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针对表中所列标号为①~⑩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族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二 |
|
|
| ① | ② | ③ | ④ |
|
三 | ⑤ | ⑥ | ⑦ |
|
| ⑧ | ⑨ | ⑩ |
(1)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元素⑤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元素②形成的单质气体含有_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共价键。
(3)元素③、⑨与H原子以原子个数比为1∶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4)第三周期中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两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这两种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元素③、⑤、⑨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填编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
A.甲烷与丁烷; B.乙烯与聚乙烯; C.乙醇与甘油; D.葡萄糖与果糖; E.和
; F.蔗糖与麦芽糖; G.淀粉与纤维素
(2)下列四组微粒或物质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
①、
、
②
、
、
③红磷、白磷 ④
、
、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Na2O2常用于解决潜艇的供氧问题,有关原理是:Na2O2与_________反应生成O2,CaO2与Na2O2性质相似,常用于解决鱼塘缺氧问题,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不用Na2O2解决该问题的原因是_________(从与水反应生成物的性质考虑)。
(2)NaHCO3的俗名为________,其水溶液呈碱性,常用于处理食品生产中面粉过度发酵产生的有机酸(HA),又能使面食疏松多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全球肆虐,NaClO、K2FeO4均是效果较好的消毒剂,NaClO久置于空气中失效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用语言描述);②2HClO2HCl+O2↑。
5、用MnO2的质量分数为80%的软锰矿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假设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制取氯气11.2 L(标准状况下)。
(1)配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物质。
MnO2+ HCl(浓) MnCl2+ Cl2↑+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_。
(2)至少需要这种软锰矿________克?
(3)若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 g/cm3,试求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
6、用化学用语表示:
(1)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B微粒的符号_________;
②若A微粒的中子数为10,写出表示A微粒的组成符号________;
③写出A、C、D三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共热____________;
②工业上制备氯气____________。
7、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1)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填写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2)产生0.1molCl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用双线桥表示这个反应电子的转移情况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 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C在空气中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元素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D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C2B2的电子式:_________,所含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___。
(3)AB2的电子式:___________写出AB2与C2B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5)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C2D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是一系列含硫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
(1)反应①说明SO2具有___________,溶液变蓝后又褪色,其中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反应②中若得到生成物n(Na2SO3):n(NaHSO3)=1:1时,则此时反应物n(SO2):n(NaOH)=___________;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0、(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每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
(2)有A、B、C三种可溶性正盐,阴、阳离子各不相同,其阴离子的摩尔质量依次增大(按A、B、C的顺序),将等物质的量的A、B、C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只含有Fe3+、K+、SO42-、NO3-、Cl-五种离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经检验,三种正盐中还含有下列选项中的一种离子,该离子是 ___。
A.Na+ B.Mg2+ C.Cu2+ D.Ag+
②三种正盐的化学式分别是:A ____ ,B ___ ,C ___ 。
③不需要加入任何试剂就能将上述三种正盐溶液区分开来,用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 ,______ ,______ 。(填化学式)
④若将A、B、C三种正盐按一定比例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只含有Fe3+、SO42-、NO3-、K+四种离子且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1:2:3:4,则A、B、C三种正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
1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2SO4 = __________________
(2)Na3PO4=__________________
(3)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
(4)MgCl2 = 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Fe2O3与CO反应来制取单质Fe。
(1)请按气流由左到右的方向连接下列各装置,顺序为A→____→____ →____ →____ 。___________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点燃B处的酒精灯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4)若用100mL0.1molL的NaOH 溶液吸收224mLCO2气体(标准状况),恰好完全吸收。再将所得溶液加入100mL0.1mol/L氢氧化钙溶液中。请写出所得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配制100mL 0.1mol/LNaOH 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操作是______。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进行干燥处理,底部有少量水残留。
B.用蒸馏水溶解氢氧化钠固体后,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洗涤、定容。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到刻度线位置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E.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13、一定量的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标准状况下4.48L氢气。
(1)计算发生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若所用盐酸的浓度为0.5 mol·L-1,则至少需要盐酸的体积为 升?
(3)若上述稀盐酸是用密度为1.19g/cm3、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稀释得到,则该浓盐酸的物质量浓度是 mol·L-1.
14、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高纯硅的一种工业流程如下:
(1)制备粗硅(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已知SiHCl3能与H2O强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粗硅与HCl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SiCl4(沸点57.6 ℃)和HCl(沸点-84.7℃),提纯SiHCl3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
(3)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整个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气体是_______,高纯硅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
15、某次实验需用240mL1mol/L 的 H2SO4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 需要 溶液__________________mL(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量筒 ②托盘天平 ③烧瓶 ④250mL容量瓶 ⑤烧杯 ⑥玻璃棒 ⑦胶头滴管
(3)配制过程中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 18 mol/L H2SO4溶液注入盛有约 50mL蒸馏水的烧杯。
c.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用玻璃棒慢慢搅动,混合均匀。
e.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f.将稀释后的H2SO4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容量瓶。
g.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容量瓶刻度线下 1~2cm 处。
(4)下列操作将导致所配制的H2SO4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移液过程有H2SO4溶液溅出瓶外
b.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稀释后的H2SO4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e.用量筒量取 98%的硫酸时俯视
f.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