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函数,将其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
的图象,若函数
为偶函数,则
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2、复数z1=3+i,z2=1-i,则z=z1·z2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已知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且
,则首项
( )
A.41
B.43
C.-39
D.-43
4、命题“”的否定是( )
A. B.
C. D.
5、已知函数,则
( )
A.2
B.
C.
D.3
6、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B.
C.
D.
7、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
A.
B.20
C.
D.30
8、已知函数,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的最小正周期为
B.曲线关于直线
对称
C.在
上单调递增
D.方程在
上有4个不同的实根
9、某面粉供应商所供应的某种袋装面粉质量服从正态分布(单位:
)现抽取500袋样本,X表示抽取的面粉质量在
的袋数,则X的数学期望约为( )
附:若,则
,
A.171 B.239 C.341 D.477
10、对于二维码,人们并不陌生,几年前,在门票、报纸等印刷品上,这种黑白相间的小方块就已经出现了.二维码背后的趋势是整个世界的互联网化,这一趋势要求信息以更为简单有效的方式从线下流向线上.如图是一个边长为2的“祝你考试成功”正方形二维码,为了测算图中黑色部分的面积,在正方形区域内随机投掷200个点,其中落入黑色部分的有125个点,据此可估计黑色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11、在一次学校组织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中,甲乙丙三个小组参加比赛,比赛共分两个阶段,每一题答对得5分,不答得0分,答错扣3分已知甲组在第一阶段得分是80分,进入第二阶段甲组只答对了20道题,则下列哪一个分数可能是甲组的最终得分
A.195
B.177
C.179
D.178
12、对于实数,
,若
或
,则
是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3、已知全集,集合
,则
( )
A.
B.
C.
D.
14、已知函数,则
( )
A.5
B.
C.
D.
15、准确表达“0是自然数,直线a在平面内”的是( )
A.,
B.
,
C.,
D.
,
16、已知,且
,则
,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在用反证法证明时,假设应为_______.
17、设抛物线y2=2x的焦点为F,准线为,弦AB过点F且中点为M,过点F,M分别作AB的垂线交l于点P,Q,若|AF|=3|BF|,则|FP|•|MQ|=_____.
18、对于大于1的自然数,其三次幂可用奇数按一下方式进行“分裂”:
,
,
,…,对此,若
的“分裂数”中有一个是2019,则
__________.
19、设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P是双曲线C右支上一点,若
,则
的面积为_______.
20、定义一种集合运算{x|
且
},
设M={x||x|<2},N={x|},则
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
21、从6男2女共8名学生中选出队长1人,副队长1人,普通队员3人,组成5人服务队,要求服务队中至少有1名女生,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选法(用数字作答)
22、已知下列等式成立:,
,
,……由此请你猜测等式
(m、n均为正整数)中
为________.
23、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1:3:4,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6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________名学生.
24、已知函数 ,若函数
有四个不同的零点,则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25、已知,
,且
,则
的最小值为______.
26、已知函数.
(1)若f(x)在(1,+∞)上单调递减,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a=2,求函数f(x)的极小值.
27、已知是等比数列,
,且
,
.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
的前n项和
.
28、某研究机构对某校高二文科学生的记忆力和判断力
进行统计分析,得下表数据.
6 | 8 | 10 | 12 | |
2 | 3 | 5 | 6 |
(1)请画出上表数据的散点图;
(2)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关于
的线性回归方程;
(3)试根据(2)中求出的线性回归方程,预测记忆力为14的学生的判断力.
(参考公式:其中)
29、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为庆祝建军节,某校举行“强国强军”知识竞赛,该校某班经过层层筛选,还有最后一个参赛名额要在A,B两名学生中间产生,该班委设计了一个测试方案:A,B两名学生各自从6个问题中随机抽取3个问题作答.已知这6个问题中,学生A能正确回答其中的4个问题,而学生B能正确回答每个问题的概率均为,A,B两名学生对每个问题回答正确与否都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
(1)求A恰好答对两个问题的概率;
(2)求B恰好答对两个问题的概率;
(3)设A答对题数为X,B答对题数为Y,若让你投票决定参赛选手,你会选择哪名学生?请说明理由.
30、已知,试证明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