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氨主要来自于人工合成。1909年,弗里茨·哈伯成功地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出氨。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图(下)所示。为了找到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人们做了6500多次实验,发现铁触媒效果较好。在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下)所示。1913年第一座合成氨工厂建立。如今全球合成氨年产量超千万吨,其中大约85%的氨用于生产氮肥,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工业上从空气中获得合成氨的原料N2。_______
(2)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气体是混合物。_______
(3)科学家研究合成氨反应催化剂的目的是提高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
(4)在400大气压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时,在300℃平衡时氨的含量比500℃的高。_______
3、工业上常用氯气和氢气燃烧的方法制取氯化氢气体,由于氯气有毒,因此燃烧管的内管应该通入的气体是_______,需要过量的气体是_______,该过量的气体在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产生在_______极,往该极滴加酚酞,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丙是单质,甲为第三周期金属,A、B、C、D、E、F是化合物,B是红棕色气体,C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液体,甲元素的原子序数是丙元素原子序数的2倍,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B的化学式为 ,D的化学式为 .
(2)写出A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工业上制取A分三步进行,其中两步反应已经在图中得到体现,写出另外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9.6g甲与一定量A浓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标准状况下的8.96L气体中含有的B和F,且甲无剩余,则B和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5、硫、氮、氯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
(1)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现象为品红溶液___________,加热后溶液颜色___________。将Cl2和SO2以1:1通入品红中,不能增强漂白性,用化学用语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工业生产漂白粉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在汽车尾气排放管处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使尾气中有害气体CO和NO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0.3mol的钠镁铝分别投入100mL 1mol/L的硫酸中,相同条件下产生H2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
(5)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实验:常温下将H2S和SO2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充满烧瓶,不久烧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
(1)检验SO42-所需要用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硅酸镁(Mg2Si3O8·11H2O)用氧化物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NaHCO3溶液中少量的Na2CO3杂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用氨气检验氯气泄漏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请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
____Al+____NaNO3+____ NaOH= ____NaAlO2+____ N2↑+___H2O
若反应过程中转移 5 mol 电子,则生成标准状况下 N2 的体积为_________L。
7、(1) ①写出小苏打的化学式:___________;
②写出光导纤维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下面是同学们熟悉的物质:
①O2 ②NaOH ③酒精 ④HClO ⑤Na2O2 ⑥NH4Cl ⑦CO2 ⑧Ne
这些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不含化学键的有___________ 写出 NaOH 的电子式___________,写出 HClO 的结构式___________
8、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周期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2
|
|
|
|
| ①
|
| ②
|
|
3
|
| ③
| ④
| ⑤
|
| ⑥
| ⑦
| ⑧
|
4
| ⑨
|
|
|
|
|
| ⑩
|
|
(1)⑦和⑩的元素符号是______和_______;元素⑩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其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填写元素符号)
(3)①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其水溶液呈 性,
(4)表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的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写出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用电子式表示②③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9、化学上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时,首先要将所研究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加以提纯,下列情况除杂时选用哪种试剂,考虑应选用怎样的除杂方法,请按照要求填写
(1)除去Fe2O3中的Al2O3,所选试剂为___________,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除去FeCl3中的FeCl2,所选试剂为___________,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除杂方法为___________。
10、有以下物质:①石墨;②铝;③酒精;④氨水;⑤二氧化碳;⑥亚硫酸氢钠固体;⑦氢氧化钡溶液;⑧纯醋酸;⑨氧化钠固体;⑩氯化氢气体。
(1)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物质⑥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将物质⑥配制成溶液,逐滴加入⑦溶液至沉淀量最大,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11、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①Cu ②熔融NaCl ③NaHSO4固体 ④CO2 ⑤盐酸⑥蔗糖 ⑦KHCO3溶液。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以下填写物质编号)
(1)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属于电解质的写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
12、氨基钠(NaNH2)是生产维生素A的原料。制备氨基钠的实验装置如图,反应原理为:。
已知:氨基钠极易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氨气,且易被空气氧化。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分液漏斗使浓氨水流下,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
(3)B装置中的药品可选用_______。
A.
B.碱石灰
C.无水硫酸铜
D.浓硫酸
(4)若无B装置,C中生成的氨基钠会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有缺陷,请对装置提出改正措施_______。
13、Ⅰ.根据下列各题中所给出的数据,可分别求出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试判断并求解。
(1)已知某氢氧化钠溶液VL中含有n个氢氧根离子,可求出此溶液的___是___。
(2)已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Na+与H2O的个数之比为1:a,则可求出此溶液的___为___。
Ⅱ.常温下,10.0mL1.0mol•L-1的H2SO4(aq),加水稀释到500mL,所得H2SO4溶液的浓度为___mol•L-1;蒸发浓缩使溶液的体积为2.40mL,所得H2SO4溶液的浓度为___mol•L-1。(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Ⅲ.已知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则可求出标准状况下氯化氢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Ⅳ.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各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第三份加足量
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
,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___,可能含___,且n(K+)___(填取值范围)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纯净的氯气,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反应体现了浓盐酸的酸性和________性。
(2)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
(3)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剩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该组同学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褪去。
①预测红色褪去的原因: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氯水中的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所致,乙同学认为可能是氯水中________(填化学式)的强氧化性所致。
②设计实验证明红色褪色的原因:取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_,证明________同学的观点是正确。
15、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可由氢气和氮气合成氨气。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正反应的活化能=______
;
______________.
(2)恒温下,将一定量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则0~10min内的反应速率
____。
(3)用 分别表示
和固体Fe催化剂,则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过程如图3所示:
①吸附后,能量状态最低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②结合上述原理,在固体Fe催化剂表面进行的分解实验,发现
的分解速率与其浓度的关系如图4所示。从吸附和解吸过程分析,
之前反应速率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之后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4)研究表明,合成氨的速率与相关物质的浓度的关系为,
为速率常数。能使合成氨的速率增大的措施有______(填序号)。
A.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总压强一定,增大的值
C.升高温度
D.按照原来比值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