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自贡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明朝建立人是(   )

    A. 李渊 B. 阿保机 C. 朱元璋 D. 阿骨打

  • 2、我国历史上曾建都北京的朝代有

    ①宋朝②元朝③明朝④清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 3、册封是古代中央政权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被唐朝政府册封的“怀仁可汗”是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

    A. 回纥

    B. 匈奴

    C. 南诏

    D. 靺鞨

  • 4、“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C.江南经济繁荣,出现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

    D.西晋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 5、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  )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黄巢起义

  • 6、《明史·选举志》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答卷的文体为八股文

    B. 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 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 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

  • 7、清朝时,蒙古族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叛乱。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的清朝皇帝是

    A.康熙皇帝

    B.顺治皇帝

    C.雍正皇帝

    D.乾隆皇帝

  • 8、《海峡两岸》是中央电视台关于台湾的时事新闻评论栏目,节目的宗旨是“跟踪海峡热点,反映两岸民意”。历史上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的时间是

    A.1683年 B.1684年 C.1785年 D.1885年

  • 9、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尊卑地位呈现鲜明。宋代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这表明宋代(  )

    A. 商业发展水平高于唐代   B. 小农经济遭遇冲击

    C. 重农抑商观念不断强化   D.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 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A.赞美东京的繁华

    B.讽刺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偏安一隅

    C.讽刺金统治者醉生梦死

    D.赞美临安的繁华

  • 11、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辽朝灭亡②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③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④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②①④③

  • 12、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他(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

    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人君必须忠良辅弼,乃身安国宁。

    ——唐太宗

    A.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B.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C.制定法律和减省刑罚

    D.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 13、如图文框中的内容为某同学的笔记。从中可知,这页笔记记录的主题是

    A.秦始皇首创君主专制 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C.唐太宗巩固统一王朝 D.唐太宗对外开疆拓土

  • 14、“洪武八年(1375 年),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这一现象表明

    A.体现古代纲常伦理中的忠孝观念 B.皇权至高无上,臣民不得违逆

    C.严密的统治秩序与规章制度 D.中央集权下,臣民没有人身自由

  • 15、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四段,最南边的一段是(  

    A.江南河

    B.永济渠

    C.通济渠

    D.邗沟

  • 16、以下不属于忽必烈的功绩的是

    A.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B.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C.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D.设枢密院、御史台,建行省制度

  • 17、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 )

    A.4.5亿 B.3亿 C.2亿 D.1.5亿

  • 18、在一部医书里面,收集了药物1892种,药方106个,被称为是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该著作问世后广为流传,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后陆续被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这部科技名著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千金方》

    D. 《本草纲目》

  • 19、宋代最流行、最有时代气息的文学体裁是

    A.诗

    B.词

    C.曲

    D.小说

  • 20、下列史实反映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是(   )

    A. 文成公主入藏 B. 陈桥兵变 C. 澶渊之盟 D. 金瓶掣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描述的是________朝时期的疆域,________朝时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 22、标志着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是____

  • 23、______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到_______开始运用于军事领域。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____________传到了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 24、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______的《红楼梦》。

  • 25、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________日益腐败。

    (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________

  • 26、元朝时管辖西域地区的机构是  

  • 27、请依据提示把相关的事例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南方的_____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②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____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③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集市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

    ④两宋时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到长江流域,_____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⑤宋代重视海外贸易:设置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贸易范围广泛。

  • 28、明朝中期的________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清代________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 29、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的皇帝是________

  • 30、下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图片与相关选项选择搭配起来

    ①明朝   ②元朝   ③清朝   ④宋朝   ⑤战国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人生自有诗意,诗中尽是历史。

    (1)隋唐时期,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理想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

    (2)杜甫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山河依旧,国都沦陷的景象,导致“国破”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

    (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此处“靖康耻”指的是____(填政权名)军攻破宋都,北宋灭亡这一事件。

    (4)“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汴州”是北宋都城,是今天的哪座城市?___________

    (5)毛主席诗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位“成吉思汗”是__________族首领。

    (6)兵败被俘后,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是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蕃关系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分析,噶尔丹、大、小和卓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

    (3)“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保证。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自强不息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繁荣兴盛、延绵不绝的基础。”

    请以“维护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复兴”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