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式和“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信义安所见乎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求人可使报秦者 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C.会于西河外渑池 见犯乃死,重负国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下面是对《祝福》题目意义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祝福”是全文故事发展的线索,故事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人物、情节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
B.“祝福”是一种仪式,这种仪式代表着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它为情节发展与人物的性格提供了典型的社会环境依据。
C.作者深深同情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但他无力改变黑暗现实,就以“祝福”这个标题寄托自己对祥林嫂的悼念和祝福。
D.小说的题目是“祝福”,主要内容却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两相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穿越田野的时候,我看到一只鹞子。 。 。 ? , 。 ,它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仿佛飒飒的木叶一样.不管发生怎么样的革命,兔子和鹧鸪一定可以永存,象土生土长的人一样。不能维持一只兔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是贫瘠无比的。
①它好像看到了什么,径直冲下来,但还未触及地面又迅疾飞起
②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是最亲密的联盟
③看到兔子和鹧鸪跑掉的时候,你不觉得它们是禽兽
④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
⑤我想象它看到一只野兔: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
⑥它静静地盘旋,长久浮在空中
A. ①⑥⑤③④② B. ⑥①⑤④②③ C. ⑤④⑥①③② D. ④②⑤③⑥①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亳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 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
D. 兹定于2018年12月25日(星期二)11时在府上为家慈举办八十岁华诞
5、下列对《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熙凤: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贾府的实际施政者,最终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B.林黛玉:绛珠仙草转世,性格孤高傲世,《葬花吟》中“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写出了她的悲剧人生。
C.薛宝钗:举止端庄,天资聪慧,博学多才,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修养,对文学、艺术、历史等都有广泛涉猎。
D.晴 雯:风流灵巧,口齿伶俐,自幼因父母娇生惯养,养成得理不饶人的性格。晴雯撕扇的故事就写出了她的任性。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古籍是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重要标志,文化大国的历史和文化大部分都在古籍当中。中国古代的文献非常丰富,从这些文化遗产中,我们可以看到遥远先人的身影,可以了解他们的思想,感受他们的情感和智慧,辨认出他们一步步前行的脚印。回望来时路,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明白我们要向何处去,而古籍整理正是一项继承和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古籍整理是专指对中国古代书籍进行审定、校勘、注释等加工整理的工作,它使新出版本便于现代人阅读。古籍整理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是“存亡继绝”的工作,它不仅向人们展示历史,更重要的是要保留历史,让人们在纷繁芜杂的现实中仍能把握住民族发展的脉络,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参与世界文化交流。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文化周刊》2018年9月19日)
材料二:
8月28日,第33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暨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立60周年座谈会在昆明举行。1958年,在党和国家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从此开启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古籍整理图书近3.6万种,近90%的古籍图书都是改革开放40年来出版的。近年来,《中华大典》《海外中文古籍总目》《大中华文库》等一大批重大出版工程的实施,还有许多地方志、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文学艺术作品的整理出版,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
当前古籍整理出版的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古籍整理大多流于一般性的整理,参与古籍整理的专业人才仍然不足,鲜有《史记》三家注,《四库提要辩证》那样的精品和权威的古籍整理著作。随着整理的深入,浩如烟海的古籍资料越来越不便于人们的查阅,传统的古籍整理方法由于投入大、周期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华古籍的外译度普遍不高,对国际汉学界古籍整理的优秀成果重视不足。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数量质量大幅提升我国古籍整理出版迈上新台阶》,2018年09月05日)
材料三:
走进新时代,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党和国家对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高度重视,让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拥有走向更加繁荣与发展的机遇。
6月16日,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行了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颁奖典礼,奖掖了一批优秀工作者,有年逢80的裘锡圭先生,有众多的中青年学者……古籍整理工作要赢得尊重,离不开优秀古籍整理者的付出。
7月20日,《中华大典·历史典》编纂出版座谈会在上海举行。这是第一次按照现代学术理念对涉及中国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地、完整地收集、整理、排比和编纂的古籍整理大典。
日前,中华书局正着力打造中华传统文化大数据中心和国家级古籍整理出版资源平台,再造一个“线上中华”,此前已经上线的“中华经典古籍库”不仅质量过硬,而且实现了多功能服务,用户不仅能浏览、阅读、定制资源,在线编辑、下载、写作!还可以进行全文检索、深度检索和个性化检索。
(摘编自光明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的古籍保存了中国大部分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重要标志。
B. 古籍整理连接着历史与现实,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保存与交流有重要意义。
C. 1958年我国成立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开启了近代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
D. 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古籍图书数量庞大,其中近90%是改革开放40年来出版的。
【2】下列对相关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两则材料介绍了古籍整理的意义和我国古籍整理工作近60年来的成就。
B. 各种古籍整理出版活动的开展,表明了我国对古籍整理工作越来越重视。
C. 当前我国古籍整理工作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已经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
D. “中华经典古籍库”上线,使古籍从书页走向屏幕,更方便了人们的检索。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劝导君主待人诚恳、不可倨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人墓碑记》中表明作者写作原因和目的的一句话是: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天祥将集子命名为《指南录》,是取集中《渡扬子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意。
(4)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分析秦国之所以不敢进犯赵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李评事使蜀
王建
劝酒不依巡,明朝万里人。
转江云栈细,近驿板桥新。
石冷啼猿影,松昏戏鹿尘。
少年为客好,况是益州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叙述了朋友将万里远行、两人离别前开怀畅饮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B.诗人选取“云栈”“板桥”等意象,以“细”“新”状其特点,突出了旅途之艰险与孤寂。
C.啼猿的身影映在冷峻的石壁上,戏鹿扬起的尘土弥漫在松林间,形象地勾勒出蜀地的景象。
D.中间四句写友人入蜀后的所见所感,虚实结合,在空间的转换中,大大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2】同为送别诗,本诗尾联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所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折可适字遵正,府州人。未冠有勇,驰射不习而能。鄜延郭逵见之,叹曰:“真将种也。”荐试廷中,补殿侍。从种谔出塞,遇敌马以少年易之,可适索与斗,斩其首,取马而还,益知名。米脂之役,与夏人战三角岭,得级多。兵久不得食,千人成聚,籍籍于军门,或欲掩杀以为功,可适曰:“此以饥而逃耳,非叛也。”单马出诘之曰:“尔辈何至是,不为父母妻子念而甘心为异域鬼耶?”皆回面声喏,流涕谢再生,各遣归。羌、夏人十万入寇,可适先得其守烽卒姓名,诈为首领行视,呼出尽斩之,烽不传,因卷甲疾趋,大破之。论前后功,至成州团练使。渭帅章楶合熙、秦、庆三道兵筑好水川,命总管王文振统之,而可适为副。熙州兵千人失道尽死,文振归罪于可适,楶即下之吏,宰相章惇欲按军法,哲宗不许,犹削十三官而罢。嵬名阿埋、昧勒都逋,皆夏人桀黠用事者,诏可适密图之。会二酋以畜牧为名会境上,可适谍知之,遣兵夜往袭,并俘其族属三千人。迁可适东上阁门使,真拜和州防御使。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夏人扶老挟稚,中夜入州城,明日俘获甚夥,而庆兵不至,乃引还。诏使入觐,帝以传策访焉,对曰:“得之易,守之难,当先侵弱其地,待吾藩篱既固,然后可图。”帝曰:“卿言是也。”进步军都虞候。俄知卫州。转运使请于平夏、通峡、镇戎、西安四寨分筑场圃,置刍粟五百万,可适以费大难之,又欲借车牛以运,及致十万斛于熙河,皆戾其意,乃中以疑谤,召为佑神观使。明年,复以为渭州,数月而卒,年六十一。
(选自《宋史·折可适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
B.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
C.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
D.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未冠指未行冠礼,即未满十八岁,古礼男子年满十八就束发加冠,表示已成年。
B.宰相是指辅佐皇帝执政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具体官名随朝代更替而不同。
C.中夜为六时之一,又叫夜半,指晚上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这段时间。
D.入觐最早指古代诸侯于春季入朝觐见天子,后来泛指地方官员入朝觐见帝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折可适天资不凡,很早崭露头角。他勇力过人,被人赞叹为天生将才。出征塞外,就斩下轻视他年轻的敌军骑兵首级,夺取战马,声名远播。
B.折可适有勇有谋,常常出奇制胜。羌、夏军队大举入侵,他先用计除掉敌军守烽火的士兵,使得烽火无法传递,再乘机快速进兵,大败敌军。
C.折可适心地仁慈,理解士兵疾苦。米脂作战期间,士兵千余人聚集闹事,有人想全部杀掉这些士兵博取功名,他疼惜士兵的家人保护了他们。
D.折可适任职卫州,因公遭人嫉恨。转运使请求在四个地方修建仓库储粮,他因为费用太大而反对,结果遭转运使中伤,被召回朝廷任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二酋以畜牧为名会境上,可适谍知之,遣兵夜往袭,并俘其族属三千人。
(2)对曰:“得之易,守之难,当先侵弱其地,待吾藩篱既固,然后可图。”
10、根据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们将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叫作“碎片化阅读”。今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某史学博士: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某诗人: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某学者:我不排斥碎片化阅读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某政协委员:《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
你怎样看待“碎片化阅读”?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与态度。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