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时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是( )
A. 洛阳 B. 涿郡 C. 咸阳 D. 长安
2、从先秦的“雅言”、秦汉的“通语”到隋唐的“汉音”,通行语都是以现今河南洛阳、陕西关中地区一带的方言为基础的。从隋朝开始,江南的“吴音”(苏州白话)也成为一种通行语。这表明( )
A.政治中心决定官方语言
B.文化发展促进国家统一
C.南方地区的影响力上升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3、“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这是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题应该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行天竺 C.鉴真东渡日本 D.马可・波罗来华
4、文物承载着历史,清朝开荒执照(下图)是清政府将州县卫所荒地无主者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并有官府给以印信执照,它说明清朝
A. 重视农业的发展
B. 商业发达
C. 手工业发展
D. 商帮兴起
5、唐朝贞观初年,高僧玄奘不畏艰险,历经磨难,前往天竺是要
A.传播唐朝文化
B.欣赏印度风光
C.学习印度科技
D.研习印度佛法
6、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辽、宋、西夏、金有战有和,图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7、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征是( )
A.政权并立 B.国家统一 C.南北对峙 D.经济重心南移
8、“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中所提及的“制度”应该是
A.中央集权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9、《史记》和《资治通鉴》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在这两部史书中都能查阅到的内容是
A.元朝的建立
B.明八股取士
C.张骞通西域
D.清朝文字狱
10、唐人陈陶的《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说明
A.少数民族完全被汉族同化
B.少数民族深受汉文化影响
C.汉族被少数民族同化
D.民族交流对少数民族的社会习俗产生了不利影响
11、北宋为了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在中央增设枢密院和三司,分掌军政和财政。在地方,中央政府派文官任知州(知县),并定期调换。中央在各州又设通判,与知州共同处理地方政务,号称“监州”。读后回答下列小题。
【1】从材料看,北宋为强化君主专制统治,采取的办法是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分割宰相和知州权力
C.实施“重文轻武”政策
D.“杯酒释兵权”
【2】北宋采取这种办法强化皇权,导致
A.官僚机构重叠,官员人数增加,降低办事效率
B.辽、西夏政权崛起,与北宋形成并立局面
C.稳定社会秩序,生产持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D.军队数量增加,装备更新,提升了战斗力
12、唐朝诗人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诗中的“世乱”指( )
A.黄巾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五代征战
13、下列两幅图所示的劳动工具反映了唐朝时期人民的创新能力,它们适用于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交通
14、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政权建立
②定国号为元
③定都大都
④灭亡西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④②③
D. ①③②④
15、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统治者残暴
B. 实现了统一
C. 繁荣而短暂
D. 开通大运河
16、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的口号是
A.均田免粮 B.均田免赋 C.有衣同穿 D.有饭同食
17、顾炎武(明)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这主要反映了
A.官吏贪赃枉法
B.土地兼并严重
C.民众不堪重负
D.农民流离失所
18、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是明朝从国外引进的,其原产地是
A.大洋洲
B.非洲
C.南美洲
D.欧洲
19、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 巩固隋朝的统治 B. 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D. 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20、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哪一局面的延续( )
A.宦官专权
B.藩镇割据
C.盛世景象
D.大一统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古代民族首领
(1)统契丹各部,建立辽政权
(2)创制了西夏文字的大夏皇帝
(3)建立女真政权,颁行女真文字
(4)统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政权
22、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____;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表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
23、雅克萨之战
(1)17世纪中期,_________的势力侵人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1685年和1686年,______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2)_____年,中俄双方代表在______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________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4、措施:(1)宋太祖重用____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____、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_____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受到牵制,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2)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____。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____,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____局面。
25、唐朝时高僧__________ 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坚持不懈传播唐朝文化;贞观年间,高僧__________ 西游天竺取经。
26、党项族:原属________族的一支。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仿效________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
27、(1)观察上面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明长城西起点:嘉峪关
B.明长城东部重要关城:山海关
(2)根据上面下图分析,明长城的修筑有何重要作用?
28、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
29、读《元代大运河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洛阳
B.刘家港
C.直沽
30、元朝时设置______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31、连线题: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下列古诗与节日用线连接起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春节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节
32、请列举出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人之文,一涉笔唯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读chan,看,窥视)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李祖陶《迈堂文略》
材料二 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清高宗实录》卷550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一中“畏避太甚”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析,这一时期采取的是什么政策?对当时和后世造成了哪些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