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四川遂宁2025届高三化学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1题,共 5分)
  • 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制备少量氧气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物质的量的单位_____,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_____

  • 3、定性和定量是中学化学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的常用方法。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三种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如图示)。

    某兴趣小组按如下实验步骤制备Cu(OH)2胶体: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慢慢加入数滴浓CuCl2溶液,得到蓝色透明的液体。制备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uCl2+2H2O(沸水)=Cu(OH)2(胶体)+2HCl。

    (1)Cu(OH)2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范围是_____

    A.小于1nm

    B.1~10nm

    C.1~100

    D.大于100nm

    (2)Cu(OH)2浊液与Cu(OH)2胶体性质不同,本质原因是_____

    A.分散剂的种类不同

    B.颜色和透明程度不同

    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D.分散质粒子所带电荷不同

    (3)下列哪种用于判断胶体制备成功的方法最简单_____

    A.丁达尔现象

    B.半透膜实验

    C.聚沉

    D.电泳

    (4)实验过程中,有一位同学向烧杯中一次性加入大量CuCl2溶液,结果没有制得胶体,反而出现了浑浊,请分析他实验失败的原因_____

  • 4、乙醇的燃烧反应________

  • 5、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成果对生产、科技、能源、材料、环境和人类的生活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匹配下列物质的用途,将相应的物质字母填入横线处

    A.NaCl       B.明矾       C.NH4NO3        D.NaHCO3

    ①常用于焙制糕点,也可用作抗酸药的是_____

    ②常用的调味品_____

    ③能做净水剂_____

    ④能做植物肥料_____

    (2)钠可做高压钠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氢氧化铝能与强酸、强碱均反应是_____氢氧化物,写出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Na2O2_____色固体,常作为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6、有反应:

    1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的原子________电子,被________(氧化还原”);而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该元素的原子________电子,被________(氧化还原”)

    2)该反应中Fe2O3发生了________反应,Al发生了________反应;______是氧化剂,______ 是还原剂,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是还原产物。

    .已知铜和浓硫酸可以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反应方程式已配平)

    试通过计算和推理完成下面的问题:

    1A物质可以导致酸雨的形成。A应该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酸 b.碱 c.盐 d.酸性氧化物 e.碱性氧化物

    2A物质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此反应中(填化学式,下同)________失去电子,氧化剂是________

  • 7、下列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 ①Ba(OH)2溶液;②乙醇(化学式为C2H6O);③Na2CO3;④干冰;⑤熔融NaHSO4;⑥盐酸;⑦过氧化钠固体;⑧Cu;⑨碳酸氢钠溶液。

    (1)上述物质固态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__(填物质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碳酸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⑥中逐滴滴入⑨,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量⑤溶液与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用⑥鉴别⑨和③溶液的操作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20201124日,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1217嫦娥五号返回器顺利返回。

    (1)“长征五号的第一、二子级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 做推进剂,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4H2O+2X 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长征五号的第三子级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制取与储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I.制氢:铁酸锌(ZnFe2O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氢气。如图所示,制氢过程中,ZnFe2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该循环制氢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II.贮氢: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氢化物MgH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并释放出H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III.如图是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变化I和变化II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

    (3)本次探月的重要任务是寻找月球矿物成分,以探索未来新能源。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氦-3是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发电燃料。下列关于氦- 3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

    B.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

    C.其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

    D.其化学性质肯定比较活泼

  • 9、(1)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H++CaCO3=Ca2++H2O+CO2_______

    OH-+HCO=CO+H2O_______

    (2)分析下列反应,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KClO3=2KCl+3O2_______

    WO3+3H2=W+3H2O_______

  • 10、除金、铂等极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将金属元素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工业工程称为金属的冶炼。下列材料描述了一些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工业上冶炼镁的方法有两种,电解法和皮江法。电解法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皮江法是硅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镁。

    霍尔-埃鲁铝电解法是以氧化铝为原料、冰晶石Na3AlF6为熔剂组成的电解质,在950-970的条件下通过电解的方法使电解质熔体中的氧化铝分解为铝和氧气。

    湿法炼铜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炼铜的方法。使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工业上冶炼银的方法是加热条件下让氧化银分解。

    冶炼锰一般用铝热法,即在高温下用铝还原二氧化锰。

    相关各物质熔点见下表:

    物质

    Al2O3

    AlCl3

    MgO

    MgCl2

    Al

    Mn

    Mg

    熔点/

    2303

    190

    2800

    712

    660

    1244

    649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金属冶炼方法的首要因素是

    2冶炼镁时电解熔融MgCl2而不电解熔融MgO,冶炼铝时电解熔融Al2O3而不电解熔融AlCl3的原因是

    3写出铝热法冶炼锰的化学方程式   ,一般使用铝热法冶炼的金属具有哪些性质  

    下面是皮江法冶炼镁的工业流程示意图

    1气体a是

    2白云石煅烧前粉碎的目的是

    3还原炉需控制温度为1200左右,并抽空气到近似真空。还原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4还原炉中抽空气到近似真空的原因是  

     

  • 11、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我国“十四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达峰”、“碳中和”的“碳”主要指的具体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为______(填标号)

    A.电解质

    B.非电解质

    C.大气污染物

    D.酸性氧化物

    (2)自古至今,碳的应用极其广泛。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云。”(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请完成上述火法炼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ZnCO3 + ________ + ____CO↑,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 (填元素符号)。

    Ⅱ.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来清洗伤口。根据下列反应回答问题:

    A.H2O2 + 2FeSO4 + H2SO4 = Fe2(SO4)3 + 2H2O

    B.Ag2O + H2O2 = 2Ag + O2↑+ H2O

    C.2H2O2 = 2H2O+ O2

    D.Na2O2 + 2HCl = 2NaCl + H2O2

    (3)上述反应中,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 ______(填标号)。

    (4)H2O2、Ag2O、Fe2(SO4)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

    (5)请用单线桥表示B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Ag2O + H2O2 = 2Ag + O2↑ + H2O。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12、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验证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及产物的某些性质。

    (1)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写出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若要证明有水生成,需要在A、B之间加盛有_______的干燥管。

    (4)利用装置B可以完成的实验是_______

    (5)若在E中盛装澄清石灰水,C中盛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则D中的试剂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

    (6)写出C中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四、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13、600mL 2mol/L的盐酸与足量的铝片完全反应。计算:

    (1)参加反应的铝片的物质的量______

    (2)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_______

五、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14、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浓度为的稀硫酸250mL。

    (1)选用的主要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请将下列各操作,按正确的顺序填在横线上。

    A.用30mL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均注入仪器①中,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体积的浓硫酸,沿玻璃棒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再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仪器①中

    D.将仪器①盖紧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仪器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仪器①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其操作正确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

    (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②如果实验室有10mL、15mL、20mL、50mL的量筒,应选用___________mL的量筒。

    (4)容量瓶在使用之前要___________

    (5)下列哪种情况使所配制的稀硫酸的浓度偏小___________

    A.稀释浓硫酸后未冷却直接配制溶液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            

    D.定容时仰视刻度

    E.用蒸馏水洗净量筒后直接量取浓硫酸配置溶液

  • 15、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中水资源和其他化学资源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提取的。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蒸馏法。

    (2)试剂a为_______(填化学式),操作A为_______

    (3)无水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电解熔融氯化镁时得到的镁应在中冷却,不能在空气中冷却,原因是_______

    (4)海水提镁的过程,先将海水中的氯化镁转变为氢氧化镁,再转变为氯化镁的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计算题
五、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