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今有10种物质:①Al②氢氧化钠溶液③Na2FeO4④NH3⑤CO2⑥Al2O3⑦石墨⑧Cl2⑨NaHCO3⑩酒精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___________(填写相应的编号);
(2)写出②和⑨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⑤可以和Na2O2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⑧可以用于制备“战略金属”钛,其中有关反应如下:,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用双线桥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
(5)③称为高铁酸钠,是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新型的绿色多功能净水剂。从物质分类的角度,高铁酸钠属于__________(“酸”、“碱”、“盐”或“氧化物”),高铁酸钠净水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是: Na2FeO4+H2O=Fe(OH)3(胶体)+ O2↑+NaOH,请配平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0.5molAl2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3.4gNH3所含分子数为___________(用NA表示);
3、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能熟练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电解质是认识电解质的性质、研究离子反应的前提。以下有10种物质:①铜 ②稀硫酸 ③氯化氢 ④氨气 ⑤空气 ⑥二氧化碳 ⑦金属汞(俗称水银) ⑧氯化钠 ⑨碳酸钙 ⑩氯气
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
序号 | 符合条件 | 填序号 |
(1) | 混合物 | ____ |
(2) | 电解质,但熔融状态下并不导电 | ____ |
(3) | 电解质、但难溶于水 | ____ |
(4) | 非电解质 | ____ |
(5) |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本身能导电 | ____ |
4、臭氧(O3)在[Fe(H2O)6]2+催化下能将烟气中的SO2、NOx分别氧化为和
,NOx也可在其他条件下被还原为N2。
(1)中心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SO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2)Fe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3)H2O分子中的键角___________离子中的键角(填“大于”、“等于”、“小于”)。
(4)N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n(σ)∶n(π)=___________。
(5)N元素的电负性___________O元素的电负性(填“大于”、“等于”、“小于”)。
5、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金属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发现A中溶液温度升高,B中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B 中Cu板上的现象是_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A、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总能量。A中化学能转变为___________,B中将化学能主要转变为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反思原电池的原理,下述观点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原电池反应中一定有电子转移
B.原电池装置需要2个电极
C.电极一定不能参加反应
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发生
6、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家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原电池是将___能转化为__能的装置。
(2)我国首创以铝—空气—海水电池为能源的新型海水标志灯已研制成功,这种灯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靠空气中的铝不断被氧化而产生电流。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入空气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
②电子从__(填“Al”或“空气”,下同)极流向__极。
③若将金属镁和铝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镁作该原电池的__(填“正极”或“负极”),请写出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
7、中国高铁对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有重要的作用。
(1)建设高铁轨道需要大量的水泥,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材料是黏土和___;
(2)高铁上的信息传输系统使用了光导纤维,其主要成分是___;乘务员使用的无线通话机的芯片材料是___。
(3)高铁上安装有许多玻璃,氢氟酸可以处理玻璃表面的微裂纹,氢氟酸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高铁上的卫生间没有任何异味,是由于所使用的马桶,地漏和洗手盆下水口都是纳米硅胶的高科技产品, 向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可产生硅酸胶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8、计算并填写下列空白
(1)1.8g水所含的分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所含原子数与______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2)标准状况下,22.4L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中配成500mL溶液,则该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
(3)气体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则气体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若气体A为空气的主要成分,则气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若气体A为有毒的双原子分子,则其化学式为____。
9、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约占地壳质量的90%。
(1)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2)水晶和玛瑙的主要成分均为,
为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两性”)氧化物,写出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用水溶液浸泡过的棉花不易燃烧,说明
可用作_______。
可通过
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反应制得,高温熔融纯碱时,下列坩埚可选用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普通玻璃坩埚 B.石英玻璃坩埚 C.铁坩埚
(4)工业上可以通过如图所示的流程制取纯硅:
①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①②③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遇水剧烈反应生成
、
和另一种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0、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_______。
(2)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溶液:_______。
(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
(4)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_______。
(5)铁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
(6)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
11、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三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12、某实验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探究温度、浓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1)写出与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系列实验:
实验序号 | 反应温度/℃ |
| 稀 | |||
V/mL | c/(mol/L) | V/mL | c/(mol/L) | V/mL | ||
① | 20 | 10.0 | 0.10 | 10.0 | 0.50 | 0 |
② | 0.10 | 0.50 | ||||
③ | 0.10 | 0.50 |
实验①和②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实验②中,_______(填“20℃”或“60℃”)、
_______mL。
实验①和③探究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实验③中,若
,则
_______mL、
_______mL。
Ⅱ.探究催化剂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3)按下图进行定量实验研究。挤压注射器使溶液全部加入试管中,记录数据;用
溶液代替
溶液进行平行实验,比较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实验需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
(4)用上图中的装置,探究催化
分解的最佳条件。此时注射器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挤压注射器使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开始至不再有气体产生,记录反应时间。反应物用量和反应时间如下表:
0.1g | 0.3g | 0.8g | |
10mL1.5% | 223s | 67s | 56s |
10mL3.0% | 308s | 109s | 98s |
10mL4.5% | 395s | 149s | 116s |
分析表中数据,从实验效果和“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的浓度一定时,加入_______g的
为较佳选择。
13、把10.2g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过量的盐酸中,得到11.2LH2(标准状况下)。
试计算:
(1)该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2)该合金溶于足量的烧碱溶液中,产生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多少?____________
14、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A的烧瓶中可装试剂___________(填写字母)
A.生石灰 B.五氧化二磷 C.固体烧碱
(3)B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C装置中会看到产生大量白烟同时还会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_,如何处理?___________。
15、Ⅰ、和
都是大气污染物。
(1)空气中的可形成硝酸型酸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利用氨水可以将和
吸收,原理如图所示:
被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治理汽车尾气中和
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转化为无害的
和
,反应原理为
。某研究小组在三个容积均为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
和
,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上述反应(体系各自保持温度不变),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实验Ⅱ从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
②与实验Ⅱ相比,实验Ⅰ和实验Ⅲ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若实验Ⅲ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则实验Ⅰ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
③三组实验中CO的平衡转化率、
和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Ⅱ、甲醚(DME)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4)以下说法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
A.和
的浓度之比为
B.单位时间内断裂3个同时断裂1个
C.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恒温恒压条件下,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E.绝热体系中,体系的温度保持不变
(5)一定量的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该反应___________0(填“>”“<”或“=”),550℃时,平衡后若充入惰性气体,平衡___________(填“正移”“逆移”或“不移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