社会组织划分为哪些阶段?

    (2)什么叫母系氏族社会?

    (3)父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特征是怎样的?

  • 37、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背景是什么?

  • 38、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生动地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给人们以奋进的激情和力量。

    (1)中华民族近百年的伟大复兴的历史,最关键的两步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开启“中国新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伟大转折”开端于哪一事件?

    材料二 习近平曾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2)“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先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实行了哪一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认为最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什么?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4)为实现“中国梦”,为实现“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 39、洋务运动的起讫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局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