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亚硝酸和硝酸是常见的两种氮的含氧酸,亚硝酸钠(NaNO2)有毒,也有一定氧化性,已知高铁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
(1)亚硝酸钠使人体中毒的原因为___________。
(2)误食亚硝酸钠可立即服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以起到解毒效果。
A.高锰酸钾晶体 B.维生素C C.FeCl3固体
(3)某实验小组模拟用H2O2氧化除去废水中的NO2和NH,实验数据如下表,消除NH
时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有___________。已知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均有较大反应限度,但混合体系中NH
浓度几乎未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取1L废水进行实验,则实验2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___________mol。
温度:283K,反应时间:30min | ||||||
序号 | 反应前(mg/L) | 反应后(mg/L) | ||||
[NO2] | [ | [H2O2] | [NO2] | [ |
| |
1 | 0.000 | 1.00 | 0.66 | 0.000 | 1.00 | 0.0 |
2 | 0.100 | 1.00 | 0.66 | 0.048 | 1.00 | 52.0 |
3 | 0.100 | 1.00 | 0.00 | 0.100 | 1.00 | 0.0 |
4 | 0.500 | 5.00 | 0.00 | 0.498 | 5.00 | 0.4 |
5 | 0.500 | 5.00 | 60.0 | 0.200 | 4.98 | 60.0 |
(4)将6.4g铜片加入100mL9mol/L的硝酸溶液中,铜片完全溶解,并产生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气体,不含N2O4),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mL浓度为4mol/L的NaOH溶液,可使恰好完全沉淀。若将产生的气体与足量氧气混合通入水中充分反应,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_____L。
3、硫元素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中可以显很多的可变价态。硫元素的各种不同价态物质如图。
请依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给出化学式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填化学式)。
(2)将Y通入X的水溶液中会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如取一定量蔗糖于烧杯中,再滴入几滴水,加入W的浓溶液,搅拌后会长出“黑色面包”。观察到“黑色面包”体现了W的_______性,同时还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碳与W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合理的反应物组合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4、Ⅰ.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20mL0.1mol/L的Ca(HCO3)2溶液与30mL0.1mol/L的NaOH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Ⅱ.(3)用双线桥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回答:__________________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4)该反应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
(5)该反应每1molCuSO4能氧化________molP(填字母)
A.11/15 B.2/5 C.1/3 D.1/5
5、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制取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
根据要求填空:
(1)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B装置有三种功能:
①控制气流速度;② ;③ 。
(3)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 。
(4)D装置中的石棉上均匀附着湿润的KI粉末,其作用是 ,
E装置的作用是 。
(5)装置中除了有盐酸生成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 ;
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写出尾气中的主要成分是 。
(填编号)
A.CH4 B.CH3Cl C.CH2Cl2 D.CHCl3 E.CCl4
(6)实验之余,该学习小组进一步探究甲烷与氯气反应的条件。
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两瓶甲烷与氯气(体积比为1∶4)混合气体(I、II),II瓶用预先准备好的黑色纸套套上,I瓶放在光亮处(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按上图安装好装置,并夹紧弹簧夹a和b。过一段时间,打开弹簧夹a、b,I、II中观察到现象是 。
6、化学与资源利用、材料研制、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
(1)海水中蕴含的元素有80多种,它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①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1.8×1015 t,海水里镁的存在形式主要是_________。(填“游离态”或“化合态”)
②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______。(填字母)
A.单质钠 B.单质钾 C.氯化钠
③目前化学工业的主要支柱之一是氯碱工业,它是以电解_______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
(2)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可以改善人类生活。
①工业上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_______。
②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制造耐火材料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氧化镁 B.三氧化二铝 C.过氧化钠
③在生铁和钢这2种金属材料中,含碳量较高的是_______。
(3)保持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①pH<_______的雨水称为酸雨。
②下列物质中,会破坏臭氧层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氮气 B.一氧化碳 C.氟氯烃
③在生产中,人们曾用浓氨水来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已知能发生的反应为(在有水蒸气存在时):2NH3 +3Cl2=6HCl + N2,则如果氯气管道某处漏气,用该方法检查时的现象是______。
7、如图为“铁链”图案,甲同学在图案上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_______)两种物质在常温下都是气态
(_______)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_______)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_______)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甲同学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图中某种物质M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①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③若实验中不停止加热,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乙、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①乙同学向1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②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两位同学的操作_____(填“乙”“丙”“都”或“都不”)正确。
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①漂白粉有效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②写出以碳为骨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
(2)写出CH3CH=CH2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向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9、A、B、W、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B、W三种元素组成的18电子微粒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测定A2W2为二元弱酸,常用硫酸处理BaO2来制备A2W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含有Fe2+和淀粉KI的酸性溶液中滴入A2W2,观察到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2mol I-时,共转移3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素D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A单质化合生成一种化合物DA,熔点为800℃,能与水反应放氢气,若将1molDA和1molE单质混合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_L(标准状况下)。
10、(1)下列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3种不同
A.CaO、Na2O、CO2、CuO
B.H2、C、P、Cu
C.O2、Fe、Cu、Zn
D.HCl、H2O、H2SO4、HNO3
以上四组物质中与别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A___;B___;C___;D___。
(2)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①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_______);
②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_______);
③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_______);
④两种物质都是盐(_______)。
11、现有A、B、C、D四种金属片:
①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上有气泡产生;
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D发生还原反应;
③把A、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A→导线→C。
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中,金属片__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金属片___________作正极;
(2)在②中,金属片___________作负极;___________金属更活泼。
(3)如果把B、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则金属片___________上有气泡产生;
(4)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12、下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___。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49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____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i.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___________
ii.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没有恢复到室温就进行定容___________
(4)若在标准状况下,将VLHCl气体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
A.
B.
C.
D.
13、氧化铁和铁粉的混合物19.2 g,恰好溶于150 mL某浓度的稀硫酸,并收集到3.36 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不显血红色.求:
(1)与稀硫酸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
(2)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
14、(1)甲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以CH4和H2O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来制备甲醇
I:CH4(g)+H2O(g)CO(g)+3H2(g) ΔH=+206.0kJ·mol-1
II:CO(g)+2H2(g)CH3OH(g) ΔH=-129.0kJ·mol-1
CH4(g)与H2O(g)反应生成CH3OH(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2)甲醇对水质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有一种电化学法可消除这种污染,其原理是:通电后,将Co2+氧化成Co3+,然后以Co3+作氧化剂把水中的甲醇氧化成CO2而净化。实验室用如图1装置实现上述过程:
①写出阳极电极反应式___。
②写出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___。
(3)人工肾脏可采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CO(NH2)2,其原理如图2。
①电源的正极为___(填“A”或“B”)。
②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___、___。
③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___(“变大”“变小”或“不变”)。
15、硫酸锌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工业上以粗氧化锌(含Zn、FeO、CuO等杂质)为原料生产ZnSO4•7H2O的一种流程的部分过程如下(各过程需控制适宜条件)。
(1)氧化锌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过程I需要持续强制通风,原因是该过程中生成的氢气具有_______性。
(3)过程II中,滤渣Y含有Fe(OH)3,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4)过程III中,加入锌粉的主要目的是除去铜,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