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密西西比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
B.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
C.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
D.纽约是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2、上海的最大经济增长点来自( )
A.浦西 B.浦东 C.嘉定 D.宝山
3、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
A. 内蒙古自治区 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海南省 D. 黑龙江省
4、我国陆地的总面积约
A.960平方千米
B.960万平方千米
C.9600平方米
D.900万平方千米
5、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系统第55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完成小题。
【1】该系统的研制属于( )
A.传统工业
B.服务业
C.交通运输业
D.高新技术产业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位置优越
D.劳动力资源丰富
6、下列能反映朝鲜族民族特色的是( )
A. B.
C.
D.
7、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A.额尔齐斯河 B.塔里木河 C.京杭运河 D.弱水
8、读漫画“熟视无睹",它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 B.水资源丰富
C.水资源浪费 D.水资源污染.
9、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B.由西向东递减
C.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各地均匀分布
10、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其优势在于( )
A.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
B.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原料充足
C.是著名的侨乡,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华人投资
D.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11、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台风只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四省
B.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的不稳定
C.旱灾主要发生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地区
D.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12、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 000多千米,这就造成了 ( )
1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北方多,南方少
B.西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东北多,西南少
14、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B.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和服务等工作
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林业等工作
15、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和耕地分布图”,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16、冬季,一个坐火车外出旅行的人,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已装满了他一路上不得不脱下暂时穿不着的衣服.此人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
A.北京——哈尔滨 B.广州——昆明 C.哈尔滨——南宁 D.北京——乌鲁木齐
17、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北气候差异大,利于发展多种农业
B.西部降水丰沛,利于农业生产
C.海陆兼备,发展空间大
D.海岸线长,有利于海洋事业发展
18、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19、北京和新疆降水差异很大:北京较为湿润,而新疆却很干燥。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类型
D.海拔高度
20、下列城市中,受夏季风影响最大的是( )
A. 广州 B. 西宁 C. 兰州 D. 乌鲁木齐
21、我国水资源的分配特点是 __多,__少,年际变化大。
22、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实行________政策;人口不断减少的国家,实行________政策。
23、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题目。
(1)山脉A是________,海洋E是__________
(2)山脉A、B、C之间的地形区是________,这里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该区域的工业是以_________(“重”或“轻”)工业为主。
(3)山脉D是____,它以东的地形区是____,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4)北方地区的两大工业基地分别是____和____。
24、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使人口的增长与 的发展相适应,协调好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此,要实行 ,使人口的数量保持在合理的规律.
25、河流的作用:提供丰富的____资源,塑造富饶的冲积____,为众多的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利于____等。
26、在地球的“五带”中,我国位于____带和___ 带。
27、填空
东北有“________”之称,“白山”指________,“黑水”指________。
28、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________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在下游________。
29、(题文)七大洲中,南北回归线均经过的大洲是________ 。
30、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是指 。
31、读图回答问题。
(1)长江的两大美称是 和 。
(2)在图中标出长江上,中,下游的界限。
(3)长江重点治理是 。
32、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考察。某中学研学小组在寒假期间对红旗渠进行了研学考察。读图并根据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1)河南省(简称________)林州市历史上缺水是因为其位于_________气候区,年降水量小,且______(工业/农业)生产需水量大。.
(2)红旗渠从漳河取水,其修建改变了水资源的_______(时间/空间)分布。
(3)与清漳河相比,浊漳河的水文特征是含沙量_______。
(4)林州市如今仍有缺水问题,从节水角度为其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一条即可)
33、下图是“中国疆域图”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
(2)图中____(重要纬线)穿过台湾省,我国大部分位于____带,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3)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____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而①国蒙古是一个____国,④国____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
(4)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濒临的海洋A是____,C是____。(填海的名称)
(5)我国有着众多的邻国,如②国是____。
34、中国的人口政策曾经鼓励生育,后来逐渐收紧,再到提倡“只生一个好”,近年来又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抬不动啦”
材料二∶我国1960- -2045 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含预测)
材料三∶中国人口分布图。
(1)材料一漫画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
(2)读材料二可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_______。
(3)读材料三可知,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_____,人口密度较大区域的 自然优势条件是___(至少两个方面)。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我因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主要是为了______(填字母)。
A.调整人口性别比例
B.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C.均匀人口分布,调整房价
D.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5、读“长江流域水系围”,回答下题题。
(1)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__山脉,曲折东流,注入东海。图中②为长江最长的支流_________,湖泊F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__________。长江沿岸港口众多,其中A为__________。
(2)字母G是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综合效益。
(3)由于盲目开垦,围湖造田,使河流遭到破坏,湖泊面积日益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加重了长江___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