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金属钠是在1807年通过电解氢氧化钠制得的,这个原理应用于工业生产,约在1891年才获得成功。1921年实现了电解氯化钠制钠的工业方法,其反应原理是:2NaCl(熔融)2Na+Cl2↑。回答下列有关单质钠的问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保存金属钠的正确方法是____。
A.放在棕色瓶中 B.放在细沙中
C.放在水中 D.放在煤油中
(2)钠长时间放在空气中,最后的产物主要成分是____。
A.Na2O B.Na2O2 C.NaOH D.Na2CO3
(3)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将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如图Ⅰ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为_________色。将该试管冷却后直立,滴加几滴水(如图Ⅱ所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检验该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在 400 mL 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氢气体积/mL (标准状况) |
100 |
240 |
464 |
576 |
620 |
① 哪一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___________min(填“0~1”“1~2”“2~3”“3~4”或“4~5”)
② 求 3~4 min 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___________(设溶液体积不变)。
(2)另一学生为控制反应速率防止反应过快难以测量氢气体积,他事先在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你认为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蒸馏水 B. KCl 溶液 C. KNO3溶液 D. CuSO4溶液
(3)某温度下在 4 L 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Y 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B.X、Y 的反应速率比为 3∶1
C.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E.生成 1 mol Y 的同时消耗 2 mol Z
③ 2 min 内 Y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4、I.将少量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反应的方程式为:FeCl3 + 3H2O Fe(OH)3(胶体) + 3HCl
(1)当溶液呈________时,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2)氢氧化铁胶体与氢氧化铁沉淀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从颜色上无法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C.明矾可以用于净水,净水原理和胶体有关
D.用盐卤点豆腐与胶体性质有关
Ⅱ.有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是NO3-、SO42-、Cl-、CO32-中的一种(离子在物质中不重复出现)。
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4)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5)写出D与足量CH3CO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A溶液中阴离子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和速率变化对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某研究学习小组进行下列探究。
(1)甲同学探究反应Fe+H2SO4(稀)=FeSO4+H2↑中的能量变化。向装有铁片的试管中加入1mol/L的H2SO4,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触摸试管外壁,温度升高。
①该反应为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
(2)乙同学认为原电池原理也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他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铁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下列反应通过原电池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___________(填序号)。
①2H2+O2=2H2O ②Fe+Cu2+=Fe2++Cu ③CaO+H2O=Ca(OH)2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___。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___。
(3)次氯酸见光分解___。
7、现有下列八种物质:①铝②蔗糖③SiO2④H2SO4⑤NaOH⑥FeSO4溶液⑦Ba(OH)2⑧氢氧化铁胶体
(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2)向⑥中加入少量⑤的溶液,观察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若在⑧中缓慢加入⑤,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③和⑤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③与⑥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工艺师常用______(填物质名称)来雕刻玻璃。
8、填空
(1)取少量NaH放入水中,剧烈反应放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与H+或OH-在溶液都不能大量共存,试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molCO(NH2)2中含_____mol碳原子,_____mol氧原子,_____mol氮原子,____mol氢原子,所含氧原子数跟_____molH2O中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10、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镁溶液:_______________
②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
③铁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
11、(Ⅰ)按下列要求完成填空
(1)已知丙酮[CH3COCH3]键线式可表示为,则
分子式:____________。
(2)与H2加成生成2,5﹣二甲基己烷的炔烃的结构简式 。
(3)有机物CH3CH(C2H5)CH(CH3)2的名称是_____ 。
(4)支链只有一个乙基且式量最小的烷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芳香族羧酸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它们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其中二种)。
(6)物质乙的分子式为C4H8O2,1mol乙与足量的Na反应可生成1molH2,且乙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乙分子中的官能团连在相邻的碳原子上。乙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3个峰,面积比为2∶1∶1。则乙的结构简式为 。
(Ⅱ)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它可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别制得B、C、D和E四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所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
A→B: 反应;
A→D: 反应;
(3)C能形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 。
12、已知Fe3O4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可改写为FeO·Fe2O3。对于Fe与水蒸气反应后的黑色物质,有三个学习小组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猜想,以下是小组同学进行的实验猜想与探究,请你根据小组的思路与提示完成相关空白。
实验之前查阅资料得知Fe3+的盐溶液遇到KSCN溶液时,溶液变成红色,而Fe2+遇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甲组:黑色物质是FeO
乙组:黑色物质是Fe3O4
丙组: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1)丙组认为一种简单定性的方法即可判断甲组的正误:取生成的黑色物质少许于烧杯中,加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再加________溶液以检验Fe3+,观察到溶液有无出现________现象即可判断。
(2)乙组认为可通过定量测定来确定生成的黑色物质的组成,以验证该组猜想正确。取生成的黑色物质2.32 g溶解于适量稀盐酸后,加入新制氯水,加入氯水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烘干、灼烧、称量,若称得固体质量为________,即可判断乙组同学猜想正确。
13、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桥梁,广泛用于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时。回答以下问题:
(1)14.4g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8.96L,其中CO的质量为_____g。
(2)19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Cl-,金属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3)某溶液中含有0.2mol•L-1的NH、0.25mol•L-1的Fe2+、0.4mol•L-1的Cl-及一定量的SO
,则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
(4)①某同学需要480mL0.20mol•L-1Na2SO4溶液,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Na2SO4固体的质量为_____克,取出该Na2SO4溶液10mL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mol•L-1。
②在实验中,以下操作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_____ (填字母):
A.在转移溶液时有液体溅到容量瓶外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转移前没有将使用的容量瓶烘干
D.定容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14、“84消毒液”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广泛应用。
(1)用“84”消毒液漂白衣物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漂白效果更好,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已知酸性:H2CO3>HClO>)
(2)“84消毒液”与适量醋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组成员欲用盐酸代替醋酸,是否可行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
(3)Cl2是最早用于饮用水消毒的物质,ClO2是一种广谱消毒剂,Cl2和ClO2消毒效率(消毒效率是指单位质量的氧化剂转移电子数,转移电子数越多,消毒效率越高)高的是___(填化学式),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酸化反应制得,请写出此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
(4)实验室常用烧碱溶液吸收Cl2,若将Cl2通入热的烧碱溶液中,可以得到NaCl、NaClO和NaClO3的混合液。当NaCl和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2时,混合液中NaClO和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
(5)已知:3Cl2+8NH3=6NH4Cl+N2,化工厂可用浓氨水来检验Cl2是否泄漏,该反应中被氧化和未被氧化的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15、1869年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回答问题。
(1)元素⑦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
(2)元素①和⑤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_。
(3)在①~⑧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填元素名称);其某种氧化物可用于潜水艇中的供氧剂,该氧化物中阴离子与阳离子个数比为______。
(4)元素⑦⑧⑨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元素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元素的非金属性⑩______⑧(填“>”或“<”);下列事实不能证明上述结论的是______。
A.元素⑧的单质与⑩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溶液变为橙黄色
B.元素⑧的氢化物的还原性比元素⑩的弱
C.元素⑧和⑩的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D.元素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元素⑩的强
E.元素⑧的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比元素⑩的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