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能熟练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电解质,是认识电解质的性质、研究离子反应的前提。
I.有以下几种物质:①铝箔②稀硫酸③氯化氢④氨气⑤氯化银⑥二氧化碳⑦硫酸钡。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中属于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但熔融状态下并不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
(3)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但难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
II.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4)NaHCO3:___________。
(5)Ba(OH)2:___________。
3、可用下列导电性实验装置(如图1、图2)来研究电解质的电离本质及反应机理。
(1)图1中,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A可以是______ (填序号)。
①氯化钠晶体 ②氢氧化钠溶液 ③蔗糖溶液 ④纯醋酸 ⑤硫酸铜溶液 ⑥氨水
(2)图1中,若向烧杯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下列符合条件的是______(填序号)。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入硫酸钠溶液
C.石灰乳中滴加稀盐酸 D.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3)图2中,通过电导率传感器可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在相同温度下,测得10 mL 0.5 mol·L-1 K2SO4的电导率_______(填“>”“<”或“=”)5 mL 1mol·L-1 K2SO4的电导率。
4、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现象不对应的一组是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该溶液中含有Fe3+ |
B |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 |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溶液中含有NH |
C | 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 | 蔗糖变黑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D | 向氯水中通入适量SO2气体 | 溶液褪至无色 | H2SO3比H2SO4酸性强 |
A.A
B.B
C.C
D.D
5、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I.用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G为电流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
d.乙中电流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e.乙溶液中SO向铜片方向移动
(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甲为____;乙为____。
(3)乙装置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当乙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通过导线的电子数为____;若电路导线上通过电子1mol,则理论上两极的变化是____(填选项字母)。
a.锌片减少32.5g b.锌片增重32.5g c.铜片析出1gH2 d.铜片上析出1molH2
(4)II.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实验测得OH-定向移向A电极,则____(填A或B)处电极入口通CH4,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
6、硫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基础化学试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质量分数为98%(密度1.84 g/cm3)的浓硫酸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吸水剂,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2)若用上述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配制48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2.3 mol/L的硫酸,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 mL。
(3)取用任意体积的浓硫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_________。
A.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的密度
(4)完成(2)中实验除了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
(5)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_________(填序号)。
A.用量筒量取浓H2SO4,慢慢地沿着玻璃棒注入盛有5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搅拌后,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B.往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未洗涤稀释浓H2SO4的小烧杯
D.定容时俯视
E.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7、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W1为_____(不写单位,用含c1、p1的代数式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 L-1质量分数为w1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 L-1,质量分数_______w1/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
(3)质量分数为w2的氨水与w2/5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_____。
8、为探究氯水中含有的部分粒子及某些粒子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观察氯水颜色,发现氯水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肯定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2)取少量氯水于试管中,滴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
(3)在氯水的试管中加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________;
(4)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9、下列是中学化学常见气体:①二氧化硫②氨气③氯化氢④氯气,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气体属于非电解质有_______(填序号)。
(2)上述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中,属于固液加热型发生装置的有_______(填序号),必须用防倒吸装置吸收尾气的有_______(填序号)。
(3)上述气体中只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有_______(填序号)。
(4)将上述气体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等体积混合后再通入品红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大气固氮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该反应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上述气体中的含氮化合物反应生成对环境友好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0、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电子式为 ,结构简式为 。
(2)下列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为 (填选项字母)。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 (填选项字母)。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4)已知2CH3CHO+O22CH3COOH,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合成线路如下图所示:
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该反应类型为 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贯穿古今。
(1)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也可用下图表达。
试写出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IV的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其中水为_____________剂;
(2)氯化铵常用于焊接。如在焊接铜器时用过量的浓氯化铵溶液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以便焊接,其反应为:
①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往反应后的热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的石灰水,发现有气泡产生,写出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铝热法是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获得高熔点金属单质的方法。工业上可用于制造无碳或低碳铁合金。铝粉和赤铁矿发生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反应中消耗了0.2 mol Al,生成Fe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mol。
12、实验室需要90mL 1.0 mol·L-1 NaOH溶液,现用NaOH固体配制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砝码)、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
(2)经计算,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_______g;
(3)容量瓶上无需标记的是_______;
A.温度
B.刻度线
C.浓度
D.容积
(4)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溶度的标准溶液
B.长期贮存溶液
C.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D.量取任意体积的液体
(5)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
A.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
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仰视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
C.定容时,滴加蒸馏水,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
D.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未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E.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
F.用蒸馏水溶解NaOH固体后,立即转入容量瓶中定容
(6)若某同学用5.0mol/L NaOH溶液加水稀释配制100ml 1.0mol/ L NaOH溶液,则需5.0mol/ L NaOH溶液_______毫升。
13、(1)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中所含O原子个数之比_______,原子数之比_______,二者的质量之比_______。
(2)已知1.2gRSO4中含0.01molR2+,则RSO4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14、胶体金即金溶胶,其具有光吸收性、呈色性和胶体性等特点。免疫胶体金技术作为胶体金标记物, 可实现对抗原抗体的测定。
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及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操作步骤如下:
a.取20%白磷(①)的乙醚溶液0.5 mL,加蒸馏水(②)60 mL。
b.先滴加1%氯化金水溶液(③)0.75 mL,再滴加0.1 mol·L-1的K2CO3(④)0.6 mL,振荡变成棕红色。
c.加热煮沸至溶液变成透明红色。
d.分离提纯,除去无机溶质。
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在5~12 nm之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①②③④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
(2)该分散系属于________,其分散质是_______________。
(3)所得红色溶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加热。
15、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会造成酸雨等环境问题。
Ⅰ.利用石灰乳吸收处理硝酸工业尾气(含、
)的同时还能获得应用广泛的无水亚硝酸钙【
无色或微黄色结晶,有潮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1)该工艺中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工艺中需控制
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当
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下同)1∶1时,排放的气体中
的含量增大;当
_______1∶1时,产品
中
的含量增大。
(2)“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3)能被酸性
溶液氧化成
,同时
被还原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在酸性条件下,能将
氧化为
,已知参加反应的
与生成的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反应中得到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
Ⅱ.常见含氮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以氨气为原料,按上述转化关系制备。已知:①中的转化率为90%,③中的
的产率为95%,②和④中各反应物的转化率为100%,③的转化过程中通入了足量的氧气。
(5)若不通入,则
与水反应生成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在上述制备
的过程中,用于制备
的
占投入的总
的质量百分比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