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A. 笼络人才
B. 维护封建统治
C. 做一代明君
D. 减少决策失误
2、历史研究中,下列选项最可信的当属
A.神话传说―“女娲补天”
B.保存文物―北宋纸币铜版
C.戏剧作品―《长生殿》
D.文学作品一一《三国演义》
3、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出现了许多灿烂的文明,其中的典型代表有( )
①青铜器 ②铁制农具 ③甲骨文 ④石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改革创新科举制度,设立殿试制度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某位同学看到一幅历史漫画(如下图),发出这一严正声明的是
A. 忽必烈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康熙皇帝
6、下列唐朝艺术家与其艺术特点的对应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颜真卿——端正劲美
B. 欧阳询——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C. 阎立本——擅长风俗画
D. 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7、唐朝时期,中原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交融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C.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D.“和亲”是当时最有效的政策
8、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矛盾冲突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A. 《西游记》
B. 《水浒传》
C. 《徐霞客游记》
D. 《三国志通俗演义》
9、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好读物,阅读下列连环画,能够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的是
A.
B.
C.
D.
10、对联“世上苍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称颂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王羲之
D.张仲景
11、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渡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发展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2、如果概括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辽、宋、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你认为下列最适合的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B.早期国家的产生
C.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13、清朝某一官员的职责是:“行使职责,维护国家主权;巩固边防,勘平内外侵扰;赈恤灾黎,发展西藏经济;开启民智,发展文化教育。”材料中的官员是
A.伊犁将军
B.驻藏大臣
C.宣政院
D.议政王大臣
14、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5、如下图所示:下图展示的历史文物(瓷器、蜀锦)可以直接印证唐朝
A.社会政治清明 B.思想兼容并包 C.工艺制作水平 D.城市贸易发达
16、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 都城繁荣的商业景象
A.北宋 B.明朝 C.元 D.清朝
17、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做不到的是( )
A.去瓦舍勾栏欣赏各种表演 B.过元旦、贴春联、燃放烟花爆竹
C.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足球) D.跟随郑和船队下西洋
18、唐朝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的“开放的对外政策”与天竺有关
A. 遣唐使
B. 天可汗
C. 玄奘西行
D. 鉴真东渡
19、高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由此推断,高老师介绍的这一朝代是( )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20、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领袖,他于1038年11月10日自立为帝,脱离宋朝,国号“大夏”,亦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他来自下列的哪个民族呢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突厥
2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__;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________,提高农作物产量。
2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
23、明末,__________成为起义的主力军,他提出了“__________”的口号,得到农民拥护,1644年结束明朝统治。
24、下列文字所描述的“他”是谁?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为周。她是____________。
(2)南宋大臣____________坚持抗元,他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3)唐朝著名僧人,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他是____________。
(4)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深受人们爱戴。他是____________。
(5)宋代史学家,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他是____________。
(6)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的“一代天骄”是____________。
25、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__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_______。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发展农业生产,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
26、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隋朝打破了世家门阀独揽政权的局面,开创了(________),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2)隋唐时期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的革新措施是(_______),此举大大提高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水平。
(3)宋朝时为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实施(________)政策,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安定。
(4)元朝时某项制度影响深远,今天的安徽省就受此制度影响,这项制度就是(_________)。
27、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高僧是________。
28、唐朝设置的管辖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的机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9、清朝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设置________。
30、"十万烟火,甲于天下,地值寸金"写的是________。
31、连线搭配: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毕昇 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 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 著有《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宋应星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32、她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阿姐甲莎”(意为汉族阿姐),她密切了汉藏交往的基础,使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33、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几次大的分裂时期,最后都实现了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号”……
——摘编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武帝大举伐吴,发水陆大军二十万,令王溶、杜预、胡奋等将兵分六路,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别出击东吴……咸宁六年三月十五日,王濬率部攻入建业,吴主孙皓投降,吴国灭亡。
材料三:北周借由宇文泰开创的关陇集团,逐渐吞并了政治日趋腐败的北齐。周武帝去世后,外戚……掌握朝廷,通过北周静帝的禅让建立隋朝。经营八年之后,发兵灭南陈统一中国,开创出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国。
——摘编自《中国文明史·魏晋南北朝》
材料四:1260年,他继承了汗位。1271年,他取《易经》上“乾元”的意思,定国号为元……八年后,元灭南宋,继而统一全国。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的“王”是谁?材料中的“初并天下”是什么意思?列举一例“王”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隋朝的建立者是谁。他的后继者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条运河开通的意义。
(4)材料四中的“他”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元朝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