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广西玉林2025届高二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篇领导讲话,何以在庙堂和江湖之间引发同频震荡?仅仅是文风,就让习惯了四平八稳、起承转合官样文章的山东群众惊掉了下巴。

    ②对于恶搞经典行为,必须认识到其浅薄和无趣,需要金刚怒目,更需要大张挞伐,以春风化雨、久久为功的经典教育将人们引至高远境界。

    ③“冰花男孩”王福满顶着一头风霜上学的照片引发热议,也引发人们对“施恩”式扶贫方式的思考:如何避免那种居高临下的探访慰问?

    ④在这场荡气回肠的决赛中,哈勒普展现了她钢铁般的意志,但连场的恶战让这位罗马尼亚姑娘心劳日拙,连续的厮杀严重透支了她的体力。

    ⑤山东人聊以自慰的经济总量,虽然还能勉强维持全国第三,但经济总量也岌岌可危,已经被广东、江苏甩得很远,且“追兵越来越近”。

    ⑥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各地干部群众表示,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奏好全省动能转换同心曲。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 2、填入了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观念在西方文化中是如此深入人心,思想家们都不愿花气力去讨论这个问题本身,他们讨论最多的是如何去征服和战胜自然。在这方面,对西方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培根的观点。培根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他认为,人们追求科学的目的,为了在争辩中征服对方,为了在行动中支配自然。“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要研究自然,探求自然界的规律。

    A. 甚至   因此   是 也是   /   所以

    B. 以至于 /   不是   而是 但   因此

    C. 乃至 所以 / 更是 只是   可见

    D. 以致 因而 是   而不是 可是   /

     

  • 3、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都要抱着一副“   ”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有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这两层不讲究,社会上多一个讲政治经济的人,便是多一个借党忙官的人;这种人愈多,社会愈趋于腐浊。现在一般借党忙官的政治学者和经济学家以及冒牌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所给人的印象只要一个成语就说尽了——“   ”。

    A. 无论  无所为而为   既然  下里巴人

    B. 只要  无为而无不为   如果  俗不可耐

    C. 只要  无为而无不为   既然  下里巴人

    D. 无论  无所为而为   如果  俗不可耐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A. 中国人的历史知识,多半儿是从“讲史”中得来,有本事、有耐心抱着二十四史读下来的,孤鸾寡鹤

    B. 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以其并六国之威,不惜用销毁兵器的办法消灭“抵抗力”,自以为这样能长治久安,其实是厝火积薪,大乱不远。

    C. 入口处耸立着一座大石牌坊,三重檐歇山顶,高低错落,气势恢弘,主体建筑随着山势层叠而上,使人顿生高岸深谷的庄严感。

    D. 工作中,也有一些干部以谋“巧”为荣,偷奸耍滑,不热衷于脚踏实地干出成绩,却倾心于以表面文章营造歌舞升平的气象。

    E. 宋元时期刊印的古籍当过百万部,迭经社会动荡,兵燹水火之厄,至今天,存世的吉光片羽仅有4000部左右。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今年国务院印发的“大气十条”收官在即,虽然本月全国PM10浓度比十年前同期下降21.5%,但能不能实现既定目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B.2018年1月31日,经过各大媒体平台的宣传报道,让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百年不遇的“超级蓝血月全食”图片或视频刷了屏。

    C.《中国制造2025》提出,未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要坚持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

    D.专家指出,2016年如果说是“统计改革年”,那么2017年就可以说是“统计执法年”,统计的执法落实已经逐渐拉开帷幕。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芒 种

    周海亮

    (1)小满过后是芒种。芒种,该种庄稼了。

    (2)却没有庄稼。土地被炮火翻起一层,又翻起一层。焦土上散落着弹壳,弹片,水壶,断臂,炸烂的脑袋,凌乱缠绕的肠子。远方,有河。河套里,有芦苇。那里不是战场,芦苇半人高,连成了片。

    (3)山子趴在芦苇丛中,听潺潺的水声。他感觉自己就要死了。他受了伤,白森森的腿骨上,落几只贪婪的绿蝇。他抬手去轰,却轰不走。他就不轰了。他不敢碰自己的骨头。

    (4)山子是被打散的。两天前,山子拖一条伤腿,钻进芦苇丛,就一直躲在里面。他听见远处有队伍打过去,几小时后,再有队伍打过去,半天后,又有队伍打过去。终于,枪炮声稀下来,直至沉寂。却不敢爬出去。山子搞不清楚,现在,这里是红区,还是白区?

    (5)离他不远处的芦苇在动,有节奏地,悉悉窣窣,悉悉窣窣。

    (6)山子端起枪,闭上一只眼。手指扣紧扳机。身体绷紧成弓。山子没有开枪。枪膛里只有一颗子弹。山子一直在等。他不敢开枪。芦苇丛很密。他不知道对方是谁,自己人,还是敌人。他终于发现对方的脑袋,看清对方的军装。几乎同时,对方的枪口,几乎顶上他的脑袋。

    (7)山子还是新兵。

    (8)两个人近在咫尺。他们狠狠对视着。对方的枪,几乎触及山子的眉心;山子的枪,几乎碰到对方的牙齿。山子牙关轻颤,听到的却是对方沉重急促的喘息。山子恐惧到极点。他想扣响扳机。可是他想起家乡的妻子。这么近的距离,两个人,必将同归于尽。

    (9)山子不想死。他没有开枪。……

    (10)山子集中意志,盯着对方的脑袋。那脑袋变得模糊,又变得清晰,变得很大,又变得很小,变得很近,又变得很远……。太阳渐渐毒热起来,山子的神志开始恍惚。好几次,他的面前,突然翠绿一片,火红一片,金黄一片,漆黑一片。

    (11)山子决定同归于尽。

    (12)他扣着扳机的手指,慢慢加着力气。

    (13)对方突然笑了。扔下枪。

    (14)那一霎间,山子想扣响他的枪。他认为自己是胜利者。他甚至看到对方的脑袋爆开,溅出红和白的血。可是他的手指突然僵直,不能弯曲。

    (15)对方爬到山子面前,他说,咱们都不是打仗的材料。

    (16)山子的枪,顶着他的嘴。他的口水,将枪口打湿。

    (17)他伤得很重。一条腿肿得很粗。溃烂处流着腥臭的脓液,爬着密密匝匝的蛆虫。 他从山子面前爬过去。爬几步,停下,解开干粮袋,留下一块饼。他说,谢谢。然后,继续爬。

    (18)山子的枪,始终瞄着他,直到他彻底消失在芦苇丛。

    (19)那块饼,救了山子。 ……

    (20)几个月后,打扫战场的时候,山子再一次发现他。他的头歪着,脖子上,两个并排的枪眼。身上到处都是血。血已凝固。他像个千年的陶俑。

    (21)那两枪,也许是战友打的,也许是山子打的。冲锋号响起的时候,山子和他的战友,没一人受伤,他们不需要饼。

    (22)山子想起他爬走时,还说过一句话。山子就哭了。

    (23)他说,今天芒种,咱们该回家,种庄稼了。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杀死山子轻而易举,可是“他”却没有这样做,是因为 “他”认为自己和山子都不是打战的料,都是战争受害者。

    B.文章有许多关于芦苇的描写,如“芦苇半人高,连成了片”是为山子和“他”在芦苇丛中相持等情节做铺垫,使情节设计合理可信。

    C.“他”的饼救了山子,而山子却很可能是杀死他的凶手,可见战争让山子变得冷酷无情。借此展现战争原罪的主题。

    D.小说最后一句中“该回家,种庄稼了”体现“他”对生活朴实而纯净的憧憬,如此淳朴的人成了战争牺牲品,可见战争的罪恶。

    2请简要分析第二自然段划线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小说是以山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的,这种视角的选择有什么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按要求填空。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_____》)

    (3)《鱼我所欲也》中作者先假设为了求生避祸不择手段的做法,然后论述了仁人志士的做法是“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在《道德经》说“千里之行”,要“始于足下”,萄予的《劝学》中,也有以“千里”为目标,从反面强调“积累”重要性的名言:“___________。”

    (2)天宝三载,李白受权臣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际,朋友不惜重金为其饯行,<行路难》中“____________ ”写出宴会盛况;而李白面对奢华盛宴却“_____”,拔剑四顾,心绪茫然。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表达英雄业绩会随时光流逝的一句是“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横线部分。

    (1)《蜀道难》中描写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3)《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儒道两家都用行路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美人为喻,写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作者躬 耕南阳时不求扬名,只愿在乱世中保全性命的心态。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落叶飘零、大江 奔流,抒发了人生有尽、天地无穷的感慨。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到自己有时被老师批评的那一句是 “___________ ”,他的态度是“色愈恭,礼愈至,________ 。”

    (2)韩愈在《师说》中用设问的方式指出不从师的危害,从而说明从师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离骚》中,屈原面对国君昏庸,奸侫当道,小人竞相取悦于人的社会现实以这一句“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信息时代,能力与年龄不再有直接的关系,各行各业涌现了一大批年轻的专家。这可以用《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

    (2)《琵琶行》里琵琶女演奏时,用“___________”的指法弹奏出美妙的《霓裳》和《六幺》,最后,“___________”,使四弦齐响,余味无穷。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出不吸取教训会令人痛惜的观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 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海南岛后,遇赦北还渡海时所作。②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参横斗转”,指时近深夜,点出渡海的时间,又照应诗歌题目。

    B.遇赦北归,诗人回想自身遭际,发出了空有乘桴渡海之意的感慨。

    C.诗人被贬海南蛮荒之地,九死不恨,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贞之情。

    D.诗歌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自然贴切,格调明朗,意蕴深远。

    【2】诗的颔联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②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老子《道德经》)

    1孔子和老子对待百姓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你更赞成谁的主张?请简述理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0年12月21日,《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暂行办法》发布。对此,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指出,生态环境部门将通过监测、评估、强化监督、综合执法等对自然保护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与监管,其中将重点加强对各类涉及自然保护地的自然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修复的监管。

    材料二:

    2016年,31岁的代守扬辞职后专心从事环保工作,到草原上捡垃圾、保护野生动物、进行环保宣传……她发起成立了呼伦贝尔环保志愿者协会,每年开展环保活动近百场。2018年,代守扬发起了“萨茹拉绿色伙伴计划”,希望用10年时间,通过各类环保实践活动,探索出可供更多人参与的环保行动方案。

    材料三:

    长江上游嘉陵江及其支流铊浓度超标事件备受关注。经排查,铊浓度超标事件污染来自嘉陵江两条支流,基本确定甘肃成州锌冶炼厂、陕西略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分别造成嘉陵江支流青泥河、东渡河铊浓度异常。嘉陵江铊超标,不仅直接威胁民众的生命健康,作为流域如此广阔的长江支流,这起污染事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将造成重大影响。

    班级计划举行以“践行环保,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