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改革开放以来,艺坛上出现了满园春色、百花盛开的新局面。
B. 中国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C. 历史悠久的人文遗址和巧夺天工的山川湖泊,都是公共资源。
D. 老董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群众称他为一尘不染的好干部。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丰子恺从小就喜欢绘画,加之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人世间的美好事物,逐渐形成了他 的漫画风格。丰子恺是个童心很重的人,那些 的儿童生活场景,在他眼中都充满了趣味,他通过细腻观察将之一一融于画作巾。他的漫画画面简洁,只撷取生活中极平常的场景,题上他精心 的具有文学素养的句子,便传达出了儿童天真可爱的品质。
A. 独具匠心 孰视无睹 提取
B. 独具匠心 司空见惯 提炼
C. 独树—帜 司空见惯 提炼
D. 独树—帜 熟视无睹 提取
3、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规,杜鹃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诗人多借之抒思国怀乡之情。
B.《蜀道难》一般认为作于唐天宝初年,此处的“天宝”是唐玄宗年号,以此来纪年使用的是年号纪年法。除此之外,我国古代纪年方法还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
C.剑阁,指今四川剑阁北的大剑山和小剑山,群峰如剑插天,两山如门,极为险要。山间有栈道,即剑阁道,为诸葛亮所开辟,是秦、蜀两地间要道。
D.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王名。蚕丛氏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相传他是位养蚕专家。鱼凫则曾教民捕鱼。
4、下列选项中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州治”,古代州的治所,州是古代地方政区名,治所是政府驻地,因此,州治类似今天各地级市的政府驻地。
B.“祠”,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
C.“黄、虞”,黄帝、虞舜的合称。黄帝,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为五帝之首;舜,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
D.“山阴”,指山的南侧。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谓之“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谓之“阳”。
5、下列每组句子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危乎高哉 危:危险
开国何茫然 茫然:模糊难知的样子
B.扪参历井仰胁息 参、井:均为星宿名,二者邻近,分别是蜀和秦的分野(古人把地域与星宿分别对应,称为分野)
青泥何盘盘 盘盘:盘旋曲折的样子
C.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用作使动,使……凋谢
不与秦塞通人烟 塞:阻塞
D.以手抚膺坐长叹 抚膺:抚摸着双腿
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距离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大敦煌
从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过武威、张掖、嘉峪关,最后到达敦煌,凡一千一百余公里。一路西域风光,沧桑雄浑,美不胜收,而至敦煌则达到顶点。
敦煌,一座总面积只有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18万的蕞尔小城,就敢取这么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气魄。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尽管现代大多数学者都说,“敦煌”一词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但是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人的解释。
就是这块土地,曾经连接起汉唐盛世与西域文明,手挽着长安城与波斯湾,见证了无尽的繁华与沧桑。在汉代,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在唐代,敦煌更是成为一座拥有140万人口的大城市,仅次于首都长安。现在,敦煌虽然没有了当年的显赫地位,规模也大大缩小,然而,历经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价值独特的敦煌文化所散发出的迷人魅力,更是与日俱增。
到达敦煌,暮色四合。深秋的敦煌格外清朗,夜晚的天空格外高蓝,明月洒下一地清辉。从来没有见过那样晶亮的满天繁星,好像一天的星星都集中到这块天空了。城市不大,但建设有序、干净整洁、规划整齐。汉唐的建筑,街头的飞天雕塑,满墙风动的壁画,让人怀疑是在历史与梦幻之中。
一夜小雪,鸣沙山披上一层洁白的轻纱,空气像水洗过一样清爽。登上山顶,举目四望,那一道道沙峰如奔涌的波浪,气势磅礴。微风吹来,扑人心怀,爽人心肺,心胸顿觉空明。鸣沙山的沙粒有红、黄、绿、黑、白五色,当地人称它“五色神沙山”。登临此山,听山与泉同振共鸣,犹如钟鼓管弦齐奏,令人动魄惊心。《后汉书·郡国志》引南朝《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
被誉为天下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满目苍凉中有此一景,造化之神奇,令人心醉神迷。月牙泉有版本众多的美丽传说,听导游说,月光下的月牙泉更美丽。最好在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时来,露宿在鸣沙山才可以亲历那梦幻仙境般的意境。来敦煌不能不去瞻仰莫高窟。是的,是瞻仰,不是参观。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不断兴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洞窟门一打开,历史的味道迎面而来,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画好像带你走进了历史。你仿佛可以看见千年前的画工巧匠们一点一点描绘、上色;可是那些泥塑的残破现状又告诉你时光已逝、光阴变换的事实。那些佛像用着千年不变的平静面对你,微微上扬的嘴角述说着乐观豁达。其实他们面对的不只是你,还有千年的历史,那些进入盗宝的强盗,那些谦卑的祈福的平民。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走进敦煌研究院大门,一块条石上镌刻着的大字格外醒目,也格外锥心。如果不是一次意外的发现,也许莫高窟现在还静静地沉睡在沙漠的怀中;或者,她在合适的时间被合适的人发现,也许能够受到更好的保护。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从此敦煌不再平静,从此敦煌在被掠夺、被肢解中走向世界,从此无数的学者为她皓首穷经,从此世界上产生了敦煌学。
面对敦煌遭遇的重重劫难,中国知识分子拍案而起,他们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掀起了一场敦煌大抢救运动。最先站出来的,是著名金石考古专家罗振玉。当他得知一批珍贵的敦煌文物沦落到法国人伯希和之手后,当即报告学部,要求即刻发令保护藏经洞遗书。紧接着,一批著名学者投入到对敦煌遗书的收集、校勘、刊布、研究中去。更有人远涉重洋,到日本、到欧洲,去抄录和研究那些流失的书卷。
在保护和研究敦煌方面,贡献最大、最令人感动的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敦煌守护者。他们放弃内地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奔赴偏僻荒凉的大西北,把一生都贡献给了敦煌保护事业。正是由于他们的艰苦付出和辛勤努力,敦煌才结束了无人看管的现状,走上了科学保护的道路。敦煌学研究也从无到有,从粗到精,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状况。
敦煌是中国的敦煌,应该使敦煌学回到中国。这是三十多年前,一位老人的郑重嘱托。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告慰这位老人:敦煌学已经回家了!
(取材于徐可的同名散文,有删节)
【1】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不胜收:指从兰州到敦煌,一路上的异域风光让人觉得目不暇接。
B.心醉神迷:指月牙泉地区的满目苍凉带给人内心一种强烈的不适应。
C.皓首穷经:指无数学者穷尽自己的一生,潜心研究敦煌的文献文物。
D.义无反顾:指中国学者克服重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保护敦煌文化。
【2】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代学者对“敦煌”一词的解释,反映出他们有一种身为敦煌人特有的骄傲和自豪。
B.尽管规模与古代相比大为缩小,地位也不如从前那样显赫,但是现在的敦煌仍然有着突出的文化价值。
C.虽然敦煌莫高窟里的佛像已经残破,但是前往瞻仰的人们依然能够平静面对,这让人顿生豁达之心。
D.经过一代代敦煌守护者的努力,敦煌终于改变了被肢解的命运,敦煌学也回到中国并得到长足发展。
【3】作品第五段引用了“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一句,请分析其作用。
【4】作品标题“大敦煌”中的“大”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解说。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师说》中“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白居易的《琵琶行》:“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描写王勃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友人即将宦游之地的句子是“___,__。”
(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由江上观日出起兴,抒发无限感慨且富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
(5)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两句,边塞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6)《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5)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3)杜牧《阿房宫赋》中讽刺秦朝统治者建造的房子用的材料比谷仓中的粮食还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八字,写出了曹操儒雅豪迈的气概。
(2)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两句严厉指责世俗之人投机取巧、违反规矩。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利用动静对比,写出太守及游人归去后山林中的美妙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愿以古代圣贤的正道作为自己终身奉行的准则。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依山而建的楼阁密集、高耸。
(3)庄子《道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宋荣子能对外界的毁誉淡然处之的原因。
12、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国家灭亡的内外原因。
(2)杜甫《登高》中从时空的角度集中写出诗人悲凉处境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杜牧的弟弟杜顗患眼疾,暗无所视,寄住在扬州城东的禅智寺。杜枚告假,从洛阳带了眼医石公集前去探视。此诗便作于此时。唐制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这次即因告假逾百日而离职。
【1】诗歌用字很讲究,请分析“雨过一蝉噪”中“噪”字的妙处。
【2】结合全诗,分析尾联作者的思想感情。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晏几道,字叔原,临淄公之暮子也。疏于顾忌,文章翰墨,自立规模,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诸公虽称爱之,而又以小谨望之,遂陆沉于下位。平生潜心六艺,玩思百家,持论甚高,未尝以沽世。余尝怪而问焉。曰:“我蹒跚勃窣①,犹获罪于诸公,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乃独嬉弄于乐府之余,而寓以诗人之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士大夫传之,以为有临淄之风耳,罕能味其言也。
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旨。曰:“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乃共以为然。虽若此,至其乐府,可谓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其下者岂减《桃叶》《团扇》哉?
余少时,间作乐府,以使酒玩世。法秀道人独非余以笔墨劝淫,于我法中当下犁舌之狱,特未见叔原之作耶?虽然彼富贵得意室有倩盼慧女而主人好文必当市致千金家求善本曰:“独不得与叔原同时耶!”若乃妙年美士,近知酒色之虞;苦节臞儒②,晚悟裙裾之乐,鼓之舞之,使宴安酰毒而不悔,是则叔原之罪也哉?山谷道人序。
(选自黄庭坚《小山词序》,有删改)
注:①勃窣,跛行貌,匍匐而行。②苦节臞儒:因过度节制而消瘦的书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彼富贵得意/室有倩盼慧女/而主人好文/必当市致千金/家求善本
B.虽然彼富贵/得意室/有倩盼慧女/而主人好文/必当市致千金/家求善本
C.虽然彼富贵/得意室/有倩盼慧女/而主人好文/必当市致千金家/求善本
D.虽然/彼富贵得意/室有倩盼慧女/而主人好文/必当市致千金家/求善本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六艺是指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又指《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这六部儒家经典。
B.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等,后来泛指各种学术流派。
C.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在本文中是指词。
D.序也作“叙”,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宗旨、编辑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序”一般置于书籍或文章后面,置于书前的称为“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几道,是仁宗朝宰相晏殊晚年所生的儿子。他从小才华出众,写文章自创体式,有着傲兀不群、不顺流俗的气质,同周围环境有些格格不入。
B.晏几道受过很好的文化教育,精通六艺百家,才华洋溢却不打算拿这些沽名钓誉,显耀于世,偏要溺志于时人视为小道末技的曲子词的制作上。
C.序文中作者用一“痴”字高度概括了晏几道的品格,并且从仕宦、为文、治家、待人等四个方面做了具体阐述,这一评价得到了时人的广泛认同。
D.《小山词》虽大多沿袭曲子词里惯见的男女情爱的题材,但是黄庭坚认为他的作品都能够和《高唐》《洛神》相媲美,可谓“狎邪之大雅”。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
(2)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
(3)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15、写作
比尔教授应邀来中国演讲,在发现最前排无人入座的原因是怕被提问时,微笑着鼓励大家坐第一排,他说:“亮出自己,给自己自信,创造机会才能被人赏识。”
请理解并领悟材料含意,联系生活实际和个人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鲜明。
邮箱: 联系方式: