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现有21.6g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13.44 L。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中CO与CO2的分子数之比________________;
(2)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实验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 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② 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中,电子总数为___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③ 气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L。
3、将煤直接作为燃料燃烧,不但热效率较低,而且会产生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为了减少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对于作民用燃料的煤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
(1)煤炭直接燃烧会引起多种环境问题。燃煤产生的增加了形成_______的可能;燃煤会排放出大量
,
浓度增加会加剧_______效应,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2)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主要反应是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写出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煤的液化主要包括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间接液化是先将煤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其他液体燃料,处理后再经一系列反应可制得高分子化合物,则此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煤炭直接燃烧排出的尾气(主要含)有多种处理方式。其中一种方式为用软锰矿浆
吸收,吸收后产物为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另一种方式为用过量的氨水吸收,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向吸收后的溶液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可制得农业上常用的化学肥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人类理想的新能源具有可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人们比较关注的新能源包含_______(填标号)。
A.地热能 B.煤油 C.风能 D.汽油
4、根据硫酸及其盐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将适量的蔗糖放入一烧杯中,再加入浓硫酸,观察到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黑色物质是______ (填化学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表明浓硫酸具有_____性和______性。
(2)“绿色化学”要求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来设计化学反应路线。若以铜、氧气和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铜,请你设计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反应路线(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硫氰(SCN)2为拟卤素,其分子及阴离子的性质与卤素性质相似。完成下列填空:将硫氰化钾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混合,溶液变为红色。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生成的红色溶液分为三等份,进行如下实验(第三份是对照):
①第一份中滴加碘化钾溶液至过量,再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最终水层接近无色,四氯化碳层呈__________色,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该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水溶液又变为红色,则氧化性Br2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无法确定”) (SCN)2。
②第二份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血红色褪去。完成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若含________mol高锰酸钾的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电子2 mol。
6、如图为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小部分,A、B、C、D、E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元素的最高价是负价绝对值的3倍,它的最高氧化物中含氧60%,回答下列问题:
(1)C位于第 周期,第 族.
(2)B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A单质的电子式为 .
(3)D、B、E的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A、B、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4)D的气态氢化物的结构式为 .
7、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⑥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①~⑧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元素③的非金属性比⑥_______(填“强”或“弱”),元素③④⑤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填元素符号)。
8、高纯硅是现代信息、半导体和光伏发电等产业都需要的基础材料。工业上提纯硅有多种路线,其中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图及主要反应如下:
(1)工业上用石英砂和过量焦炭在电弧炉中高温加热生成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当有参与反应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
(2)还原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上述工艺生产中循环使用的物质除、
外,还有_______。
(4)工艺师常用氢氟酸来雕刻玻璃,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工业上可利用水玻璃和盐酸反应制备硅酸凝胶,进一步脱水处理可得到硅胶,写出水玻璃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关于硅及其相关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 自然界中存在天然游离的硅单质
B. 已知C与的最高正价都是正四价,由于
,用类比法得知,
C. 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
D. 硅元素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处,因此具有弱导电性,一般可用于作为半导体材料
E. 既能和
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F. 玻璃、水泥、陶瓷都是传统的硅酸盐产品
9、如图所示,一密闭容器被无摩擦、可滑动的两隔板a和b分成甲、乙两室。标准状况下,在乙室中充入0.6molHCl,甲室中充入NH3、H2的混合气体,静止时活塞位置如图。已知甲、乙两室中气体的质量之差为10.9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mol。
(2)甲室中气体的质量为___g。
(3)甲室中NH3、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4)经过查资料知道HCl+NH3=NH4Cl(NH4Cl常温下为固体),如果将板a去掉,当HCl与NH3完全反应后,活塞b将静置于刻度“__”处(填数字)。
10、商代炼铜时,所用的矿物原料主要是孔雀石,主要燃料是木炭,在温度1000℃左右冶炼,可能涉及的反应有:
①Cu2(OH)2CO32CuO+CO2↑+H2O;
②2CuO+C2Cu+CO2↑;
③CuO+COCu+CO2;
④CO2+C2CO。
(1)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来看,①②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2)反应③中,___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__________发生还原反应。
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隐含着许多信息和规律。下面是18×7的格子,按要求作答。
(1)用实线绘出过渡元素的边框____(注意:不得使用铅笔作图)。
(2)F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只由元素②形成的18电子微粒为____。
(3)②、③、⑤、⑥、⑦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填写离子符号)。请用电子式表示④和⑦形成的化合物的过程____。
(4)写出③的单质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5)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预测SeO2可能具有的性质____和____(表述示例:HNO3具有酸的通性和氧化性)。
(6)FeO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12、某化学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粗盐中除 NaCl 外,还含有 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活动小组欲除去粗盐中的杂质制取精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序号①~⑧表示实验操作,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根据上述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中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
(2)操作⑤的名称是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上端紧靠烧杯口尖嘴处,下端要靠在_____ 一侧。
(3) “蒸发结晶”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铁圈)、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玻璃棒、_____。
(4)实验中加入“NaOH 溶液”的目的是_____。
(5)小组成员在操作⑥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后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6)利用操作②③④提供的沉淀试剂,请再设计一种添加试剂的操作顺序:_____(填序号)。
13、8.7g二氧化锰粉末与足量浓盐酸共热,可以生成标况下的氯气的体积为__L,参与反应的盐酸中被氧化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14、氯酸钾常用于烟花、医药等领域。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用工业废料生石灰[主要成分CaO,含有部分CaCO3和Ca(OH)2]为原料按下图流程制取氯酸钾。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钙的形成过程为___________。溶液中Ca(OH)2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Cl2中含有的共价键类型是___________;流程中制取的Cl2需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处理,再缓缓通入“氯化”装置,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氯化”过程要控制在75℃左右进行,此时Cl2与Ca(OH)2反应生成氯酸钙、氯化钙等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化学探究小组同学配制500mL5mol·L-1KCl溶液时的实验步骤:
a.计算需要KCl固体的质量为186.3g。
b.称量KCl固体。
c.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
d.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称量好的KCl固体。
e.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f.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j.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
h.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①配制KCl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
②如果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则配制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填写“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5、I.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1)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391kJ,946kJ。则理论上1molN2生成NH3热量___(填“吸收”或“放出”)___kJ。
(2)将2molSO2、1molO2和1molSO3投入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2SO2(g)+O2(g)2SO3(g)反应。下列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填序号)。
①气体密度不变;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④SO2、O2、SO2的物质的量之比恒为2:1:2;⑤消耗的SO2与消耗SO3的速率相等;⑥2v(SO2)消耗=v(O2)生成;
(3)将0.4mol氢气和0.2mol碘蒸气放入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g)+I2(g)2HI(g),反应经过5min测得碘化氢的浓度为0.1mol•L-1。
①I2(g)的转化率为____。
②生成的HI(g)的体积分数为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II.已知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某学习小组探究一定条件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 温度 | Na2S2O3溶液 | 稀H2SO4 | H2O | ||
V/mL | c/mol·L-1 | V/mL | c/mol·L-1 | V/mL | ||
I | 25 | 5 | 0.1 | 10 | 0.1 | 5 |
II | 25 | 5 | 0.2 | 5 | 0.2 | 10 |
III | 35 | 5 | 0.1 | 10 | 0.1 | 5 |
IV | 35 | 5 | 0.2 | X | 0.2 | Y |
(4)对比实验I、III的目的为:____。若实验III、IV为证明浓度对速率的影响,则X=____,Y=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