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发生化学反应时,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随有能量变化。
(1)将锌片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随反应进行,温度升高,说明化学能转变为___________能。
(2)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且E1<E2,则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已知:键能是指气态分子中1 mol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
化学键 | H-H | O=O | H-O |
键能/kJ·mol | 436 | 498 | 463 |
当H2和O2化合生成2 mol H2O(g)时,放出___________kJ的能量。
(4)利用H2与O2的反应设计氢氧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①通入H2的电极是电池的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通入O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②如果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写出通入H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3、在下面的化学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4、Ⅰ.(1)Fe2(SO4)3(写出电离方程式)_____
(2)铝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2H++CO32﹣═H2O+CO2↑(改写成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 Na2CO3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
Ⅱ.有一瓶溶液只含Cl﹣、CO32﹣、SO42﹣、Na+、Mg2+、Cu2+六种离子中的某几种通过实验:
①原溶液白色沉淀;
②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
③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1)试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
(2)有的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
5、现有物质①铜②干冰③盐酸④醋酸⑤蔗糖⑥NaHSO4固体⑦Ba(OH)2溶液⑧熔融的KCl⑨硫酸钡
(1)能导电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空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2)NaHSO4固体溶于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③,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4)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四种基本反应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图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离子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5)有同学认为所有酸碱中和反应均可表示为H++OH-===H2O。请举个例子反驳上述观点(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6、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共有______种元素;在第三周期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
最强的是________。
7、(1)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①Na2S_________________; ②H2O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③ KOH__________ ④CO2____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①N2 ②CO2 ③NH3 ④Na2O ⑤Na2O2 ⑥NaOH ⑦CaBr2 ⑧H2O2 ⑨NH4Cl ⑩HBr。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每空2分,共10分)
只含极性键的是_______;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
8、用纯净的碳酸钙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
(1)实验过程如右图所示,分析判断: 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 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最多。
(2)为了减缓上述化学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 )
A、蒸馏水 B、NaCl固体 C、NaCl溶液 D、浓盐酸
(3)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
9、现含有NaCl、MgCl2、CaCl2的混合液,某同学欲提取纯净的NaCl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沉淀中所含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①中加入的过量试剂为_____。
(2)上述流程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操作I的名称是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
(4)操作I的要点是一帖二低三靠,其中二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Ⅱ中当______(填仪器名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时停止加热。
10、I、实验室需要49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现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____________g。
(2) 如图Ⅰ表示10 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C刻度间
相差1 mL,如果刻度A为8,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mL。
(3) 实验中出现下列情况,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定容前容量瓶底部有水珠____________;
B.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____________;
C.最终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____________。
II、用9mol/L的硫酸稀释成0.9mol/L的稀硫酸100mL,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操作可分解成如下几步,以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D、E、C、____________。
A.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检查是否漏水
B.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将溶液注入容量瓶,并重复操作两次
C.用已冷却的稀硫酸注入已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
D.根据计算,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E.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F.盖上容量瓶塞子,振荡,摇匀
G.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H.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使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
(2) 如果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约为1.8g·cm-3 ) 配制3.6 mol·L-1的稀硫酸250mL。计算用量简量取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3)由于错误操作, 使得到的浓度数据比正确的偏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浓硫酸加水后马上转移到容量瓶中
B.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C.定容时,滴加蒸馏水,不小心液面略高于了刻度线,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
D.把配好的溶液倒入用蒸馏水洗净而未干的试剂瓶中备用
11、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S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_______,在SiO2中,硅原子和氧原子以_______(选填“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离子键”)连接形成立体网状结构,所以SiO2硬度大。
(2)国家速滑馆用到建筑黏合剂和防火剂硅酸钠,硅酸钠可由SiO2溶解在NaOH溶液中反应来制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生产磨砂玻璃时可以用HF溶蚀玻璃,是因为HF溶液可与SiO2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由SiO2制备高纯度硅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X为_______,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为H2和_______。
12、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需处理后才能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将
还原生成
。
①如果选择图中A作为氨气的发生装置,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图中合适的装置,其连接顺序:a→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③若用通式表示氮氧化物,则每摩尔氨气可将___________
的
转化为
。
(2)和
可用
溶液吸收,主要反应:
,
①下列措施能提高尾气中和
去除率的有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溶液
②将、
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备重要的工业原料
。该工艺需控制
和
物质的量之比接近
。若
,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若
,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为避免污染,常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里装有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写出净化过程中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和
的反应:
。已知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条件已经填在下表中。
实验编号 | NO初始浓度 |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 |
Ⅰ | 280 | 82 | ||
Ⅱ | 280 | 124 | ||
Ⅲ | 350 | 82 |
①请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是实验__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
③实验Ⅰ和实验Ⅱ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丙所示,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13、将4g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此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取出10mL此溶液,其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将此10m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
14、请回答下列问题:
(1)I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主要污染物,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x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已知:①N2(g)+O2(g)= 2NO(g) △H1 =+ 180.5kJ/mol
②2NO(g)+ O2(B) = 2NO2(g) △H2 = - 114.14kJ/mol
③3NO(g) = N2O(g)+ NO2(g) △H3 = -115.52kJ/mol
则反应:2N2O(g) = 2N2(g)+ O2(g) △H =___________ kJ/mol
II.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 Cu(s)= Cu2+(aq)+ 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2)电极X的材料是 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 ___________;
(3)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___________;
III.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 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回答下列问题:
(4)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 。
(5)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 __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 ___________ 。
(6)MnO2可与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K2Mn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 。
15、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CaCl2溶液和淀粉胶体,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从中提纯出NaCl晶体。相应的实验过程如图:
(1)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所用试剂:试剂①____;试剂③____。
(2)判断试剂①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
(3)操作①是利用半透膜进行分离提纯,操作①的实验结果:淀粉___(填“能”或“不能”)透过半透膜。
(4)操作④的名称是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