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研究物质性质及其转化具有重要的价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在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S+2KNO3+3C=K2S+N2↑+3CO2↑。其中氧化剂为___。
(2)中国古代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原理为4Ag+O2+2H2S=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其中H2S在反应中作___(填编号)。
a.氧化剂 b.还原剂 c.还原剂和氧化剂 d.反应物
(3)“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和“洁厕灵(稀盐酸)”混合会有危险,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
(4)硝酸铵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受热易分解NH4NO3N2O↑+2H2O。当反应转移1 mol电子时,标准状况下生成气体的体积为___L。
3、在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填元素符号):
(1)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
(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__。
(3)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4)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4、有甲、乙溶液。分别含有K+、Ag+、Fe3+、Cl-、OH-、NO3-六种离子中的三种。
(1)甲溶液明显呈碱性,则甲溶液中的三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乙溶液中加一定量________(选填:活性炭、氢气、硫酸亚铁、铜片),可能得到一种金属,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甲、乙两溶液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一种红褐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可以生成另一种白色沉淀,各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将沉淀过滤后的溶液中主要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 SO2、② NO2、③ HCl、④ HClO。
请回答:
有颜色的气体是___________,遇氨气产生白烟的气体是___________,因见光而分解的是___________;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后又恢复红色的是___________。
6、新制氯水中含有等粒子,根据下列性质选择恰当的粒子进行填空。
(1)使新制氯水呈现浅黄绿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能起杀菌消毒作用,光照易分解的弱酸是___________;
(3)能与硝酸银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是___________。
(4)取少量新制氯水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现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起作用的成分是,
表现出___________。(填酸性或挥发性)
7、写出下列反应:
(1)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若反应中有44克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至少需要分解___________克碳酸氢钠?
8、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资源利用等息息相关。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中,1元和5角的硬币材质分别为钢芯镀铂和钢芯镀铜,在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下列不在考虑范围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硬度是否适中
B.价格是否合理
C.耐腐蚀性是否良好
D.是否具有导电性
(2)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为减轻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对环境的污染,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发生反应:。反应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若反应中消耗了2mol NO,则生成的
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__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3)铁锅可以烧水,使用的时间长了,易形成水垢(),写出用稀盐酸除去水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在与化学相关的生产和生活中,操作不当可能造成安全隐患,金属钠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应该用___________来灭火。
(5)可用作中和胃酸的药片,其中
中和胃酸的原理为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9、尿素[CO(NH2)2]是目前人类使用量最大的一种氮肥。工业上用NH3和CO2为原料制取尿素。
(1)合成:NH3加压并预热后与压缩的CO2在合成塔中反应生成尿素。
①NH3加压并预热的目的是____。
②该反应属于____反应(填“氧化还原”或“非氧化还原”)。
③合成中氨碳比[]分别为3和4时,C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图中曲线1对应的氨碳比为____,反应最适宜温度为____。
(2)分离:尿素水溶液经蒸发得到尿素。尿素水溶液在加热蒸发过程中会部分水解成(NH4)2CO3或NH4HCO3尿素水解生成(NH4)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10、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用途广泛,请你按要求写出并配平下列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1)用醋酸(CH3COOH)除去水垢中碳酸钙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三氯化铁溶液氧化腐蚀表面镀有金属铜的印刷线路板:__________________。
(3)离子的共存与溶液酸碱性密切相关。如S2-和SO3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因反应生成淡黄色单质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请写出S2-和SO32-在酸性环境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小苏打片”治疗胃酸((0.2%~0.4%的盐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
(5)高铁酸钠(Na2FeO4)有强氧化性,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已知湿法制备高铁酸钠的反应体系有六种微粒:Fe(OH)3、ClO-、OH-、FeO42-、Cl-、H2O。写出并配平湿法制备高铁酸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共有十二种化学符号:
①O2 ②C ③238U ④
Na ⑤O3 ⑥
N ⑦
Mg ⑧
⑨235U ⑩
其中:
(1)表示核素的符号共有___种。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填序号,以下相同)。
(3)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__。
(4)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___。
(5)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
(6)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
12、胆矾(CuSO4•5H2O)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在工农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I.以下是一种实验室制备胆矾的流程:
(1)若X是浓硫酸,“酸浸”时加热会生成一种有毒的无色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
(2)若X是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常温下“酸浸”会生成另一种有毒的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则“酸浸”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若X是稀硫酸和H2O2的混合液,可避免产生有毒气体。用沉淀法测定此方案所得胆矾的产率:将所得样品加水充分溶解,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最后得到28g固体,胆矾的产率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II.实验室需要配制80mL0.10的CuSO4溶液。
(4)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溶液的密度约1.016)。
(5)需称取胆矾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g。
(6)配制过程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_______。
(7)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填标号)。
A.称量时,胆矾已失去部分结晶水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定容时,眼睛仰视刻度线
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做任何处理
13、Ⅰ.运用已学知识完成下列计算:
(1)0.5 mol CH4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
(2)3.1 g Na2X含有Na+ 0.1 mol,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Ⅱ.为防治碘缺乏病,通常在食盐中添加少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和碘化钾在溶液中能发生下列反应: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
(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
(2)当有6mol I2生成时,有___________mol还原剂被氧化。
(3)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14、为了除去KCl固体中少量的MgCl2、MgSO4,可选用Ba(OH)2、盐酸和K2CO3三种试剂,按如下步骤操作:
(1)图中三种试剂分别为: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①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过量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
15、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现在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和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测得CO和
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
(1)下列描述中能说明在该条件下的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CO、和
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
B.消耗了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以表示的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___________;下列措施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降低压强 C.减小的浓度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4)若反应开始的压强为,求平衡时
的分压
___________已知:组分的分压等于总压强×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5)在相同条件下,若向该密闭容器中充入与
,二者充分反应后,根据反应的特点推测,能够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________(填“>”“<”或“=”)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