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石棉是一种具有压伸强度大、柔韧性强、耐热、耐火焰、耐酸和碱腐蚀,而且价格低廉的硅酸盐。石棉有毒,能使人患肺癌。
(1)有一种石棉矿叫做青石棉,其化学式为Na2Fe5Si8H2O24,写成氧化物形式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生产玻璃的原料之一是正长石KAlSi3Ox,x是____,以氧化物形式表示为__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①NaAlO2 ②Ca(OH)2 ③Na2CO3 ④Al(OH)3 ⑤NaHCO3
(4)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
3、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发生离子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有___________
①单质 ②氧化物 ③电解质 ④盐 ⑤化合物
(2)可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不同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如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可表示为下图。请画出离子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
(3)离子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是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一些错误观点,请在下列表格中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否定这些观点。
①所有的离子方程式均可以表示一类反应 | ___________ |
②酸碱中和反应均可表示为:H++OH-=H2O | ___________ |
4、化学电池的发明,是贮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
(1)如图所示装置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其中铜片是____(填“正极”或“负极”),该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
(2)能证明该装置将反应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外电路中,电子从____电极流出(填“Zn”或“Cu”)。
(4)汽车尾气中NO含量可通过NO传感器监测,工作原理如图:
①NiO电极是____(填“正”或“负”)极。
②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5、据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 | |
分子式 | HCl |
相对分子质量 | 36.5 |
密度 | 1.19g/mL |
HCl的质量分数 | 36.5% |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1。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
A.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4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mol⋅L-1的稀盐酸,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
(4)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填写标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标线
D.摇匀后,容量瓶内溶液的液面下降,无需再加水
(5)现欲配制(3)中的盐酸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___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括号内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I.定容时仰视刻度线,结果___;
II.容量瓶中有少量水即用来配制溶液,结果___;
Ⅲ.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读数,结果___。
6、(1)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例如:在如图有编号的步骤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填编号,下同),发生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提示:铬元素化合价有+6、+3价)
(2)盐酸在不同的反应中,可以分别表现出酸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现有如下四个反应,请写出盐酸在反应中,分别表现什么性质?
①_______;
②NaOH+HCl=NaCl+H2O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
反应④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若有5个还原剂被氧化,则生成的Cl2为________个。
7、(1)实验室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____中,取用时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小刀、玻璃片、滤纸和____,剩余的钠应___;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填写标号)。
a.钠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 b.钠融成了一个闪亮的小球 c.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 d.溶液中有红色固体析出
(2)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氯气为有毒气体,需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请完成该离子方程式___。
8、Ⅰ.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进行分类,可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变化
(1)写出碳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
(2)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已知硼酸(H3BO3)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H3BO3+H2OB(OH)
+H+,请写出硼酸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Ⅱ.过滤、结晶、蒸馏、萃取分液、渗析等是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实验操作
(4)除去蛋白质溶液里混有的(NH4)2SO4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5)已知硫酸镁和硼酸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为了分别获取硫酸镁晶体和硼酸晶体,做如下操作:
ⅰ.浓缩滤液,使MgSO4和H3BO3接近饱和;
ⅱ.将浓缩液加入到高压釜(确保水在200℃不沸腾)中,升温至200℃结晶,________分离出硫酸镁,分离后再将母液降温结晶,分离得到硼酸晶体。
Ⅲ.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
(6)一定质量的CH4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N,若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CH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7)由CO、CO2两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12.8g,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8.96L。则CO、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9、如图为雷雨时节,雨水中硝酸的形成过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物质X为____(填化学式),转化①、②、③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___。
(2)NO2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稀硝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3)俗话说“雷雨发庄稼”,一些植物的根可以将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与雨水中的HNO3反应,形成氮肥。这种氮肥加热至230℃分解,产生两种常温下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将容积为50mL,充满O2和NO2气体的试管倒扣在装满水的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最终有5mL气体剩余,假设反应前后试管内气体压强和温度均不变,则反应前试管内O2和NO2的体积比可能为____(写出所有可能的答案)。
10、已知乙醇()能与
和
的混合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
和
在溶液中分别显橙色和绿色,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_______(填“是”或“不是”)离子反应。
(2)写出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3)该反应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4)你认为能否用这一反应来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_______(填“能”或“不能”),简述其原理:_______。
11、根据所学习的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Ⅰ区
B.Ⅱ区
C.Ⅲ区
D.Ⅳ区
(2)写出a~h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3)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试回答:
当,
时,该粒子为___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该元素为周期表中的___________(填上面表格中标注的字母)。
(4)d元素与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用作呼吸面具内的供氧剂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它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q、h元素对应单质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元素对应单质的化学式)。
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和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
(2)反应后,装置B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表现了SO2的____。
(4)装置D中的现象是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装置E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溶液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
(6)F装置的作用是____,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___。
13、计算:
(1)3.6 g H2O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含有_______mol质子。
(2)22 g 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L。
(3)10.6 g 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将其稀释至1000 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
(4)现有200 mL0.27 kg的质量分数为10%的CuCl2溶液。计算:溶液中CuCl2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14、下图是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步骤Ⅰ、Ⅱ、Ⅲ、Ⅳ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
(2)粗盐中含等杂质,为除去以上杂质离子,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①加入足量的溶液 ②加入足量的
溶液 ③加入足量的
溶液过滤后加入稀盐酸
检验提纯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的操作是_______。
(3)写出步骤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步骤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图中制漂白粉的反应中,消耗标准状况下,转移的电子数约是_______。
(5)图中虚框提镁的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_(填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6)空气吹出的可以采用纯碱溶液吸收,吸收后得到
和
溶液,同时有
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7)如图是实验室蒸馏装置图,可利用此装置将海水淡化,该装置中有一处错误,该错误之处是_______。
15、碘及其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染料等方面。从含I-废水中可提取碘单质,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已知:AgI难溶于水。写出AgNO3溶液与废水中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Fe与悬浊液反应时,采用铁粉可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
(3)Fe与悬浊液反应后,溶液Y中的溶质主要是FeI2,则沉淀X为反应剩余的Fe和_______。
(4)向溶液Y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