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与化学键密切相关。
I.下面是我们熟悉的几种物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上述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NaH的电子式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________。
Ⅱ.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电池电解水产生的气体制成燃料电池给卫星充电,可建立环保型的卫星供电系统。
(3)已知破坏键、
键、
键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498kJ、465kJ的能量。如图表示
、
转化为水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则b表示的能量为________。
若该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电池总反应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当转移2mol电子时,理论上有________g水生成。
(4)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
A.
B.
C.
D.
3、上海是我国最早建成磁悬浮铁路的城市,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对超导体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的利用,已知该物质是以YmOn , 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则YmOn的化学式是 ;制备高温超导物质的化学方程式是
4、现有几种物质①NH4Cl ②Na2S ③Na2O2 ④H2S ⑤CO2 ⑥MgCl2回答问题:
(1)①~⑥中,仅含离子键的是____,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______,(以上用数字代码回答)
(2)写出①NH4Cl ③Na2O2 ⑤CO2三种物质的电子式①______③______⑤________.
5、资料:“84”消毒液中含氯微粒主要有ClO-、Cl-、HClO,相同浓度时,HClO的氧化性强于ClO-。通常情况下,应将“84”消毒液原液稀释后使用,一般不用于衣服等纺织品的洗涤消毒。
(1)常温,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得“84”消毒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1000 mL 质量分数:25% 密度:1.192g/cm3 |
①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
②“84”消毒液使用时需要稀释,某小组用上述“84”消毒液配制500 mL 0.2mol/L的稀溶液,需要用量筒量取该“84”消毒液体积为_______mL。
③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造成新配制的稀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
A.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 B.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3)为研究“84”消毒液的性质与使用条件,进行下列实验:
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84”消毒液和5滴紫色石蕊。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 操作 | 现象 |
实验1 | 加入2 mL蒸馏水 | 短时间内未褪色,一段时间后蓝色褪去 |
实验2 | 加入2 mL 0.0002 mol/L的H2SO4溶液 | 蓝色迅速褪去,无气体产生 |
实验3 | 加入2 mL 2 mol/L的H2SO4溶液 | 蓝色迅速褪去,并产生大量刺激性的气体 |
①实验1中NaClO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已知酸性:)
②实验3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综合以上实验为提高单位时间内“84”消毒液的漂白效果,你的建议是_______。
6、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两种作反应物,按下列要求的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
7、现有以下物质:① ②
③
④
⑤漂白粉 ⑥NaOH溶液 ⑦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填标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⑤的有效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2)将②通入足量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向⑦的水溶液中逐滴滴加
④的水溶液至中性,此时溶液中的
_______
(假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4)向⑥中通入少量①,下图所示⑥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曲线合理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8、2017年冬天,某小伙子为了取暖在卫生间里贴满了“暖宝宝”(该产品的部分说明书为:“暖身更暖心,升温快。发热成分:高纯度铁粉、水、盐……;发热时间: 10小时;平均温度:52℃),他把门窗关闭以防暖气泄漏。几分钟后,他失去意识而倒地,幸而被门外的朋友及时救起。请回答:
(1)铁氧化发热,主要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盐是催化剂,其质量和_______不变。
(2)该小伙子失去意识并不是温度过高和身体本身的原因,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现有一混合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Ba2+、
、
取三份各100mL该混合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①:向第一份混合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实验②:向第二份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0.08mol气体;
实验③:向第三份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的沉淀12.54g,经足量稀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
(已知:+OH-
H2O+NH3↑)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由实验①推断该混合溶液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Cl-。
(2)由实验②推断该混合溶液中应含有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③可知12.54g沉淀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综合上述实验,你认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该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K+、、
、
,可能含Cl-,且n(K+)≥0.04mol
B.该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
、
,可能含Ba2+、K+、Cl-
C.该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
、
,可能含K+、Cl-
D.该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K+、Cl-
10、有下列粒子:、
、
、
、
、
、
、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含有_______种元素,属于氢元素的核素有_______种。
(2)氢的同位素、
、
与氧的同位素
、
、
相互结合为水,可得水分子的种数为_______,可得_______种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3)0.1mol中共含_______mol中子,含_______个电子。
(4)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a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b克,现以氧原子质量的为标准,则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11、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起始时,充入的N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3.0 mol和6.0 mol,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与H2的物质的量相等,已知容器的容积为5.0 L且不可变,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其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氨的生成速率与氨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断开1个N≡N键的同时有6个N—H键生成
③N2、H2、NH3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④气体的总压强不变
⑤N2、H2、NH3分子数之比为1:3:2
⑥N2、H2和NH3的浓度相等
⑦v(N2)=1/3v(H2)
⑧v正(N2)=1/3v逆(H2)
⑨混合物的密度不变
⑩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A.①③④⑤⑦⑩ B.①③④⑧⑩
C.①③④⑤⑧⑩ D.全部
(2)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用N2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mol·L-1·min-1。
(3)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4)H2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_。
(5)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1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按图组装好装置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3)实验开始后,Ⅰ、Ⅱ处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_______处(填“Ⅰ”或“Ⅱ”)
(4)装置A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装置B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
(7)近年来,随着化学工业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迅速增加。如图是某制备氯气的原理示意图。CuO的作用是_______,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13、(1)1mol H2SO4中含________个硫原子,__________个氢原子,___________mol氧原子。
(2)2molCO与3molCO2的质量之比________;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 ;含氧原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
(3)用20g NaOH配制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从中取出1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含溶质_____________g。若将这1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
(4)500mL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溶液中 密度为1.568g/cm3,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
14、铁、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用途。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覆在绝缘板上的铜箔来制造印刷电路板。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甲同学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获得氯化铁晶体,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剂a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操作Ⅰ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②滤液X、Z中都有同一种溶质,它们转化为溶液W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上述流程中操作Ⅲ包括蒸发浓缩、_______、过滤、洗涤。
(3)乙同学为了探究Fe2(SO4)3与Cu的反应,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为了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
i.CuSCN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ii.SCN-的化学性质与I-的相似;
iii.。
填写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步骤Ⅰ:取4mL0.2mol/LFeSO4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KSCN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步骤2:取4mL_______mol/LCuSO4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KSCN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Cu2+与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5、钠及其化合物的生产、应用,是化工生产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I.用途广泛,可用于医药、印染、漂白及用作分析试剂等。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
并检验其纯度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样液中加入后产生氧气,说明
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还生成了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用该方法制备的中含有碳酸钠。若
样品可消耗
的
溶液
,则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
II.工业上以侯氏制碱法为基础生产焦亚硫酸钠(,能溶于水)的工艺流程如下:
(4)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关于上述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氨气溶于水使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B.在空气中灼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
D.溶液乙经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
(6)Y溶液中含有阳离子有,
和离子X。检验离子X的方法是___________。
(7)反应III包含多步反应:
第一步:……
第二步:
为了减少产品中的杂质含量,理论上需控制第一步反应中气体反应物与固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8)已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