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近年来,随着国家节约能源政策的提出、一系列的新能源汽车补助政策的出台以及人们环保意识逐步提高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一路暴增。
B.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控制,一些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初见成效。
C. 实施手机支付生态圈建设,将使手机支付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进而形成电子商务双向拉动,线上金融与线下实体的融合对接、并进发展。
D. 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近年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
2、下列对联的内容与括号内的说明,不契合一项是( )
A.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除夕)
B. 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 (清明)
C. 话旧他乡曾作客,登高佳节倍思亲。 (中秋)
D. 千载招魂悲楚仕,万人抚卷叹离骚。 (端午)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申之以孝悌之义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D.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4、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孰与君少长——谁和您比较年龄大小
B.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寻常的老师
C.洎牧以谗诛——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杀
D.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和他徒步登上高山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司是古代的三个官署,在不同的朝代所指不同,五代、北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
B.元祐是古代帝王年号,中国古代常用年号纪年。文中“崇宁”“大观”“庚寅”都是用帝王年号来纪年的。
C.太学是汉代出现的在京师设立的国家最高教育机构,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于国子监。
D.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多指那些不愿“出仕”的人。
6、(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年龄
梁实秋
①从前看人作序,或是题画,或是写匾,在署名的时候往往特别注明“时年七十有二”、“时年八十有五”或是“时年九十有三”,我就肃然起敬。春秋时人荣启期以为行年九十是人生一乐,我想拥有一大把年纪的人大概是有一种可以在人前夸耀的乐趣。只是当时我离那耄耋之年还差一大截子,不知自己何年何月才有资格在署名的时候也写上年龄。我揣想署名之际写上自己的年龄,那时心情必定是扬扬得意,好像是在宣告:“小子们,你们这些黄口小儿,乳臭未干,虽然幸离襁褓,能否达到老夫这样的年龄恐怕尚未可知哩。”须知得意不可忘形,在夸示高龄的时候,未来的岁月已所余无几了。俗语有一句话说:“棺材是装死人的,不是装老人的。”话是不错,不过你试把棺盖揭开看看,里面躺着的究竟是以老年人为多。年轻的人将来的岁月尚多,所以我们称他为富于年。人生以年龄计算,多活一年即是少了一年,人到了年促之时,何可夸之有?我现在不复年轻,看人署名附带声明时年若干若干,不再有艳羡之情了。倒是看了富于年的英俊,有时不胜羡慕之至。
②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其茎部的细胞因春夏成长秋冬停顿之故而形成所谓年轮,我们可以从而测知其年龄。人没有年轮,而且也不便横切开来察验。人年纪大了常自谦为马齿徒增,也没有人掰开他的嘴巴去看他的牙齿。眼角生出鱼尾纹,脸上遍洒黑斑点,都不一定是老朽的征象。头发的黑白更不足为凭。有人春秋鼎盛而已皓首皤皤,有人已到黄考之年而顶上犹有“不白之冤”,这都是习见之事。不过,岁月不饶人,冒充少年究竟不是容易事。地心的吸力谁也抵抗不住。脸上、颈上、腰上、踝上,连皮带肉的往下坠,虽不至于“载跋其胡”,那副龙钟的样子是瞒不了人的。别的部分还可以遮盖起来,面部经常暴露在外,经过几番风雨,多少回风霜,总会留下一些痕迹。
③好象有些女人对于脸上的情况较为敏感。眼窝底下挂着两个泡囊,其状实在不雅,必剔除其中的脂肪而后快。两颊松懈,一条条的沟痕直垂到脖子上,下巴底下更是一层层的皮肉堆累,那就只好开刀,把整张的脸皮揪扯上去,象国剧一些演员化装那样,眉毛眼睛一齐上挑,两腮变得较为光滑平坦,皱纹似乎全不见了。此之谓美容、整容,俗称之为拉皮。行拉皮手术的人,都秘不告人,而且讳言其事。所以在饮宴席上,如有面无皱纹的年高名婆在座,不妨含混的称赞她驻颜有术,但是在点菜的时候不宜高声的要鸡丝拉皮。
④其实自古以来也有不少男士热衷于驻颜。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炼形之家,必就深旷,友飞灵,糇丹石,粒精英,所以还年却老,延华驻采。”道家炼形养元,可以尸解升天,岂只延华驻采?这都是一些姑妄言之的神话。贵为天子的人才真的想要还年却老,千方百计的求那不老的仙丹。看来只有晋孝武帝比较通达事理,他饮酒举杯属长星(即彗星):“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可是一般的天子或近似天子的人都喜欢听人高呼万岁无疆!
⑤除了将要诹吉纳采交换庚帖之外,对于别人的真实年龄根本没有多加探讨的必要。但是我们的习俗,于请教“贵姓”、“大名”、“府上”之后,有时就会问起“贵庚”、“高寿”。有人问我多大年纪,我据实相告“七十八岁了”。他把我上下打量,摇摇头说:“不像,不像,很健康的样子,顶多五十。”好像他比我自己知道得更清楚。那是言不由衷的恭维话,我知道,但是他有意无意的提醒了我刚忘记了的人生四苦。能不能不提年龄,说一些别的,如今天天气之类?
⑥女人的年龄是一大禁忌,不许别人问的。有一位女士很旷达,人问其芳龄,她据实以告:“三十以上,八十以下。”其实人的年龄不大容易隐密,下一番考证功夫,就能找出线索,虽不中亦不远矣。这样做,除了满足好奇心以外,没有多少意义。可是人就是好奇。有一位男士在咖啡厅里邂逅一位女士,在暗暗的灯光之下他实在摸不清对方的年龄,他用臂肘触了我一下,偷偷的在桌下伸出一只巴掌,戟张着五指,低声问我有没有这个数目,我吓了一跳,以为他要借五万块钱,原来他是打听对方芳龄有无半百。我用四个字回答他:“干卿底事?”有一位道行很高的和尚,涅槃的时候据说有一百好几十岁,考证起来聚讼纷纷,据我看,估量女士的年龄不妨从宽,七折八折优待。计算高僧的年龄也不妨从宽,多加三成五成。
⑦人到了迟暮,如石火风灯,命在须臾,但是仍不喜欢别人预言他的大限。邱吉尔八十岁过生日,一位冒失的新闻记者有意讨好的说:“邱吉尔先生,我今天非常高兴,希望我能再来参加你的九十岁的生日宴。”邱吉尔耸了一下眉毛说:“小伙子,我看你身体满健康的,没有理由不能来参加我九十岁的宴会。”胡适之先生素来善于言词,有时也不免说溜了嘴,他六十八岁时候来台湾,在一次欢宴中遇到长他十几岁的齐如山先生,没话找话的说:“齐先生,我看你活到九十岁决无问题。”齐先生楞了一下说:“我倒有个故事,有一位矍铄老叟,人家恭维他可以活到一百岁,忿然作色曰:‘我又不吃你的饭,你为什么限制我的寿数?’”胡先生急忙道歉:“我说错了话。”
【1】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1)有人春秋鼎盛而已皓首皤皤,有人已到黄考之年而顶上犹有“不白之冤”,这都是习见之事。
(2)据我看,估量女士的年龄不妨从宽,七折八折优待。计算高僧的年龄也不妨从宽,多加三成五成。
【2】分析③④⑤段的艺术特色
【3】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个特点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4】结合全文理解划有波浪线的 “能不能不提年龄,说一些别的,如今天天气之类”这句话。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代了曹军战舰连绵、旗帜蔽天的军容。
(2)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用心精一对身体虚弱的蚯蚓产生的结果。
(3)《论语·述而》中形象地表述孔子对富贵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句名篇默写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______?”阐释竭尽心力去做一件事的重要性。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两句写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可以把握。
(3)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比喻论证“学习应当专一”这一观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5)在《诗经•氓》中,男子在与女子结婚之前,求助神灵,验证良缘的句子是 “尔卜尔筮,_____________”表明婚后一切顺利,与下文人物命运形成巨大反差。
(6)李白《蜀道难》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1)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表现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内心宁静的诗句是: , 。
(2)《逍遥游》论小年时,指出有的生命短暂得不足一月的句子是: 。
(3)韩愈《师说》一文中用“ , ”两句批判了士大夫以社会地位为借口而耻于互相学习的心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曾子日:“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______________,不亦重乎?”(《论语》)
(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4)恨相见得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长亭送别》
(5)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2)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3)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________________。 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_____? (《楚辞·渔父》)
(4)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___。滟滟随波千万里,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洋溢着浓厚的、古朴的乡村气息。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广陵赠别
李白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携酒送别,看似平平叙述,实则蕴含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是对友人的重视。
B.颔联通过前后两个细节,刻画了一位俊逸洒脱的诗人形象,给人一种很强的画面感。
C.颈联写景,虚实结合。上句实写眼前所见实景,下句想象友人途中所见之景,是虚写。
D.诗歌语言平实自然,语浅情深。“还”“间”“山”“颜”等字押韵,音韵和谐优美。
【2】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赠别诗中的上品,请指出两诗在情感基调和抒情方式上的相同之处,并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萧复,字履初。生成里,姻从豪汰,以服御舆马相夸,复常衣垢弊,居一室,学自力,非名士夙儒不与游,以清操显。广德中,岁大饥,家百口,不自振,议鬻昭应墅。宰相王缙欲得之,使弟紘说曰:“以君才宜在左右,胡不以墅奉丞相取右职?”复曰:“鬻先人墅以济孀单,吾何用美官,使门内馁且寒乎?”缙憾之,由是废。数岁,改同州刺史,岁歉,州有京畿观察使儲粟,复辄发以贷人,有司劾治,诏削阶,停刺史。或吊之,复曰:“苟利于人,胡责之辞!”久乃拜兵部侍郎。复尝言:“艰难以来,始用宦者监军,权望太重,是曹正可委宫掖事,兵要政机,叵使参领。”帝不听。又言:“陛下厥初清明,自杨炎、卢杞放命秽盛德,播越及兹。今阽于危,当惩乂前败。”杞对上或谄谀阿匼,复厉言:“杞词不正!”帝色胎,谓左右曰:“复慢我。”因诏复充山南、江淮、湖南、岭南等道宣抚、安慰使。初,淮南陈少游左附李希烈,而张镒判官韦阜杀郊、陇叛卒,不应楚琳。复还执政,建言:“陛下反正,功臣已贵矣,唯甄善汰恶为未明。少游位将相,首臣贼,皋名浅官下,独挺挺抗忠。如以皋代少游,则天下瞭然知逆顺之理。”帝许之。复出,中官马钦绪揖宰相刘从一,附耳语,既而从一密谂复曰:“有诏与公议向所奏,不欲李勉、卢翰闻知。”复曰:“朝廷大事尚当谋及公卿如勉等非其人当罢去既曰宰相而谋议可独避之乎令与公行此或可弟恐度以生赏政由是数。”从一以闻,帝不悦。复辞疾上政事,许之。贞元四年卒,年五十七。
节选《新唐书·箫复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廷大事尚当谋及/公卿如勉等非其人/当罢去/既曰宰相/而谋议可独避之/乎今与公行此或可/弟恐寝以生/常政由是敝
B. 朝廷大事尚当谋及公卿/如勉等非其人/当罢去/既曰宰相/而谋议可独避之乎/今与公行此或可/弟恐寝以生/常政由是敝
C. 朝廷大事尚当谋及/公卿如勉等非其人/当罢去/既曰宰相/而谋议可独避之/乎今与公行此或可/弟恐寝以生常/政由是
D. 朝廷大事尚当谋及公卿/如勉等非其人/当罢去/既曰宰相/而谋议可独避之乎/今与公行此或可/弟恐寝以生常/政由是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广德,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用一个年号。
B. 京畿,指国都及其附近地区,京城所管辖的县为京县(赤县),京城的旁邑为畿县。
C. 监军,指监督军队,也为官名,指监督军队的官员。唐玄宗时开始任用宦官为监军。
D. 揖,指拱手行礼,也指古代的拱手礼,属于相见礼,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行礼方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萧复生于豪贵之家,不慕奢华。他出生在外戚之家姻戚从亲多以服御车马互相炫耀,他却常穿着破旧脏污的衣服在房间里刻苦学习。
B. 萧复为官关心民瘼,勇于担责。他任同州刺史时遇到年成歉收,因开仓借粮给百姓而被削除品阶,他说只要有利于百姓,就不怕承担责任。
C. 萧复行事光明磊落,刚直不阿。他不怕得罪宰相,抵制高官诱惑,拒绝将别墅送给宰相王缙;卢杞对皇上谄谀迎合,他予以厉声斥责。
D. 萧复为人坦荡无私,敢于进言。他建议不要让宦官参与军政机要,建议用忠贞的韦皋替代奸佞之首陈少游,以便让天下人知道逆顺之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鬻先人墅以济孀单,吾何用美官,使门内馁且寒乎?
(2)陛下厥初清明,自杨炎、卢杞放命秽盛德,播越及兹。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浩瀚中华留下典籍万千,有人觉得佶屈聱牙,甚至质疑为何要读典籍。近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则以影视化的方式,把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典籍里的中国》不仅靠舞台硬件的升级,更依赖于背后翔实的史料支撑,聚焦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讲述从典籍出发的中华文明史。引发人们对典籍的热议。
正值学校“阅读典籍,传承传统文化”阅读月活动,作为校“阅读推广大使”的你,对此也感慨良多。恰好节目组针对“当今科技时代阅读典籍”一事征求大家意见,请你给节目组写一封信表达你的想法。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