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十分丰富。请根据工业制硝酸的原理示意图回答含氮化合物相关的问题:
(1)写出氨合成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 NH3易溶于水,标准状况下,用充满NH3的烧瓶做喷泉实验,水充满整个烧瓶后所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1。
(3)“吸收塔”尾部会有含NO、NO2等氮氧化物的尾气排出,为消除它们对环境的破坏作用,通常用纯碱溶液吸收法。纯碱溶液与NO2的反应原理为:Na2CO3+2NO2=NaNO3+_______ +CO2 (请完成化学方程式)。
______
3、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Cl;②NaHCO3;③K2SO4溶液;④CO2;⑤蔗糖晶体;⑥Ca(OH)2;⑦氢氧化铁胶体;⑧NH3·H2O;⑨空气;⑩Al2(SO4)3。
(1)属于分散系的是_______,NH3·H2O属于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CO2属于酸性氧化物,SiO2也属于酸性氧化物,请写出SiO2和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若⑦中混有少量的③,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
A.蒸馏(分馏)
B.萃取
C.渗析
D.分液
(4)3.6g碳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2g·mol-1,则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
(5)二氧化硫、氢气、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笑气(N2O)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氢气、二氧化碳的体积比可能为_______(填字母)。
A.42:20:13
B.22:1:14
C.13:8:13
D.21:10:12
4、(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铁锈(Fe2O3)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离子方程式,各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①Mg +2H+ = Mg2++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O32-+ 2H+ = CO2↑+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电池的发明,是贮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
(1)如图所示装置中,Cu片是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如图所示装置可将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反应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电能;能证明产生电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锌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的作用是传导电子、_______。
(4)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锂离子电池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某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A为电池的正极
②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电池工作时,电池内部的锂离子定向移动
6、从海水中可以获得淡水、食盐,并可提取镁和溴等物质。
(1)海水淡化的方法有_______(填一种)。
(2)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步骤是向浓缩的海水中通人氯气,将溴离子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镁、铝都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主要原因是__。
(2)标准状况下,4.48L氨气与同条件下__gH2S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3)标准状况下,6.72L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2g,则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
(4)将14g由Na2O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所得溶液的体积为500mL。则原混合物中Na2O的物质的量为__mol;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mol•L-1。
(5)实验室需配制500mL0.1mol•L-1FeSO4溶液,实际应称量绿矾(FeSO4•7H2O)的质量为__g。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填标号,每个标号只能用一次)。
①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②将准确称量的绿矾倒入烧杯中,再加适量水溶解
③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④将容量瓶盖紧,振荡,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⑤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⑥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下1~2cm处
8、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图所示进行的是过滤操作,图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其作用是___。
(2)添加该仪器后,一名学生用此装置对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过滤两次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9、化学与资源利用、材料研制、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
(1)海水中蕴含的元素有80多种。
①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1.8×1015 t,海水里镁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填“游离态”或“化合态”)。
②海水经处理获得纯净的NaCl溶液,写出除去其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可以改善人类生活。
①铁和铝是两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工业上常用铁器或铝器存储运输浓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保持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一种主要物质,必须严格控制排放。酸雨降落到地面后,其中的亚硫酸在空气中被氧气逐渐氧化生成硫酸,使酸性进一步增强,写出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0、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铁与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铁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
(3)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___________
(4)氯化铁溶液与氨水_______________
(5)碳酸钙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6)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______
11、下列物质中①Fe ②NH3 ③稀盐酸 ④酒精 ⑤H2SO4 ⑥熔融BaSO4(填相应的编号)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给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⑤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①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实验室里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验证氯气的部分化学性质同时制取纯净的无水CuCl2。
(1)写出装置A中生成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有Cl2通过装置C,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Cl2通过装置D时,干燥的有色布条能否褪色?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装置______处的酒精灯(填编号)。
(7)装置F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此实验装置有缺陷,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将54.8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平均分成等量的两份,一份溶于水后加入足量某浓度的盐酸,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下测定)。另一份直接加热至恒重,固体质量减轻了6.2克。试计算:
(1)原混合固体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n(Na2CO3):n(NaHCO3)=__。
(2)V=___L。
(3)若将54.8g原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最终产生沉淀__克?
14、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结合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S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As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
(2)在完整的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是Na,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所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该元素单质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产物R,用电子式表示R的形成过程_______。
(3)Al、S、Cl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离子符号)_______。
(4)C与Si的非金属性何者更强?_______,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来证明这个结论:_______。
(5)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
①上图最右一列元素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最高的是_______(填对应化学式)。
②比较As、S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___(填对应化学式)。
③氢化物的还原性:_______
(填“>”、“<”或“=”)。
④可在图中虚线附近寻找_______(填序号)。
A.优良的催化剂 B.半导体材料 C.合金材料 D.农药
(6)常用作分析试剂,分子中每个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其结构式为_______。硒(Se)化铟(In)是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原子半径:In>Se B.In比Se易失去电子
C.In的金属性比Al弱 D.硒化铟的化学式为
(7)四种物质的熔点数据如下表:
物质 | ||||
熔点/℃ | >1000 |
和
熔点相差较小,
和
熔点相差较大。请从晶体类型以及作用力角度分析
和
熔点相差较大的原因_______。
15、化学反应原理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反应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某温度时,气体X与气体Y反应可生成气体Z,反应过程中,X、Y、Z三种气体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t0=10s,用X表示的该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2等有毒气体,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4CO(g)+2NO2(g)4CO2(g)+N2(g),恒温恒容条件下,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容器内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C.v正(NO2)=2v正(N2)
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3)已知:P(s,白磷)=P(s,黑磷),每1molP(s,白磷)发生反应,放出39.3kJ的热量,P(s,白磷)=P(s,红磷),每1molP(s,白磷)发生反应,放出17.6kJ的热量,由此推知,其中最稳定的磷单质是___________(填“黑磷”或“红磷”)。
(4)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常见电池,碱性条件下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