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黑龙江伊春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近日,一则消息被炒得沸反盈天:著名品牌赛百味、星巴克出售的食物,含有名为“偶氮甲酰胺”的食品添加剂,这种添加剂也被用于制作瑜伽塾和鞋底。

    ②《祝福》刻画了祥林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的悲剧命运的逼迫下走投无路的一生。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把她往死地里赶,是把她推向死亡的一只只手。

    ③偌大一个广场,人山人海,竟没有一个熟悉的人,想要找人说说话都百无聊赖,连搭讪的人都没有。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鲁迅的《药》《阿Q正传》《祝福》《伤逝》等一系列小说笔锋犀利,力透纸背。他用文字去挑开旧世界的黑幕,让人民群众看清统治者的丑恶面目,也看清自己的愚昧。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 2、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题。

    以前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琮上的兽面纹,画面简略、抽象、不知所以,故以前没有引起重视。而1986年在闻名中外的余杭反山墓地的12号墓出土的“琮王”上的兽面纹却最为复杂、完整,人们由此而知,所谓兽面纹实际上是一位头带羽冠者骑伏猛兽的图像。由于这一图像内涵深奥、神秘,一般刻画在重要器物上,而且这类器物都出上于大墓中,所以学者称之为“神徽”。解读“神徽”,对于研究良渚的社会性质和精神世界都有重要价值,所以备受海内外学者重视。

    A. 以前发现的玉琮上的兽面纹,画面简略、抽象、不知所以,所以还不是内涵深奥的“神徽”。

    B. 反山墓地12号墓中出土的玉琮上面的“神徽”最完整最复杂,从而为它赢得了“琮王”的美誉。

    C. 兽面纹之所以被称为“神徽”,是因为其内涵深奥、神秘,一般刻画在出土于大墓中的重要器物上。

    D. 良渚文化的所有玉琮都刻着被后人称为“神徽”的兽面纹,因为“神徽”往往代表着权力,象征着地位。

     

  •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们一行人是可以解除祸患。

    B.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这样的话,你的下属都将成为俘虏!

    C.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于是趁他厉声呵斥的时候,就呼叫着互相追赶。

    D.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哭泣,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慨呢?

  •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虽董之以严刑

    A.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夫晋,何厌之有? D.以其无礼于晋

  •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不离别苦(知晓) B.都门帐饮无(头绪)

    C.千古凭高(登高) D.菱歌夜(漂游)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荒漠化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被称为“地球的癌症”。为了“治病”,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2015年,联合国又确立了一个“世界日标”: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境内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那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先后颁布了《防沙治沙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推行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对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进行严格保护和集中治理。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开展大规模治理,实现了荒漠化扩展态势整体遏制、荒漠化面积持续缩减、荒漠生态功能增强。

    为根治荒漠化这一“地球癌症”,我们开出了“中国药方”;为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个“世界日标”,全世界需要继续努力。

    (摘编自赵清建《根治地球癌症,中国成就几何》)

    材料二:

    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中国的内蒙古高原,历经30年的探索和努力。终于取得“人进沙退”的胜利,并形成了库布其模式,这一战胜“地球癌症”的良方为全球涉及10多亿人口的荒漠化地区和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信心与希望。

    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为阅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实践,日前,“库布其30年治沙成果总结暨服务‘一带一路’绿色经济推进会”在京举行。中国生态环境领域多家权威研究机构,对亿利库布其治沙30年的实践成果进行总结认定,就库布其治沙对区城环境特别是京津沙尘天气影响进行分析评估。

    到今天,库布其模式已走向浑善达克、乌兰布和、腾格里、塔克拉玛干、青藏高原等中国西部荒漠化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并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更广袤的荒漠化地区带去绿色希望,也带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

    (摘编自《亿利库布其治沙30年,为治愈“地球癌症”献良方》)

    材料三:

    曾经,沙尘暴是北京主要的天气灾害,是北京人心中的痛。但如今强度和频次都在快速下降,最近的一次对沙尘暴的记忆还停留在两年前。这个已有1600年历史的农耕时代的产物在慢慢消逝,有哪些人在帮助我们忘记这段“天昏地昏“的记忆?

    为了探寻这个秘密,周刊君加入到现代汽车集团“内蒙古正蓝旗宝绍岱诺尔盐碱干湖盆治理”项目的媒体志愿者团队中,与来自京津高校的120名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和现代汽车集团共同完成2017年的治沙之族。历经8个小时车程,自北京一路向北来到了内蒙古正蓝旗宝绍岱诺尔。

    这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地方,既能看到芳草鲜美、牛羊成群,也能看到赤地千里、满目疮痍。

    这是北京现代汽车集团开展内蒙古治沙工作的第10个年头,再有1年,“内蒙古正蓝旗宝绍岱诺尔盐碱干湖盆治理”项目将圆满完成,与一期查干诺尔项目合计完成约9000万㎡的植被种植。

    十年历程,呈现了“荒漠变绿地”的努力和奇迹;任重道远,荒漠化治理之路仍需更多投入与坚持,现代汽车在这条路上踯躅前行,用实际行动兑现“绿色承诺”,还原“环保初心”。

    现代汽车用实践证明,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的荒漠化,是能够治理的。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专家的支持下,现代汽车为盐碱干湖盆治理总结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

    (摘编自《他们用实践证明地球的“癌症”可以治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荒漠化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被称为“地球的癌症”,为了展开治理,联合国积极制定了相应的公约并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B.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所以,从国家到地方都十分重视治理“地球癌症”的问题,并付诸有效的行动。

    C. 库布其模式是人类战胜“地球癌症”的良方,内蒙古高原取得的“人进沙退”的胜利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为人类战胜沙漠带来了希望。

    D. 北京人对沙尘暴导致天昏地昏的记忆由来已久,沙尘暴的根源就在内蒙古,北京现代汽车集团的治沙活动,使北京沙尘暴得到了明显遏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根治荒漠化这一“地球癌症”,我们国家,地方、民间共同参与,同心协力,开出了“中国药方”。

    B. 库布其模式是中国对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贡献,它已在我国推广并开始走向世界。

    C. 北京现代汽车集团治理沙漠的实践表明了我国在治理“地球癌症”方面非政府力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D. 中国已经取得了根治“地球癌症”的决定性胜利,为世界更广袤的荒漠化地区带去了绿色的希望。

    3面对“地球癌症”,中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不仁;_____________ ,不知;_____________ ,不武。

    (3)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夏别宋之悌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乌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注  宋之悌:初唐时著名诗人宋之间之弟,李白友人。此诗是开元二十年(734)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与贬赴交趾(今越南河内)的宋之悌分别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地点,写楚地之水清澈见底似若空无,与远处的大海相连,想象丰富,境界阔大,奠定了豪迈的基调。

    B.额联点题,并巧妙运用数量词“千里”与“一杯”,将丰富深厚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颇耐咀嚼。

    C.颈联写景,由“晴日”到“晚风”,暗示时间推移;“谷鸟吟”“江猿啸”,皆以乐景写哀情,更令人感动。

    D.整首诗意象鲜明,艺术构思巧妙,跳跃性很大。前三联写景叙事尾联直抒胸臆,给读者留下极大的遐想空间。

    2诗人为什么会“于此泣无穷”?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及至始皇,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奋:_________  下吏:_______  名城:________ 赢: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取汉中,西举巴蜀   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③吞二周而诸侯

    匈奴七百余里 ⑤于是废先王之道,以黔首   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⑦五十者可以帛矣   ⑧至尊而制六合 ⑨不耻相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⑤/③④⑥/⑦⑧⑨ D.①⑥/②⑦/⑧⑨/③④⑤

    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山东豪俊遂并起亡秦族矣   ②锲舍之,朽木不折

    B.①焚百家言   ②句读不知

    C.弱天下之民   ②作《师说》贻之

    D.①谪戍之众,非抗九国之师也   ②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登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自主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