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青海玉树州2025届高一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理财                         征利

    B.而不见可悔故也               可忍,孰不可忍

    C.盘庚不为怨者故改       子,择师而教之

    D.欲出力助上抗之             乱易整,不武

  •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人与平常人相比,  

    ①他们的见解、体会与众不同  ②大约是在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

    ③他们繁复、瑰丽、文明   ④文明能使素朴的化成优雅

    ⑤瑰丽能使平淡的变成多彩   ⑥繁复能使简单的变为多姿,

    A.②①④⑤⑥③ B.①②⑥⑤④③

    C.②①③⑥⑤④ D.③④⑤⑥①②

  •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给当时一心读圣贤书的中国思想界带来全新的气息,影响巨大。

    ②歌曲《青藏高原》表现了青藏高原的辽阔,体现了藏族人民对高原的热爱,而演唱者韩红的嗓音   ,更是令听者为之一振。

    ③敦煌研究院专家提出建立全球敦煌学术研究中心,将敦煌文化基因植入当地产业发展,这一点 ,在学术界和当地引起强烈的反应。

    A.振聋发聩 穿云裂石 石破天惊 B.石破天惊 振聋发聩 穿云裂石

    C.振聋发聩 石破天惊 穿云裂石 D.石破天惊 穿云裂石 振聋发聩

  •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C.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

    D.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蜀道难》)

  • 5、“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雷雨》第二幕开头的这段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情境。

    ②渲染舞台气氛。

    ③加强戏剧的真实感。

    ④暗示人物的心情,孕育一种即将爆发的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安乐居(节选)

    汪曾祺

    安乐居是一家小饭馆,挨着安乐林。

    安乐林围墙上开了个月亮门,门头砖额上刻着三个经石峪体的大字,像那么回事。走进去,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有几十棵杨树。当中种了两棵丁香花,一棵白丁香,一棵紫丁香,这就是仅有的观赏植物了。这个林是没有什么逛头的,在林子里走一圈,五分钟就够了。附近一带养鸟的爱到这里来挂鸟。他们养的都是小鸟,红子居多,也有黄雀。大个的鸟,画眉、百灵是极少的。他们不像那些以养鸟为生活中第一大事的行家,照他们的说法是“瞎玩儿”。他们不养大鸟,觉得那太费事,“是它玩我,还是我玩它呀?”把鸟一挂,他们就蹲在地下说话儿,——也有自己带个马扎儿来坐着的。

    安乐居其实叫个小酒铺更合适些。到这来喝酒的比吃饭的多。这家的酒只有一毛三分一两的。一毛三他们喝“服”了,觉得喝起来“顺”。

    酒菜不少。煮花生豆、炸花生豆。暴腌鸡子。拌粉皮。猪头肉,——单要耳朵也成,都是熟人了!猪蹄,偶有猪尾巴,一忽的工夫就卖完了。也有时卖烧鸡、酱鸭,切块。最受欢迎的是兔头。一个酱兔头,三四毛钱,至大也就是五毛多钱,喝二两酒,够了。——这还是一年多以前的事,现在如果还有兔头也该涨价了。这些酒客们吃兔头是有一定章法的,先掰哪儿,后掰哪儿,最后磕开脑绷骨,把兔脑掏出来吃掉。没有抓起来乱啃的,吃得非常干净,连一丝肉都不剩。安乐居每年卖出的兔头真不老少。这个小饭馆大可另挂一块招牌:“兔头酒家”。

    酒客进门,都有准时候。

    头一个进来的总是老吕。安乐居十点半开门。一开门,老吕就进来。他总是坐在靠窗户一张桌子的东头的座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这成了他的专座。他不是像一般人似的“垂足而坐”,而是一条腿盘着,一条腿曲着,像老太太坐炕似的踞坐在一张方凳上,——脱了鞋。他不喝安乐居的一毛三,总是自己带了酒来,用一个扁长的瓶子,一瓶子装三两。酒杯也是自备的。他是喝慢酒的,三两酒从十点半一直喝到十二点差一刻:“我喝不来急酒。有人结婚,他们闹酒,我就一口也不喝,——回家自己再喝!”一边喝酒,吃兔头,一边慢条斯理地抽关东烟。这人整个儿是个慢性子。说话也慢。他也爱说话,但是他说一个什么事都只是客观地叙述,不大参加自己的意见,不动感情。一块喝酒的买了兔头,常要发一点感慨:“那会儿,兔头,五分钱一个,还带俩耳朵!”老吕说:“那是多会儿?——说那个,没用!有兔头,就不错。”西头有一家姓屠的,一家子都很浑愣,爱打架。屠老头儿到永春饭馆去喝酒,和服务员吵起来了,伸手就揪人家脖领子。服务员一胳臂把他搡开了。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去跟儿子一说。他儿子二话没说,捡了块砖头,到了永春,一砖头就把服务员脑袋开了!结果:儿子抓进去了,屠老头还得负责人家的医药费。这件事老吕目睹。一块喝酒的问起,他详详细细叙述了全过程。坐在他对面的老聂听了,说:“该!”

    坐在里面犄角的老王说:“这是什么买卖!”

    老吕只是很平静地说:“这回大概得老实两天。”

    老聂原是做小买卖的。现在退休在家。电话局看中他家所在的“点”,在他家安公用电话,每月贴给他三十块钱。老聂的日子比过去“滋润”了,但是他每顿还是只喝一两半酒,多一口也不喝。

    画家来了。画家风度翩翩,梳着长长的背发,永远一丝不乱。衣着入时而且合体。春秋天人造革猎服,冬天羽绒服。——他从来不戴帽子。这样的一表人才,安乐居少见。他在文化馆工作,算个知识分子,但对人很客气,彬彬有礼。他这喝酒真是别具一格:二两酒,一扬脖子,一口气,下去了。这种喝法,叫作“大车酒”,过去赶大车的这么喝。西直门外还管这叫“骆驼酒”,赶骆驼的这么喝。文墨人,这样喝法的,少有。他和老王过去是街坊。喝了酒,总要走过去说几句话。“我给您添点儿?”老王摆摆手,画家直起身来,向在座的酒友又都点了点头,走了。

    他的画怎么样?没见过。

    这天,安乐居来了三个小伙子:长头发,小胡子、大花衬衫、苹果牌牛仔裤、尖头高跟大盖鞋,变色眼镜。进门一看:“嗨,有兔头!”——他们是冲着兔头来了。这三位要了十个兔头、三个猪蹄、一只鸭子、三盘包子,自己带来八瓶青岛啤酒,一边抽着“万宝路”,一边吃喝起来。安乐林喝酒的老酒座都瞟了他们一眼。三位吃喝了一阵,把筷子一挥,走了。都骑的是亚马哈。嘟嘟嘟……桌子上一堆碎骨头、咬了一口的包子皮,还有一盘没动过的包子。

    老王看着那盘包子,撇了撇嘴:“这是什么买卖!”

    安乐居已经没有了。房子翻盖过了。现在那儿是一个什么贸易中心。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繁笔舒缓,结尾交代了安乐居消失的结局,以简笔收束全文,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B.小说塑造了形形色色的老酒客,画家作为文化人却用“大车酒”的方式喝酒,这样写不仅在反差中塑造人物,也表现了安乐居酒水的物美价廉。

    C.倒数第三段出现的三个小伙子年轻人的言行举止,透露出一种时髦、喧嚣与浪费的生活方式,为后文写安乐居在时代变迁中消失作了铺垫。

    D.小说的语言京味浓,口语化,贴近生活。“很浑愣”“一砖头就把服务员脑袋开了”等京味口语的运用很地道。

    2文章的标题为安乐居,第二自然段却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安乐林”,试分析其作用。

    3本文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试探究这种写法的好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雎》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 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老莱衣”运用典故,诗人感叹古代老莱子彩衣娱亲的天伦之乐,在这干戈遍地的乱世,已很难找到。

    B.“万事非”三字,包容着巨大的世上沧桑,概括了辛酸的人间悲剧,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C.“何处访庭闱”一句探问,既表达出对韩十四此行的关切,感情十分真挚。同时透露出际此乱世,对韩十四的前途渺茫的担忧。

    D.“树影稀”中一个“稀”字借写稀疏的树影在水边掩映摇晃,联想到友人探亲途中孤身一人的孤独寂寞,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2诗歌第三联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普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C.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B.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C.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D.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3)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请你以一名媒体记者的身份,在报纸上撰写一篇倡议书。

    要求:800字左右。选好角度,符合实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