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为我国疆域及行政区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 )
A.海南岛
B.西沙群岛
C.曾母暗沙
D.南沙群岛
【2】下列与我国相邻的国家中,濒临南海的是( )
A.日本
B.越南
C.印度
D.韩国
【3】图中序号分别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省区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B.②省区简称云或滇
C.③省区地形崎岖不平
D.④省区的水能资源丰富
2、南方地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A.云南省
B.贵州省
C.黑龙江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
3、每年秋收后,人们打扫卫生,准备年货,与家人团聚,并举行跳芦笙等集体活动,该节日对应的民族是( )
A.苗族 B.汉族 C.高山族 D.傣族
4、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5、如图展示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6、自然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种类多,但是分布不均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征是( )
A.夏秋少、冬春多、年际变化小
B.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C.夏秋少、冬春多、年际变化大
D.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小
【2】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气候资源
B.生物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3】符合“山地公园省•最美贵州绿”的开发方式有( )
A.陡坡开荒增粮
B.大力发展工业
C.变林地为草地,发展畜牧业
D.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业
【4】2019年中国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耕地面积较少。针对我国耕地资源现状,我们应该 ( )
A.扩大牧区耕地规模
B.增加围湖造田面积
C.切实保护现有耕地
D.提高山区耕地比重
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M地为南半球的冬季
B.M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C.此时M地为北半球的夏季
D.M地可能为南美洲
8、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
A.太湖
B.洪泽湖
C.鄱阳湖
D.洞庭湖
9、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仅指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B.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和服务业等工作
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农业等工作
10、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太阳能最丰富且多大江大河发源的是(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1、《中国诗词大会》引发收视热潮,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扬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描述的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冬季风
【2】下列关于我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陆地领土面积约960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②有14个陆上邻国③海岸线长4万多千米④大部分位于热带,小部分位于北温带⑥领土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12、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业。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方面考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华北平原——雨热同期——种植水稻
B.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发展林业
C.四川盆地——降水稀少——发展畜牧业
D.云贵高原——地势坦荡——种植小麦
13、具有“地面平坦,一望无垠”特点的高原是( )
A. 黄土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青藏高原 D. 云贵高原
14、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青海省
C.西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15、我国分布有“红土地”的地方是( )
A.东北
B.华北
C.四川
D.南方
16、不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巫山
B.祁连山
C.大兴安岭
D.雪峰山
17、2022年北京特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读北京市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气候条件考虑,北京冬奥会最佳比赛时间是( )
A.1-2月
B.5-6月
C.8—9月
D.10-11
【2】北京举办2022年冬奥会,这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 )
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
C.交通中心
D.对外交往中心
【3】关于北京的发展目标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国家首都
B.世界城市
C.工业名城
D.宜居城市
18、下列有关我国领土四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B.最西---帕米尔高原
C.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D.最南---海南岛
19、下面是我国两个工业基地略图,甲、乙两个工业基地分别是( )
A.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B.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D.辽中南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0、中国年降水量地区分布规律是
A. 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B. 南丰北缺
C. 夏秋多,冬春少 D.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1、气候对作物和牲畜种类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往往决定了这个地区适宜种植哪些作物、养殖何种牲畜。在我们熟悉的饮料作物和水果中,咖啡、香蕉芒果和榴莲产自____地区,茶、柑橘产自____地区,苹果、葡萄、桃子和梨产自____地区,这些作物对热量条件的要求较严,达不到要求就难以生长。
2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且多为_____河流,是我国_____河的主要分布区.
2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表格。
地理区域 | 区域界线 | 主导因素 |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 ________ | ________ |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 ________ | ________ |
青藏地区同其他三个地区 | ________ | ________ |
25、农业主要包括________业、________业、________业、渔业等部门。
26、黄河发源于_______山脉,流入_______海,是我国第_______长河。
27、我国的四大盆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四大高原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28、随着________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___________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
29、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我国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
30、大兴安岭的走向是______ ,东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西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 。
31、读我国主要河流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都填字母和名称)
(2)图中A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最后注入________海。由于其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泥沙增多,在下游形成了“________”。
(3)图中河流B,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和“________”之称。图中①是在该河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________。
32、读下图(我国某三个省轮廓图)回答:
(1)写出A、B、C三省的名称及简称:
A. B. C.
(2)用三省的代表字母填空: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是: ;有两个简称的省是: ;
33、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甲____东部,乙____西岸。
(2)从经纬度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东或西)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五带),小部分位于____(五带)。
(3)我国最东端和最北端均位于____(省区),与A____(国家)相邻。
(4)____是我国领土最南端,其位于____海,属于____(省区简称)管辖。
34、读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____奔流入海,沟通了_____交通,方便了沿海与______的联系,并在各阶梯的_____地带形成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_____资源。
(2)我国地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是第_______级阶梯;地形以盆地和高原为主的是第___级阶梯;山东位于第_____级阶梯上,四川属于________气候.
(3)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下左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下右图为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分布 我国洪涝灾害分布
【1】列举一个干旱出现频次>30的主要地形区:_______;列举一个洪涝多发的
主要地形区:_______。
【2】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干旱和洪涝灾害均集中在_______(东部/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受_______(冬/夏)季风进退的影响,降水季节、年际变化_______(大/小)。
【3】除气候因素外,右图中A地区洪涝频发的人为因素有:_______。
【4】洪水会引发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列举一项减轻洪涝灾害的措施: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