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下面对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首二句登楼即景: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登最高之楼;望最远之处,高瞻远瞩,气象万千。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六句的豪情壮志、无穷感慨都由此生发。
B.三、四句反用典故。贾谊献策之日,王粲作赋之年,都与作者一般年轻。贾谊上《治安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王粲依刘表,寄人篱下。用两位古人的古事,比拟自己的忧时羁旅之感,十分贴切。
C.五、六句抒写志趣。范蠡佐越王勾践,“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见《史记•货殖列传》)。意谓: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头飘白发之日,身入扁舟。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情怀。
D.七、八句借助庄子寓言,自比为鹓雏,将猜忌者比为腐鼠。不但表露他不汲汲于荣利的猖介品质,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李清照是研究金石学、文化史的,她当然知道从夏商到宋,女子有才藻、有著作的 ,而词艺绝高的也只有她一人。都说物以稀为贵,而她却被看作异类,是叛逆,是多余。她环顾上下两千年, ,相知有谁?李清照是一个被封建社会役使的歌者,她本在严妆靓容地侍奉着这个社会,但忽然想到她所有的追求都已失落,她所歌唱的无一实现,不由得一阵 ,只好“佯说黄花与秋风”。
A. 寥若晨星 凄风苦雨 辛酸 B. 寥若晨星 风雨如晦 心酸
C. 吉光片羽 风雨如晦 辛酸 D. 吉光片羽 凄风苦雨 心酸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请以战喻:比喻 王无罪岁:犯罪
B. 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假舟楫者:借助
C.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喜爱 收天下之兵:军队
D. 士大夫之族:家族 君子不齿:并列、排列
4、下面对相关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中的文章不相连属,但言简意赅,含蓄凝练。《孟子》中的文章感情强烈,气势丰沛,善于雄辩。
B. 杜甫的《登高》,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肃天下的动人图景,“无边”“不尽”使诗的意境广阔深远,气象万千,也是诗入内心的激荡与感慨的形象表达。
C. 白居易在《琵琶行》的结尾自伤身世,自觉和琵琶女颇多相似,而且二人一个善写诗,一个能读懂;一个会弹奏,一个能欣赏,所以有相见恨晚之感。
D. 《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的视角,让读者认识了贾家的一系列重要人物,在写法上有详有略,有群像描写也有重点刻画,其中对贾宝玉的出场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5、下列各项中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以伐为?
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C.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D.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女人与花朵
迟子建
①大约没有女人不爱花的。
②在爱花上,乡下女人比城里女人要运气多了。她们可以在自己的田园上种植花卉,譬如在窗前种上一排金灿灿的向日葵,在墙角种上开喇叭花形状的爬山虎,在花圃的边缘种上风风光光的矢车菊。这样的花朵,总是与风雨同呼吸。它们最能真切地感受到阳光的照拂,能够感受到蝴蝶与蜜蜂的触角抚弄它们时的那种甜蜜的疼痛。
③城里的女人怎么养花呢?她们没有自己的土地,至多不过在阳台上养些盆花,杜鹃啦,茉莉啦,菊花啦或者含笑、玻璃翠、月季等等。这些花也会开,但由于没有开在户外,总给人一种贫血的感觉,往往是才开两三天,花朵就不精神了。而乡下女人种的那些花,根本不用侍弄,它们开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的。即便是有鸡或狗刨了它的根,或者是狂风吹弯了它的腰,它也能顽强地继续开着花朵。
④能养盆花的城里女人算是幸运的。这样的人家多半人丁兴旺,因为养花缺不了水,而浇水是需要人的。对于那些经常外出的人家来讲,只能养从花店买回来的花了。不然你在家摆了几盆花,一个月外出回来后,会发现它们枯死在盆中,看上去像一团垃圾。
⑤花店里的花,普通的如康乃馨和剑兰,稍好一点的是玫瑰和百合,名贵的当属马蹄莲和郁金香。养这样的花一定要透明的玻璃花瓶,能清楚地看到水的位置、水中碧绿的茎叶等等。如果用密不透光的瓷瓶,看不到茎,养在其上的花朵就给人一种突兀感。不过这样的花即便天天剪枝和换水,也不如开在大地的花来得持久。玫瑰三四天就会蔫软,百合开得再长也超不过一星期,康乃馨如果侍弄好了倒能开个十天左右,不过你天天剪枝,最后把她剪得瘦小伶仃,茎短了,叶子少了,一堆光秃秃的花簇拥在一起,实在没什么美感了。其实赏花不单单看花朵本身,也要看它的茎和叶子。所以古人写那些赏花的句子,极少对着居室里的花朵抒发感情的。他们大多去花园或者荒野里赏花,这样的花有了草或者山的映衬,有了月光的点缀,有了流水的烘托,才有了灵性和美感。比如白居易《忆江南》中的“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苏轼《望江南》中“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黄庭坚《水调歌头》中的“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等等。没有一个不是在大自然中抒发对花的情感的。如此说来,居室里的花朵是可怜的,它们没有清风明月的抚慰,呼吸的是室内缺氧的污浊的空气,感受到的是透过玻璃窗疲惫地钻进来的阳光,吸吮的是带着漂白粉气息的自来水,它们的哀愁又有谁知道呢?我们这些爱去买花的城里女人,也许正是用花儿的哀愁来给自己换来愉悦的心境。
⑥女人爱花,是天性使然。我觉得花也是母性的,它水性十足,娇柔、脆弱、艳丽而多情。它的这些特点,是男性们所不能有的。这些花也喜欢女人柔软的手指抚弄它们。而花朵的芬芳也滋养了女人。
⑦我发现,一个地方的花朵的脾性与那个地方女人的脾性有很大关联。比如我的故乡大兴安岭,最常见的一种花是野菊花。这花从夏天一直能开到深秋下霜时节。它朵不大,花心黄黄的,圆圆的,硬硬的,像颗纽扣。而围绕花心的那些匀称、细碎的紫色花瓣,看上去那么密实、浑厚。这花不怕风吹雨打,很皮实,极像我故乡的那些女人,坚强、隐忍、安静而朴素。在南方,我见到最多的一种花是池塘里的荷花,它们看上去滋润、优雅而娇羞,极似那些身姿婀娜的江南女人。
⑧当然,花朵并不都是美好的。也有“恶之花”,有一些漂亮的花确是有毒的。就如同女人群中也有如蝎如虎的人一样。但不管怎么说,世界上有了姹紫嫣红的花朵,有了形形色色爱花的女人,这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
⑨由于爱花,女人还喜欢做一些关于花的美梦。我就曾经在梦中见过比澡盆还要大的桃花,见过能开上百朵花的百合。梦里的花比现实的要火爆多了。
⑩我想花朵也许是女人的灵魂。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城里女人在养花上是没有什么乐趣的,她们没有自己的土地,至多不过在阳台上养些盆花,这些花总给人贫血的感觉。
B.文章第⑦段写到野菊花,目的是要表现所有北方女人的坚强、隐忍、安静和朴素,从而证明一个地方的花朵的脾性与那个地方女人的脾性的关联。
C.文章娓娓道来,既高度赞美了花的美好,女性的善良,又指出了不是所有的花都是值得喜爱的,正如女性也不一定都是善良的。
D.文章托物言志,借描写花朵来寄托作者对人生深刻的感悟,表达了迟子建文字独有的那种淡淡的哀愁。
【2】请鉴赏文章第⑤段划线部分的语言特色。
【3】请简要赏析文章首尾两段。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诗经》中的诗句,借恋人之间的思念,表达对人才的渴求。
(2)《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
(3)《卫风·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女子回忆小时候与男子嬉戏玩要的快乐场景。
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月有感①
[唐]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 ①原诗题目为“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时难”,即指题目中所说的“河南经乱,关内阻饥”,时难年荒导致家业荡然无存。
B.前两联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描写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田园荒芜,骨肉分离。
C.颈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雁”“蓬”人的情感,表现百姓饱受战乱的零落之苦。
D.尾联诗人以真挚的情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愁的图景,创造了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2】“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与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什么异同?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同“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史记·高祖本纪》)
(二)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下列为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B.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C.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D.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然其计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对
B.会项伯欲活张良 动词使动用法,救活
C.头发上指 名词作状语,向上
D.刑人如恐不胜 名词,刑罚
【3】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A.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B.沛公然其计 樊哙侧其盾以撞
C.令子婴为相 窃为大王不取也
D.沛公以樊哙、张良故 以待大王来
【4】翻译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1)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
(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高薪高福利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加强管控娱乐圈某些“明星”动辄上千万的片酬!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国之栋梁!——李兰娟
②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
③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傅雷家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从一个角度或整体角度出发,解读材料,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