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广西玉林2025届高二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时代的到来,阅读变得越来越方便,数字潮流 ,但改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阅读。数字阅读将促进用户体验的进一步提升、文化交融的进一步加速、阅读服务的进一步 ,全场景沉浸式的数字阅读更将带来更加   的精神食粮,使读者随时、随地、随身、随心获取专业优质的阅读内容。

    A.势不可挡   精细 丰富多彩 B.势如破竹   精致 琳琅满目

    C.势如破竹   精细 琳琅满目 D.势不可挡   精致 丰富多彩

  •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个人掌握的成语数量和文化水平成正比,学习成语需要细水长流

    ②贵州见证了大数据的蓬勃发展,东北老字号沈阳机床的发展完全可与之并驾齐驱,也踏上了智能制 造的快车道。

    口传心授是读诗的重要方法,因此初学者最好能够多多朗诵,并能在朗诵过程中用心体会诗词中蕴 含的奉富意蕴。

    ④在芜湖一家坚果公司“双 11”誓师大会上,员工声嘶力竭的呐喊传达着今年“双 11破五亿”的壮志。

    ⑤从诗歌的风格看,李白的俊逸、杜甫的沉郁。白居易的平白质朴、王维的清新自然,实在各有千秋

    ⑥优秀的小说作家不仅要有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感受能力,而且要有向壁虚构的能力。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该部新编历史题材京剧别出机杼,以建安时代为大背景,紧紧围绕蔡文姬的婚烟情感波澜展开情节,刚一搬上银幕就得到观众极高的评价。

    ②2018年的中国书画艺术市场与艺术品市场一样,将会是各种力量角逐,市场的发展状态与趋势更加不分轩轾

    ③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曙光,原来那种因房价飞涨而造成的不温不火的局面有望得到有效的扭转。

    ④在民殷国富的大背景下,轰-6K改装工作进展神速,刘锐与战友共同完成了新机首次投实弹以及极限坡度验证等重难点课目。

    ⑤小段的花鸟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以生活破传统笔墨之窠臼,画理画法严谨,画意境界深远,积极向上,刻鹘类鹜,形象逼真。

    ⑥他非常注意体验生活、深入生活,接的每一部戏,都要潜心研读剧本,反复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挥洒自如,演绎了众多观众喜欢的角色。

    ⑦继“中国诗词大会”后,央视新播节目“经典咏流传”亦步亦趋,将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相结合,令人大饱耳福。

    ⑧“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如同空谷足音,值得全世界侧耳倾听。

    A. ①②③⑤

    B. ③④⑤⑧

    C. ②⑤⑥⑦

    D. ①④⑤⑥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当然,作为一位普通女性,对于丈夫莫扎特的伟大,她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只是后来从社会上许多人的态度中,她才__________。

    ②和朋友闲聊到极具攻击性和破坏性的西洋剑时,李小龙__________:“原来,中国剑术最有效、最具破坏性的技巧可能就是‘截击’!”

    ③如果你有时情绪烦躁,心境抑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_____,怡然自得,物我两忘。

    A. 茅塞顿开 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

    B. 恍然大悟 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

    C. 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 茅塞顿开

    D. 豁然开朗 恍然大悟 茅塞顿开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星火志愿服务协会举行新年登山活动,志愿者不畏严寒,一路欢歌笑语,体验着登高徒步之乐,消除了登高自卑之感。

    ②有些企业视污染处理为负担,为降低成本并躲避当地监管,选择异地偷排,如此以邻为壑的做法,最终危害的是全社会。

    ③这种绝对平均主义虽然充满着诱人的理想色彩,又有反对封建农奴制的革命性质,但归根结底只能是空中楼阁

    ④最美乡村教师蒋国珍用平凡的生活点亮希望,他没有高颜值,也没有高薪资,但是他的教育大情怀,令人荡气回肠

    ⑤有人多次为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⑥十八大以来的每一份巡视通报,不但闪烁着惩前毖后的利剑锋芒,而且以药石之言体现着治病救人的良苦用心。

    A. ①②⑥   B. ③④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钱钟书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古代诗人像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归去来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这个分别,不但是住在屋里的人的看法,有时也适用于屋外的来人。一个外来者,打门请进,有所要求,有所询问,他至多是个客人,一切要等主人来决定。反过来说,一个钻窗子进来的人,不管是偷东西还是偷情,早已决心来替你做个暂时的主人,顾不到你的欢迎和拒绝了。缪塞(Musser)在《少女做的是什么梦》那首诗剧里,有句妙语,略谓父亲开了门,请进了物质上的丈夫(materielepoux),但是理想的爱人(ideal),总是从窗子出进的。换句话说,从前门进来的,只是形式上的女婿,虽然经丈人看中,还待博取小姐自己的欢心;要是从后窗进来的,才是女郎们把灵魂肉体完全交托的真正情人。你进前门,先要经门房通知,再要等主人出现,还得寒暄几句,方能说明来意,既费心思,又费时间,哪像从后窗进来的直捷痛快?好像学问的捷径,在乎书背后的引得,若从前面正文看起,反见得迂远了。这当然只是在社会常态下的分别,到了战争等变态时期,屋子本身就保不住,还讲什么门和窗!

    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门,而不开窗的屋子我们还看得到。这指示出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屋子的本意,只像鸟窠兽窟,准备人回来过夜的,把门关上,算是保护。但是墙上开了窗子,收入光明和空气,使我们白天不必到户外去,关了门也可生活。屋子在人生里因此增添了意义,不只是避风雨、过夜的地方,并且有了陈设,挂着书画,是我们从早到晚思想、工作,娱乐、演出人生悲喜剧的场子。门是人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屋子本是人造了为躲避自然的胁害,而向四垛墙、一个屋顶里,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它,给人利用,好比我们笼络野马,变为家畜一样。从此我们在座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明,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所以,人对于自然的胜利,窗也是一个。不过,这种胜利,有如女子对于男子的胜利,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让步——人开了窗让风和日光进来占领,谁知道来占领这个地方的就给这个地方占领去了!我们刚说门是需要,需要是不由人做得主的。譬如饿了就要吃,渴了就得喝。所以,有人敲门,你总得去开,也许是易卜生所说比你下一代的青年想冲进来,也许像德昆西《论谋杀后闻打门声》所说,光天化日的世界想攻进黑暗罪恶的世界,也许是浪子回家,也许是有人借债(更许是讨债),你愈不知道,怕去开,你愈想知道究竟。愈要去开。甚至每天邮差打门的声音,他使你起了带疑惧的希冀,因为你不知道而又愿知道他带来的是什么消息。

    门的开关是由不得你的。但是窗呢?你清早起来,只要把窗幕拉过一边,你就知道窗外有什么东西在招呼着你,是雪,是雾,是雨,还是好太阳,决定要不要开窗子。

    (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由春天入笔,引出“窗子”话题,在作者看来,屋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和给太阳晒的懒洋洋的风,连鸟语也琐碎而单薄。

    B.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所欣赏的是阴沉中的一缕阳光,闷郁中的一丝丝光亮。所以,愿独自留屋内,享受如画风景,细品人生滋妹。

    C. 作者引用了陶渊明的诗句来论述窗对屋里的意义,进一步说明门和窗的区别。也就是说,门打开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窗打开的是人的世俗社会。

    D. 钱钟书先生将我们每个人每天必看见的窗户和门的意味写得让人吃惊,独特的视觉和幽默,深刻的思想和生活的情趣就都淋漓尽致了。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门”和“窗”有什么不同?包涵什么深层含义?

    3钱钟书先生带着“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对世道人心发表看法,请从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两方面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借生活琐事设喻,讲述治国之道,齐威王受到启发,广开言路,悬赏令刚一发布,就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

    (2)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对比,对初春的景色大加赞美,认为远远胜过晚春的景色。

    (3)“奇服”是屈原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作者往往用奇特的服饰象征抒情主人公高洁的品质和远大的志向,如:“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批判了“       ”的态度。

    (2)《卖炭翁》中的卖炭翁怕冷又希望冷,“   ”写出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认为那些孩子的老师与他界定的老师在职责上还有差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国忠君是边塞诗歌的主旋律。在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誓死报效国家的一腔赤诚。

  •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② 陛下亦宜自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追先帝遗诏。 (诸葛亮《出师表》)

    ③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_____________,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_______________。(屈原《国殇》)

    ⑤ 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⑥ 四十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重逢画面的设想,寄托了相思之情。

    (2)苏轼在《赤壁赋》中,思考人与天地万物都可永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行路难》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与自信。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乙卯重五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鬓,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乙卯:指1195年,这年陆游71岁,隐居在家乡越州(今浙江绍兴)。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语言平易晓畅,色彩明丽,表现出清旷淡远的风格

    B.颔联、颈联描写了山村端午节俗,吃粽子、插艾束、佩香囊、点朱砂,满溢生活乐趣。

    C.“日斜吾事毕”一句中,“日斜”暗指南宋王朝国势之危殆, “吾事毕”三字正写出诗人无路请缨、功业成空的无奈。

    D.尾句 “一笑”二字,透露出诗人旷达之气,颇有“慷慨心犹壮”之意。

    (2)简析“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两句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3)简要分析 “榴花忽已繁”一句中“忽”“繁”二字的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少贫贱,好学。值乱,不能安业,每动止,画地书空,寓所习,卒以通博闻。武德初,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上疏有所论奏,仁轨见其稿,为窜定数言。瑰惊异,赤牒补息州参军。转陈仓尉。折冲都尉鲁宁者,豪纵犯法,县莫敢。仁轨约不再犯,而宁暴横自如,仁轨榜杀之。州以闻,太宗曰:“尉而杀吾折冲,可乎?”召诘让。仁轨对曰:“宁辱臣,臣故杀之。”帝以为刚正,更咸阳丞。贞观十四年,校猎同州。时秋敛未讫,仁轨谏曰:“今兹澍泽沾足,百谷炽茂,收才十二。常日赘调,已有所妨。又供猎事,缮桥治道,役虽简省,犹不损数万。少延一旬,使场圃劳,陛下六騑徐驱,公私交泰。”玺书褒纳。累迁给事中。为李义府所恶,青州刺史。显庆五年,伐辽,义府欲斥以罪,使督漕,而船果覆没。坐免官,白衣随军。总章元年,为熊津道安抚大使,兼浿江道总管,副李勣讨高丽,平之。咸亨五年,为鸡林道大总管,东伐新罗。仁轨率兵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吐蕃入寇,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武后临朝,复拜左仆射。太孙废,仁轨专知留守事。上疏辞疾,因陈吕后、禄、产祸败事以规后,后遣武承嗣玺书慰勉。仁轨虽责显,不自矜踞,接旧故如布衣时。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肋使引决。及拜大司宪,异式尚在,不自安,因醉以情自解。仁轨持觞曰:“所不与公者,有如此觞。”后既执政,荐为司元大夫。其宦由州县至宰辅,善致声誉,得吏下欢心。卒年八十五。诏百官赴哭。

    (节选自《新唐书·刘仁轨传》)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豪纵犯法,县莫敢   屈:屈从

    B. 少延一句,使场圃   毕:完成

    C. 仁轨率兵瓠芦河   绝:横渡

    D. 后遣武承嗣玺书慰勉   赍:携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赤牒,唐代临时授官的一种文书。任瑰对刘仁轨大加赞赏,为他临时补官。

    B. 补,指在原有官职上补授新的官职;擢,指提升官职;出,则指出任官职。

    C. 青州,古九州之一,在今山东省。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

    D. 台,文中指御史台。与“阁”连用,合称“台阁”,汉以后泛指中央机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仁轨勤奋好学,嫉恶如仇。年轻时在劳动之余,刻苦学习,终成博学之人;对于骄狂放纵的折冲都尉,他先劝说后杀死,得到皇帝提拔。

    B. 刘仁轨心系百姓,敢于直谏。皇帝准备打猎,他敢于扫皇帝的兴致,以秋收刚刚开始为由,请求皇帝取消扰民行动,皇帝对他大加赞赏。

    C. 刘仁轨善于作战,忧心国事。他平定高丽、讨伐新罗、抵御吐蕃,立下了不少战功。面对武后专权,他用汉朝吕后的故事加以规劝。

    D. 刘仁轨为人低调,宽容大度。他对待亲朋故旧如同从前,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御史,能够不计前嫌。他为官多年,赢得了下属的拥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供猎事,缮桥治道,役虽简省,犹不损数万。

    (2)及拜大司宪,异式尚在台,不自安,因醉以情自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

    这封感动中国的遗书是抗日烈士赵一曼赴刑场前给儿子的绝笔信。寥寥150多字,有家国情怀、忠贞信仰、无畏气概、慈母大爱、不言之教……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