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建立人是( )
A. 李渊 B. 阿保机 C. 朱元璋 D. 阿骨打
2、我国历史上曾建都北京的朝代有
①宋朝②元朝③明朝④清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3、册封是古代中央政权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被唐朝政府册封的“怀仁可汗”是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
A. 回纥
B. 匈奴
C. 南诏
D. 靺鞨
4、“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C.江南经济繁荣,出现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
D.西晋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5、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 )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黄巢起义
6、《明史·选举志》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答卷的文体为八股文
B. 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 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 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
7、清朝时,蒙古族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叛乱。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的清朝皇帝是
A.康熙皇帝
B.顺治皇帝
C.雍正皇帝
D.乾隆皇帝
8、《海峡两岸》是中央电视台关于台湾的时事新闻评论栏目,节目的宗旨是“跟踪海峡热点,反映两岸民意”。历史上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的时间是
A.1683年 B.1684年 C.1785年 D.1885年
9、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尊卑地位呈现鲜明。宋代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这表明宋代( )
A. 商业发展水平高于唐代 B. 小农经济遭遇冲击
C. 重农抑商观念不断强化 D.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A.赞美东京的繁华
B.讽刺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偏安一隅
C.讽刺金统治者醉生梦死
D.赞美临安的繁华
11、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辽朝灭亡②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③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④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②①④③
12、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他( )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 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人君必须忠良辅弼,乃身安国宁。 ——唐太宗 |
A.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B.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C.制定法律和减省刑罚
D.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13、如图文框中的内容为某同学的笔记。从中可知,这页笔记记录的主题是
A.秦始皇首创君主专制 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C.唐太宗巩固统一王朝 D.唐太宗对外开疆拓土
14、“洪武八年(1375 年),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这一现象表明
A.体现古代纲常伦理中的忠孝观念 B.皇权至高无上,臣民不得违逆
C.严密的统治秩序与规章制度 D.中央集权下,臣民没有人身自由
15、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四段,最南边的一段是( )
A.江南河
B.永济渠
C.通济渠
D.邗沟
16、以下不属于忽必烈的功绩的是
A.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B.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C.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D.设枢密院、御史台,建行省制度
17、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 )
A.4.5亿 B.3亿 C.2亿 D.1.5亿
18、在一部医书里面,收集了药物1892种,药方106个,被称为是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该著作问世后广为流传,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后陆续被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这部科技名著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千金方》
D. 《本草纲目》
19、宋代最流行、最有时代气息的文学体裁是
A.诗
B.词
C.曲
D.小说
20、下列史实反映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是( )
A. 文成公主入藏 B. 陈桥兵变 C. 澶渊之盟 D. 金瓶掣签
21、“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描述的是________朝时期的疆域,________朝时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22、标志着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是____。
23、______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到_______开始运用于军事领域。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____________传到了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24、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______的《红楼梦》。
25、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________日益腐败。
(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________。
26、元朝时管辖西域地区的机构是 。
27、请依据提示把相关的事例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南方的_____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②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____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③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集市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
④两宋时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到长江流域,_____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⑤宋代重视海外贸易:设置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贸易范围广泛。
28、明朝中期的________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清代________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29、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的皇帝是________。
30、下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
31、将下列图片与相关选项选择搭配起来
①明朝 ②元朝 ③清朝 ④宋朝 ⑤战国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32、人生自有诗意,诗中尽是历史。
(1)隋唐时期,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理想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
(2)杜甫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山河依旧,国都沦陷的景象,导致“国破”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
(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此处“靖康耻”指的是____(填政权名)军攻破宋都,北宋灭亡这一事件。
(4)“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汴州”是北宋都城,是今天的哪座城市?___________
(5)毛主席诗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位“成吉思汗”是__________族首领。
(6)兵败被俘后,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是___________。
33、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蕃关系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分析,噶尔丹、大、小和卓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
(3)“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保证。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自强不息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繁荣兴盛、延绵不绝的基础。”
请以“维护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复兴”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