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吉林延边州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还原下面一首唐代律诗,加序号的诗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①终古垂杨有暮鸦   ②紫泉宫殿锁烟霞   ③于今腐草无萤火

    ④欲取芜城作帝家   ⑤锦帆应是到天涯   ⑥玉玺不缘归日角

    A.①③②④⑤⑥ B.②④⑥⑤③① C.②④①③⑥⑤ D.④②③①⑥⑤

  •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回首向来萧瑟处 B.千古风流人物

    C.便纵有千种风情 D.同行皆狼狈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②低眉手续续弹

    B.①吾从而之   ②孔子郯子、苌弘

    C.罟不入洿池    ②范增目项王

    D.①宽厚而人   ②不珍器重宝肥沃之地

  •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是谁,……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B.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C.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带孩子,在学校里伺候人。

    D.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 5、下列各项的字形、加点字的字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měng)懂少年 可以横绝峨眉巅 凡六百一十六:句

    B. (tuó)大字 以手抚膺坐长叹 曲罢悯然:可怜的样子

    C. 眼睛(ǎo)陷   空闻虎旅传霄柝 如听仙乐耳明:忽然、一下子

    D. (yè)如花   塞上风云接地阴 间或一 :转动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在马克思目前的讲话》节选,完成小题。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  

    1文中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2在第二节空格处填上合适的称谓。

    3结合文本,理解画线句子“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的含义。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于《师说》中表明“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樊哙在鸿门宴上勇闯项王军帐,怒斥项王,迫使项王“未有以应”。他认为行事不能因小失大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①几度:几年。②翻:反而。③共传:一起举杯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 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 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 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E. 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别之情,不胜黯然,情感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2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且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烦执事。越国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之,不仁;失其所,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C.失其所,不知    与:结交,亲附

    D.因人之力而之    敝:破旧

    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阙秦利晋

    A.越国鄙远 B.烦执事

    C.焉用亡郑陪邻 D.其无礼于晋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数语既点出战事爆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B.烛之武临危受命,体现出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也说明佚之狐对他的外交才能了解之深。

    C.说退秦师是全文重点,烛之武似乎都在为秦国利益着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D.为了塑造烛之武的形象,本文集中笔墨重点表现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而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字未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戏局中,观看出了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应对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