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1)下列各项实验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A.配制0.1mol/L CuSO4溶液100 mL,需称量CuSO4·5H2O 1.6g
B.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张白纸后,可将NaOH固体放在右盘白纸上称量
C.用量筒可以精确量取25.03mL某种液体
D.需要235 mL 0.9 mol/L NaCl溶液,一般用25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
(2)容量瓶上的标识含有下列中的________(填写字母)。
A.压强 B.温度 C.容积 D.密度 E.刻度线
(3)用浓硫酸配制500mL2mol∙L-1硫酸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之外,还需要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4)下列情况将使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A.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 未等内壁干燥便用来配制
B. 烧碱在烧杯里刚好完全溶解,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C. 定容时, 仰视刻度线
D. 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未到刻度线, 继续补加水至刻度线
3、按要求完成。
(1)现有下列物质:①干冰②NaOH③氨水④纯醋酸⑤BaSO4⑥铜⑦蔗糖⑧NH3⑨Ba(OH)2溶液。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Ba(OH)2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⑨与少量NaHSO4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制得Fe(OH)3胶体,区分胶体和溶液可用什么方法:___________。
4、将Al和Na的单质同时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既无沉淀生成又无固体残留物存在,请用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变化:(1)_,(2)___.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实验展开研究。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 Al | Al2O3 | Fe | Fe2O3 |
熔点/℃ | 660 | 2054 | 1535 | 1462 |
沸点/℃ | 2467 | 2980 | 2750 | --- |
(1)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了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答: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现有A:KI溶液;B:淀粉溶液;C:NaOH溶液;D:新制氯水等四种溶液。现将它们按某种顺序依次加入一支试管中,发现溶液颜色依下列次序变化: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请回答
写出加入药品的顺序(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
写出①→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写出③→④蓝色变无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A~M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部分元素
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K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J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含8个中子的G原子的符号是_______。
(3)L、F、K简单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
(4)写出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用电子式表示D、L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
(6)由C和J形成的化合物C2J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
(7)下列实验能证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的是_______(填编号)。
a.氯化氢比硫化氢易溶于水
b.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c.氯水加入硫化钠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
d.盐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可产生SO2气体
7、氧化剂过氧化氢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保存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上最适合贴上的一个标签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向滴加了淀粉溶液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3)油画中铅白(碱式碳酸铅)与空气中的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氢,可洗涤,发生反应为:
,则处理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4)向橙红色溶液中加入硫酸酸化,再加入足量
,溶液变为蓝色
,则上述反应中
作_______剂(填“氧化”或“还原”),铬元素化合价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常温下,往溶液中滴加少量
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的氧化性一定比
强
B.在分解过程中,溶液的
逐渐下降
C.在分解过程中,Fe2+和
的总量保持不变
D.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
8、将A、B两个电极,分别用接线柱平行地固定在一块塑料板上,与电流表连结,插入盛有溶液C的小烧杯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B分别为铜和铝,C为稀硫酸,原电池的负极为______(填“铝”或“铜”)极,铝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②若A、B分别为铜和铝,C为浓HNO3,原电池的负极为_________(填“铝”或“铜”)极,铝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③若A、B分别为镁和铝,C为稀硫酸,原电池的负极为_________(填“铝”或“镁”)极,铝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④若A、B分别为镁和铝,C为氢氧化钠溶液,原电池的负极为_________(填“铝”或“镁”)极,铝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⑤若A、B分别为碳和铝,C为氯化钠溶液,原电池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总结可作为原电池正负极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
9、NaClO2 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图:
(1)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写出“尾气吸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苯酚钠溶液中通少量的CO2 :______。
(2)由甲苯制TNT :_____________。
(3)的消去反应:________。
(4)的水解反应:______。
11、用元素符号填空:在短周期元素中(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1)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
12、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K+、Fe3+、Al3+、Cl-、SO42-、CO32-中的若干种,现进 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加入稀硝酸搅拌,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体放出;
(2)向(1)溶液中加入一定量Ba(OH)2溶液,生成有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取(2)中的有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沉淀全部溶解;
(4)重新取少量固体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5)向(4)的溶液中加入氨水使溶液呈碱性,有沉淀生成,过滤。往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沉淀减少。
根据上述实验:这包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可通过________来进一步确定该离子。
13、某学习小组欲用化学方法测量一个不规则容器的体积。把23.4g NaCl放入200mL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待NaCl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全部转移到该容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完全充满该容器,从中取出溶液l00mL ,该100mL溶液怡好与50 mL 0.1 mol/L AgNO3的溶液完全反应。
(1)求100mL 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
(2)试计算该容器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
14、I.无水四氯化锡(SnCl4)用于制作FTO导电玻璃,FTO导电玻璃广泛用于液晶显示屏、光催化、薄膜太阳能电池基底等领域,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四氯化锡。
有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化学式 | Sn | SnCl2 | SnCl4 |
熔点/°C | 232 | 247 | -34 |
沸点/°C | 2602 | 623 | 114 |
其他性质 | 银白色固体 | 无色晶体,Sn2+易被Fe3+、I2等氧化为Sn4+ | 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 |
(1)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
(2)将装置按图示连接好,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慢慢滴入浓盐酸,待观察到装置丁内充满黄绿色气体后,开始加热装置丁。装置已的作用是_______。
II.FeBr2是一种黄绿色鳞片状的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它的还原性,进行了以下实验:
i.实验需要90mL0.10mol·L-1FeBr2溶液
(3)配制FeBr2溶液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4)下列有关配制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为2.16g的FeBr2
B.将称量的FeBr2放入容量瓶中,加90mL蒸馏水溶解
C.洗涤溶解FeBr2的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D.容量瓶贴签存放配好的FeBr2溶液
ii.探究FeBr2的还原性。取10mL上述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
假设1:Br-被Cl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
假设2:Fe2+被Cl2氧化成Fe3+。
(5)请你完成下表,验证假设
已知:①Br2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CCl4)且所得溶液呈橙红色;②四氯化碳(CCl4)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 | 结论 |
①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振荡、静置。 现象: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上层呈无色 | 假设1正确 |
②另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 假设2正确 |
(6)若假设2正确,向20L上述浓度的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56L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5、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下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1)X与Y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s)与70% Z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体现了Z的___________性。
(3)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适量Z的浓溶液,迅速搅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上述实验不能表明Z的浓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强氧化性
(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下列制备
的原料选择,理论上可行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5)某工厂每天燃烧含硫质量分数为0.64%的煤100t,如果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且产生的
全部用来生产硫酸,理论上每年(按365天计)可得到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