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B. 庠序:古代地方办的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C. 孝悌:孝,敬爱兄长;悌,孝顺父母。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D. 六畜:指马、牛、羊、猪、狗、鸡等六种家畜,又称 “六牲”;也泛指各种家畜。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了一个小时赶到了大坝。
B. 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瓷的细腻秀美,古玉的丰腴有泽和古钱的斑驳陆离吧。
C. 我们既不应该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该轻易的满足自己的成绩。
D.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领导们大多摒弃了过去在主席台上大讲特讲的习惯,而是深入到群众中去座谈,让群众洗耳恭听。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黛玉来看宝玉,晴雯不给开门,又看到宝钗从宝玉房中出来,心中不忿回家依栏闷坐,二更方睡。
B.一日午后,宝玉看到蔷薇架下芳官划蔷字,产生同情恻隐之心;片云致雨,自己已湿,尚思女孩。宝玉淋雨回家踢了袭人一脚,袭人晚上吐血。
C.探春托宝玉在外买一些新奇又不俗气的小玩意儿。她主动提出要给宝玉作鞋作为回报,但宝玉怕赵姨娘抱怨就拒绝了。
D.宝玉到冯紫英处与薛蟠等饮酒行令。宝玉和琪官互赠礼物。琪官把前日北静王送的松花绿汗巾赠与宝玉;宝玉把袭人的大红汗巾送与琪官。
E.贾母率众人到清虚观打醮看戏,张道士趁机为宝玉作媒。第二天,宝、黛为这事闹别扭,宝玉砸玉,黛玉“剪穗”。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5、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于是余有叹焉
B.然秦以区区之地/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吾属皆且为所虏
D.非及向时之士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加快,大众居民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夜间消费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近年来,不断有经济学家通过城市夜间灯光的变化作为衡量国家、城市是否繁荣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夜间消费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城市夜间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夜市,而是一种基于时段性划分的经济形态,一般指从当日下午6 点到次日凌晨6 点所发生的三产服务业方面的商务活动, 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在第二时空的进一步延伸,其业态囊括晚间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等。
夜间经济的概念针对的是现代城市,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需要更多时间、空间来释放压力。白天忙于工作,使许多人把购物和休闲时间转移到晚上,夜间维度的经济发展已成为整个城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空间。同时,也具有一系列的社会效益,对城市社会的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如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经济收入等。
(摘自腾讯网 2019 年 2 月《崛起的夜间经济》)
材料二:
夜经济,消费的是金钱,也是时间。从三四十年前的伦敦、巴黎到纽约、东京,到今天的北上广深,“夜经济”是经济社会繁荣的产物,是劳动者闲暇时间增加的结果。依托现代劳动休息制度,“夜经济”是休息日消费方式的纵深化,不是“熬夜经济”。
夜经济、夜生活,从欧美日到中国,都不是对工作不闻不问、对休息不管不顾。各国“夜经济”高峰总体上与周末、节假日高度重合。“夜经济”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进步、劳动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当生产线取代手工作坊,收割机取代了镰刀,人们就有更多闲暇时间。20世纪70年代,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上升后,国民幸福感不升反降,被称为”收入——幸福悖论”。经济学家计量分析休闲时间与产业效率相关性之后,各国开始大力推动休假制度改革,保护劳动者休息权利,倒逼劳动效率提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人民群众闲暇时间持续增加。2019年,我国法定节假日115天,占全年时间的31%,一年之中,三分之一时间,我们可以享受夜生活、体验夜文化、拉动“夜经济”。这是与传统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不同的工作生活表,既扩大了假日经济的广度,也推动了假日生活的深度。向时间深度要潜力,鼓励夜生活、拓展夜文化、发展“夜经济”,是合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
(摘自2019年8月新华时评《“夜经济”不是熬夜经济》)
材料三:
材料四:
夜经济,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有研究者发现,全国夜间经济消费东西差异明显,北京与东南沿海最活跃。这对于忙着引才的各地,或许也构成启示:既然年轻人喜欢夜经济,那么打造更有吸引力的城市夜经济,培育更适合年轻人居住的休闲环境,也能成为一种“软实力”。当然,点亮城市的灯光,更要做强夜经济的产业基础,这是因为,夜经济的繁荣说到底是以第三产业的发达为支撑的。因此,我们既需要在城市发展中积极引导,也要给予各种业态充分的生长空间。
夜经济,也需要城市治理升级。比如,公共交通的运营时刻与便利程度直接影响人们的夜间出行。不论是消费者,还是餐饮、休闲领域的服务人员,都仰赖便利的公共交通。如果他们都不得不赶着时间回家,夜经济便无从谈起,这是需要十分注意的一个细节。除此之外,治安状况和停车便利程度等,也都是提升夜经济品质的必需品。最近,上海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了“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这意味着夜经济的城市竞争,正进一步拓展到治理层面。
一方面,夜经济需求比想象的更旺盛,增长潜力十分巨大;另一方面,诸多有价值的商业与文化资源,还有待激发。在餐饮消费、购物消费与城市灯光秀之外,如何给消费者创造更加多元、差异的夜间消费场景,或将成为城市竞争的一条新赛道。
(摘自《人民日报》2019 年 6 月《夜经济成为城市”软实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现代城市而言的夜间经济是城市服务业在第二时空的延伸,对城市社会健康运行意义重大。
B.许多国家为平衡发展“夜经济”和鼓励人们努力工作、好好休息之间的矛盾,让“夜经济”高峰总体上与周末、节假日高度重合。
C.材料三显示。2019年中国整体对夜经济的发展持支持态度,网络口碑较好,中国网民对夜经济的关注集中在“夜游”“夜市”“商圈”等等词汇。
D.打造更有吸引力的城市夜经济,培育更适合年轻人居住的休闲环境,就能成为一种“软实力”,从而吸引到更多年轻的人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夜间经济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夜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夜经济的发展将成为整个城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空间。
B.“夜经济”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很多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告诉我们,人均收入上升不一定就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C.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充裕的假日时间,让我国人民可以享受与传统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不同的工作生活,去体验夜文化、拉动“夜经济”。
D.因为夜经济的繁荣终究要以第三产业的发达为支撑,所以发展夜经济不仅要点亮城市的灯光,更要做强夜经济的产业基础。
【3】请结合材料。为了更好地发展“夜经济”,我们还要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兰亭集序》中展现王羲之在聚会上遍观宇宙天地的寥廓繁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摸鱼儿·海棠
刘克庄①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潘令②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③飞仙,石湖④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漫⑤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注:①刘克庄:南宋后期词人,为人耿介,不为当政者所容。本词作于词人罢职十年期间。②潘令:指西晋文学家潘岳,曾任河阳令,其人以“叹老”著称,亦有“爱花”美誉。③玉局:指北宋文学家苏轼。苏轼晚年曾挂名主管玉局观,有咏海棠诗作多篇。④石湖:指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乃其自号,有咏海棠诗作传世。⑤漫:莫,不要。
【1】下列对词作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霜点鬓”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鬓微霜”都写出了词人两鬓已白的老态。
B.“怅玉局飞仙”三句,词人怅恨苏轼、范成大已逝,无人再有佳句歌咏海棠的神韵气质了。
C.词中“无聊赖”与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中的“无赖”一词语义相近。
D.本词写海棠初开、盛开、行将凋零的过程,想象花落叶茂之景,写尽了作者对海棠的深情。
【2】《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也曾经吟咏过海棠,其中一位才女的海棠诗作被评为“含蓄浑厚”。“珍重芳姿昼掩门”可以看出她恪守封建妇德,对自己豪门千金的身份十分矜持的态度。“洗出胭脂影”“招来冰雪魂”,都与她的结局有关:前者通常是丈夫不归,妇女不再修饰容貌的话;后者则说冷落孤寂。这位才女是:
A.史湘云 B.林黛玉 C.薛宝钗 D.贾探春
【3】结合词作内容,说说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杨愔,字遵彦,弘农华阴人。愔儿童时,口若不能言,而风度深敏,出入门闾,未尝戏弄。六岁学史书,十一受《诗》《易》,好《左氏春秋》。愔一门四世同居,家甚隆盛,昆季就学者三十余人。学庭前有柰树,实落地,群儿咸争之,愔颓然独坐。其季父暐适入学馆,见之大用嗟异,顾谓宾客日:“此儿恬裕,有我家风。”及长,风神俊悟,容止可观。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
孝昌初,其父津为定州刺史,愔亦随父之职。以军功除羽林监,赐爵魏昌男,不拜。及中山为杜洛周陷,全家被囚絷。未几,洛周灭,又没葛荣,荣欲以女妻之,又逼以伪职。愔乃托疾,密含牛血数合,于众中吐之,仍佯喑不语。荣以为信然,乃止。
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①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神武愍之,恒相开慰。及韩陵之战,愔每阵先登,朋僚咸共怪叹曰:“杨氏儒生,今遂为武士,仁者必勇,定非虚论。”
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愔遂弃衣冠于水滨若自沉者,变易名姓,潜之光州,因东入田横岛,以讲诵为业。神武知愔存,遣愔从兄宝猗赍书慰喻,仍遣光州刺史奚思业令搜访,以礼发遣。神武见之悦,委以重任,妻以庶女。及居端揆,权综机衡,千端万绪,神无滞用。自居大位,门绝私交。轻货财,重仁义,前后赏赐,积累巨万,散之九族,架箧之中,唯有书数千卷。
乾明元年二月,为孝昭帝所诛,时年五十。
(节选自《北齐书·杨愔传》,有删改)
(注)①燎:祭祀的名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
B.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
C.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
D.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秦代居于里门之右的是贫苦百姓,故“闾右”常用来代指贫苦人民。
B.《左氏春秋》,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古代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C.爵,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袭爵”则是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
D.从,指堂房亲属,如“从兄”就是指比自己年长的伯叔之子,即堂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愔年少沉稳。他小时候恬淡文静,从未做过顽皮的事,看见其他孩子争抢果实,他一动不动,此举受到叔父的赞扬。
B.杨愔颇有智谋。他的堂兄被杀,于是他也因到底心中害怕郭秀陷害自己,便把自己的衣服帽子扔进水中假装投水自尽,然后改变姓名,隐居起来。
C.杨愔有治国之才。他被皇帝委以重任,在执掌国家大政要务期间,虽然事情千头万绪,但他都用心把它们安排得井井有条。
D.杨愔重义轻利。他在任职期间没有凭私人之交办过事,朝廷给了他很多赏赐,他就把赏赐分给族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
(2)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
10、作文
“慎独”一词来自《礼记·中庸》中的一句“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从最隐蔽、最细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君子要学会慎独。
请结合自己这一段特殊时期的生活和学习,谈谈你对“慎独”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